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农民工文化”需要大力开发

2005-03-16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这是一则关于农民工的文化生活图片新闻,虽然只有一百余字,却也让人眼亮:2月28日下午,近千名来京务工的建筑工人在民族宫大剧院拉歌。由中宣部、文化部举办的慰问来京务工人员专场演出在民族宫大剧院举行。在专业演员进行表演之前,农民工们舞起手中的工地大旗,拉起标语,在剧院里相互拉歌。(据《新京报》3月1

日报道)眼亮不仅仅是因为中宣部、文化部“情系农民工”,还在于农民工也通过自己的歌声,展示了自己的精神,也表达了对文化生活的渴求。

在某些人甚至文化工作者的眼中,农民工除了得到物质待遇上的满足之外,其他就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了。谈起农民工的文化生活,想必许多人的感觉首先是“空白”,似乎从有了“农民工”这一称号起,他们就没有条件和能力享受文化生活似的,起到后来,都市人甚至是政府也淡忘了这一庞大群体的文化需求。农民工真就应当在这种文化环境里生存吗?我看显然不行。

只要有人的地方,有了一类人的生活,就有相应的文化生活产品推出,有相应的精神产品供给,不过,从目前的文化生活或精神产品来看,“农民工文化”还很淡薄,出色的产品很少,几乎是没有杰出的作品问世。对于庞大的农民工队伍,对于许多文化工作者,对于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中国来讲,都是令人伤心的“文化损失”。如果时光再过多少年,后人只能通过新闻看到被简单化的“农民工文化”,那将是一件令人尴尬的事情。

迅速发掘“农民工文化”是当务之急。首先是专业的文化工作者需要开动脑筋,深入生活,发现挖掘,用妙手创造出农民工和更多人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其次是倡导农民工群体积极展示独特的文化与精神,让文化精髓通过自己的手、口、形体等媒介表现出来;三是作为服务大众的党和政府的相关部门,积极组织、引导,多想方法多提供条件,稳健地推动“农民工文化”的发掘、丰富和发展速度。多方用力,农民工的文化才会丰富多彩,才会有大发展的基础与实力。

开发“农民工文化”不仅仅是有利于农民工,对都市的文化、中国乡村的文化和文化的广泛传播和深化,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和谐的都市人文环境,和谐的城乡的多层联系,和谐的农村精神生活环境,和谐的新时代文化,都是与农民工的文化生活方面的建设密切关联。有远见的人和部门应当看得到这里面的“收益”。对于这一类“边缘性人群”来讲,对于百益无害的现实需要来讲,建设特色化的“农民工文化”具有时代意义的作法,不能仅仅满足于一两次活动,这一点很重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