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声称,“武侠小说从‘市井江湖’推上‘大雅之堂’,堂而皇之走进中学生的视野,我真的不知道,现在的中学生,能有多少真正体会到金大侠那
然而,最令人不解的却是文章接下来的部分,“而我最担心的是,那些充斥着江湖仇杀,交织着暴戾邪恶的金庸小说,会不会让我们的学生迷失在充满暴力文化的‘江湖’中。”把金庸的小说看成是“充斥着江湖仇杀,交织着暴戾邪恶”,这与其说是一种误读,不如说是污蔑,诚然,当下流行的武侠小说处处可见仇杀与暴戾,但是这绝对不属于金庸的小说,金庸小说的精髓不在于感官的刺激与欲望的宣泄,而是渗透了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精神,从儒家思想的立场上看,他颂扬的正面人物或忠于国家,或热爱民族,他们从不热衷于仇杀与暴戾,相反,他们都具有宽厚仁慈之心,被他们手刃的人无不是残暴奸诈卑鄙的小人,而且,他们都崇尚“自然”之“天道”,既有“治国”、“平天下”积极改造社会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又强调修身养性、鄙视惟利是图。从道家思想上看,他们并不是一味地以归隐或放荡和国家、社会软对抗,而是追求自身发展与社会律动的和谐统一,以人和自然的完美和谐生活为人生最高境界,所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之境界。这是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精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本人认为,一、金庸的武侠小说不等于血腥暴力,二、俗文化也照样有崇高审美精神。不可否认,金庸小说中存在着一定的暴力与对抗,但是金庸从来不用血腥和残忍去渲染,他一直用审美的眼光细腻地叙述人性,企图提炼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基因影响下的人生态度,因此,金庸的武侠小说与单士兵先生指责的“充斥着江湖仇杀,交织着暴戾邪恶”实在风马牛不相及。
更何况,如果因为学生看了武侠小说而容易崇拜黑道,那么,学生读了《三国演义》中的智谋、《红楼梦》中的爱情、《西游记》中的妖魔世界是否也会奸诈、早恋、疯癫呢?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书中有一些糟粕,而在于如何引导学生阅读。
只要对现在的中学生做一下调查,我们就会发现读金庸作品的学生绝对比读鲁迅文章的人多,从这个意义上说,金庸小说的入选是符合人性的发展需求的。更重要的是,与其让中学生没有老师指点偷偷摸摸地误读,不如堂而皇之地正确引导学生阅读,不仅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开阔学生视野,同时,也可以升华学生的审美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