《自利不自私》 蔚泓著 福建人民出版社
现实生活中,大家都或多或少要用到一些经济学的知识。大部分人也对许多经济术语耳熟
所谓经济人的假定,就是假定人都是追求利益的,是追求物质享受的,在市场经济中就是追求钱。但经济学的假定是加上了“理性”这个限制条件,也就是说所有这些追求都应该是在理性的前提下进行的。
由于常常忽视了假定中的“理性”,我们许多人理解和掌握的经济学就只是建筑在经济人的假定基础之上的。实际上,我们的整个社会结构也基本是按照这个假定来设计的。衡量一个国家的强弱就看国民生产总值;衡量一个人的贫富就看他的财产数量;一个措施、一个办法、一个项目是否得当,就看它是否能够创造更多的财富,财富因此而成为风向标。于是,整个社会都忙着赚钱,打工是为了赚钱,买股票是为了赚钱,读书拿学位也是为了更好地赚钱。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都有了显著改善,很多人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还奔上了小康,但许多生活大为改善的人却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怨气比以前更大了。这种生活改善了怨气却反而更大了的现象之所以出现,主要源于人们对经济学的误解,源于对理性经济人假定中“理性”的疏忽。在忽视了“理性”的情况下,人人都只是纯粹的经济人,都会注意到生活虽然改善了,可与别人的差距却更大了,因此会自觉不自觉地与别人攀比财富的多寡。一个人无论多么富有,只要他以为有更多的人比他有钱,他就会照样骂娘。这样的话,一个国家无论多么富裕,老百姓也都不会满意,这就会使得我们追求财富的增长失去应有的意义。
蔚泓在其新著《自利不自私》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里,通过对身边日常小事做一些经济学方面的思考,教会人们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理性地看待经济生活问题,以理性成就快乐。
按照蔚泓的解释,经济学之所以强调“理性”这个理念,是为了说明两个问题:其一,人应该是自利而不是自私的;其二,人生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更多的快乐。蔚泓认为,自利与自私有本质的区别。自利是指在不损害别人利益的前提下去实现自己的利益;而自私是在损害别人利益的基础上去实现自己的利益。在市场经济里,自利行为往往是通过与别人自由贸易、等价交换来实现的。由于是在价值对等的原则上自由交易,因此不仅主动提出交易的一方能够从交易中获得利益,受邀进行交易的另外一方也不会做亏本买卖,也能够从中得到益处,从而双方都能够从交易中体会到获益的快乐。
但我们常常忘记自利与自私的区别,错把自私当成自利,把自私的人当做理性经济人,以致在追寻财富的道路上,我们过于追求财富的多寡和增长的速度,却忽视了在财富之外,我们还有许多应该追求的东西,比如快乐、健康和自由。由于对理性经济人假定中“理性”的忽视,我们的经济政策也一度把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国民生产总值的整体规模作为政府业绩考核的主要指标,对企业的考核指标也是单一的利润指标,对个人成就的评价也往往是用赚了多少钱,有多少身价来衡量。无论是国民生产总值、企业利润、还是个人收入,其增长的目的都是为了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快乐和健康。如果不是为了这个目的,任何财富的增长都失去意义。所以,那些建立在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过于损耗资源、或者是在损害别人利益的基础上取得的财富增长只是自私的增长,只能给少数人带来暂时的快乐,而这种快乐还是建立在更多社会大众的痛苦之上的。
正当财富的增长能够满足人们自利的心理,从而带来快乐和增进健康。但快乐和健康的增加并不完全取决于财富,生活中的很多快乐都与金钱无关。无论是甜蜜的爱情、温馨的亲情,还是纯洁的友谊、真挚的关爱,这些都与金钱无关,却能够给我们带来恒久的,永生难忘的快乐,这种快乐永远是金钱所无法给予的。而有些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能够给我们带来快乐和幸福的感觉,比如靠牺牲环境资源得到的经济利益,虽然能够给我们带来片刻的欢愉,但更多的是痛苦和无奈。污染所造成的破坏常常使我们长久地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地方,这种长远的痛楚远远大于我们暂时的欢愉。因此,财富既能够给人带来欢愉也能够带来痛苦,如果丧失理性一味追求财富,就会沦为物欲的奴隶,变成守财奴,甚至为了财富不惜出卖自己的良心,或搭上自己的性命。
人生的最终目标是快乐而不是财富,财富只是给我们带来快乐的一种手段。人们在追求财富的道路上,要做个理性的经济人,具有更多的理性,自利而不自私,在既不损害别人利益也不危及将来发展的前提下,来追求自身的利益,使自己的快乐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