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也谈曲艺艺术的继承问题

2005-03-16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在读过《中华读书报》2005年3月2日12版刊登的陈祖荫先生撰写的《从曲艺谈传统文化的继承问题》(以下简称陈文)一文后,我深有感触。作为一名年轻的曲艺爱好者,我对这门民族艺术情有独钟,但就其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的确不尽如人意。究竟如何继承并弘扬曲艺艺术乃至传统文化,已迫在眉睫。

透过电视和广

播媒体,我们不难发现,曲艺类节目的比重业已越来越小。相对而言,评书和相声目前还能够维系一席之地,而传统的鼓曲艺术已是难觅芳踪。不仅仅是陈文中所提到的刘宝全、谭凤元、曹宝禄等前辈艺人,即使当代如骆玉笙(已故)、孙书筠、关学曾、赵玉明等演唱的节目,今天也都难得聆听了。去年成立的“曲艺大观苑”原定每月最后一个周日晚上在东城区文化馆演出,如今也已经两个月没有安排节目了,归根到底还是观众太少,寥寥几位也不过是年岁已高的老年人,培养年轻观众已成当务之急。单弦、京韵、西河、梅花、琴书……这些老北京人耳熟能详的曲种如今已越来越被人们淡忘了,至于子弟书、八角鼓、南城调则恐怕早已成为尘封的记忆了。

鼓曲如此,相声和评书的前景也不容乐观。去年,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的“电视书场”栏目暂停,目前只有“曲苑杂坛”和“南腔北调”两个综合性栏目尚勉强支撑,后者以传统节目为主,时常还能够聆听到丝弦阵阵和书声琅琅。广播恐怕是目前相声和评书最后的阵地了,毕竟那些老年观众和出租车司机们还是忠实的拥趸。然而,这两种艺术形式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年轻观众的培养,尽管其形势略好于鼓曲。

至于近几年一直在进行的音配像工作,尽管在资料保存这个层面上成绩斐然,确实抢救和保留下来一批珍贵资料,但它们难道只限于被资料馆、档案馆这样的部门所留存吗?让其在市场上流通并进入千家万户恐怕才是最好的归宿吧。当然,我们并不奢望它们被普及,但总归要让后人有所了解和知晓,毕竟这是我们口耳相传下来的真正的民族艺术。

陈文中提及的保留传统、原汁原味的观点我也非常赞同。诚然,“一种艺术形式有其相对稳定的观众群。特别是在艺术形式多元化的今天,企图修改某种形式来涵盖一切观众面的设想肯定是不现实的。”曲艺艺术更是如此。我认为,人文环境是艺术观念生成的文化土壤,对艺术作为民族精神凝结物的决定性,是无法轻易否定或抹煞的。当代中国曲艺只有具备民族性,才会具有国际性。正视传统曲艺,把传统的经典、精品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提供给今天的观众,这就是成功。在这一点上,天津的茶馆和小剧场就做得很好。每日都上演鼓曲专场或相声大会之类的节目,老中青三代曲艺演员同台表演,在营造出火爆热烈的演出气氛的同时,传统曲艺艺术就这样薪火传承下去。

在曲艺艺术亟待复苏的今天,我们需要对于民族的历史和现实进行深刻反思,我们更需要运用现代意识对传统文艺进行观照和超越:对于传统艺术形式的继承是曲艺民族性的沃土,对于传统艺术内容的超越则是曲艺时代性的需要。

对于曲艺的前途,我认为希望与困难、机遇与挑战同时并存。北京的曲艺爱好者仍有很多,其中也不乏年轻的面孔,关键在于如何扩大阵营,让更多的人加入其中。目前曲艺类的网站也有很多,中华相声网、中华笑海论坛、中华曲艺论坛、中国评书论坛等影响日趋扩大。他们致力于“曲艺相关文献收藏及作品评论,追求独立品格”的宗旨和定位势必会成为今后曲艺艺术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近年来,曲艺类的书籍也有渐趋升温之势。《中国传统鼓词精汇》已于去年出版,其中收录了数百段传统鼓词,其资料价值不言而喻。今年,已故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连阔如先生的《东汉演义》和扬州评话名家王丽堂家传《水浒》等书籍也会相继问世。

我相信,在多种艺术形式并存甚至能够定义游戏规则的今天,“世外桃源”式的中国曲艺只有凭借本土的文化精神和传统的文化资源,顽强伫立在自己的土地上,才能形成一道亮丽而独特的风景。好风长吟,愿风且尚香!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