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童话之外的安徒生

2005-03-23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说到安徒生,人们必定会将他与童话大师联系起来。但安徒生童话之外的成就我们可能知道得就不太多了。事实上,安徒生一生除了为后

人留下一篇篇不朽的童话作品,还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东西。他是一位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他又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旅行家;他还是一位画家和剪纸艺术家。

  小说、游记和剧本中的安徒生

安徒生30岁那年,也就是1835年,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童话集。此后,安徒生的一生便紧紧地与童话联系在了一起。但是,在此之前,安徒生已是一位创作了大量诗歌、小说、游记和剧本的知名作家了。而且,在此之后,安徒生也并没有停止小说、游记和剧本等的创作。

安徒生的创作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几种不同的文体交替进行,尤其是在早期。他最早发表的作品为诗歌《傍晚》和《垂死的孩子》,其时安徒生22岁。两年后,安徒生出版了第一部作品长篇幻想游记《阿尔格岛漫游记》。该著出版后,获得了业界的肯定。一向以严厉著称的评论家海堡认为作者具有“毋庸置疑的才华”。同年,安徒生又创作了轻喜剧《在尼古拉耶夫塔上的爱情》。该剧写成后,同样获得了肯定―――皇家剧院接受了该剧并进行了公演。当观众的喝彩声阵阵响起,静坐在剧场一角的安徒生忍不住泪流满面―――曾几何时,正是在同一家剧院中,他曾受到无情的嘲笑和尖酸的讽刺,而今天,他成功了,他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

如果说,游记《阿尔格岛漫游记》的出版、剧本《在尼古拉耶夫塔上的爱情》的公演还只是一位文学青年的才华初试的话,那么接下来的创作,则全面显示了安徒生作为一位优秀作家的素质。

接下来的几年内,安徒生出版了诗集《幻想与速写》(1831)、《一年的十二个月》(1832),游记《旅行剪影》(1831),剧本《亚格涅特的水神》(1834),评论集《丹麦诗人杂评》(1832)和长篇小说《即兴诗人》(1834)等一批作品。

其中尤其值得提到的是安徒生30岁那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即兴诗人》。这部作品出版后,先是在国外获得了很高的评价,继而在国内也获得了人们的认可。安徒生在其自传中不无自豪地说:“我第一次感到自己已获得了应有的承认……从德国传来了对我的作品的优点的第一次明确承认,或者更确切地说,也许是过高的评价……后来从瑞典也传播出对我的赞赏……在最近两年当中这部作品在英国受到同样热情的欢迎……在国外到处都响亮地称颂这部作品的优点……后来有一些英译本在北美出版了……接着在圣彼得堡出版了转译自瑞典文的俄译本,也译成波希米亚文本。这本书在荷兰也受到热烈的称颂……出版了莱布伦夫人的法译本,得到了很高的评价。”更有英国评论者指出:“这本书在小说界的地位等于拜伦的《柴尔德・哈罗德游记》。”德国作家沙米索则将其“排在《巴黎圣母院》、《壁虎》等作品之上”。无疑,这是对安徒生小说艺术的充分肯定。小说创作为安徒生赢得了国际声誉。1843年出版的德文版《安徒生文集》,所收作品为小说、诗歌和剧本,并未将他的童话包括在内,这从一个方面也显示了安徒生小说创作等的水准和影响。

1835年第一本童话集出版后,安徒生除了全力创作童话外,仍创作了大量的其他作品。比如,长篇小说《欧・多》(1836)、《孤独的流浪者》(1837)、《活下去还是不活》(1857),剧本《司甫洛峨的神》(1839)、《彼非凡人》(1864),游记《诗人的市场》(1841)、《在瑞典》(1851)、《在西班牙》(1863),自传《我的一生》(1846,1853年增补修订)等等。这些作品都程度不同地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并陆续翻译介绍到了国外。

一个穷鞋匠的儿子,一跃成为了受人尊敬的作家,这在等级制度森严的社会里自然引起了某些上层人物的不满和妒忌。权贵们千方百计诋毁、打击安徒生,认为他根本不配当作家。为了避开这些噪音,同时也为了开拓自己的视野,安徒生选择了到国外去旅行。从此,旅行成了他一生的喜好,成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

一位著名的旅行家

安徒生对旅行的热爱,在他的同时代文人中是十分少见的。据说他一生出国旅行达29次之多,足迹遍及欧洲各国。他还曾南下土耳其,穿博斯普鲁斯海峡入黑海。在他去世的前两年,他还到丹麦南部作过旅行。他这样描述自己旅行的感受:“旅行之于我正是使人身心舒畅的沐浴,浴后我似乎会变得年轻些,强壮些。”

旅行是愉快的。旅行的愉快,反过来又触发了安徒生的写作灵感。且不说上面提到的那些直接以旅行为素材的游记作品,就是童话作品有不少也与旅行密不可分。在1862年的一篇创作谈中,安徒生曾披露说:《小意达的花》是在拜访诗人蒂勒、与他的小女儿伊达谈植物园里的花的时候产生的灵感;《铜猪》、《牧人讲的结拜故事》和《荷马墓上的一朵玫瑰花》写于1840至1841年去希腊和君士坦丁堡旅行之后;《雪女王》的第一章写于德国德累斯顿附近的马克森;《小土克》是在前往奥尔登堡的旅途中写就;《影子》构思于去意大利那不勒斯旅行的途中;《卖火柴的小女孩》写于格罗斯滕堡,其时正前往南方的外国途中;《幸福的家庭》写于英国伦敦旅行途中;《差别》写于普雷斯特城附近的克里斯廷隆―――“那里一道沟里长着一棵盛开的苹果树,这本身就是一幅春天的景象。那棵树一直在我的心中开得那么芬芳,我无法忘记它,就把它栽到一个童话里了。”显而易见,旅行对于安徒生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安徒生的剪纸

  创作了一千多幅剪纸作品

安徒生多才多艺,文学创作之余、旅行途中,他经常以作画为乐。他创作过素描、漫画、布贴、纸贴、纸雕等作品,尤其钟爱剪纸艺术。据记载,安徒生一生共创作了一千多幅剪纸作品。这样的数量,对于一位作家来说很是有些不可思议。

安徒生喜欢一边给孩子们讲故事一边剪纸,等到故事结束了,他的剪纸也剪好了。安徒生在他的自传里写道:“我的故事是从来不要人久等的。中国大花瓶上画的青龙,窗外飞过的麻雀,用旧的细软羊皮手套等等,都成了我的故事的主人公。有时候,我操起一把剪子,说时迟到时快,就把一张纸剪成了一个坐在布垫子上的老巫婆,她那鼻子尖上还坐着一个小人儿哩;或者剪成一个单腿独立而舞的姿势优美的芭蕾舞明星;或者剪成一只停在窝里的长腿鹳鸟。我小时候学会的这门手艺,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不用说,对每一张剪纸,我都能讲出一个故事来。”

1834年,安徒生在维也纳一位朋友索南莱特讷家做客,他在当日的日记中这样记载:“我教小女孩们叠纸,为她们剪了一个被绞死的人,最后我激动万分,乘车回家了。”1864年战争期间,安徒生为帮助丹麦在德国的战俘,特意创作了一幅大号的剪纸作品送到集市。他在剪纸上的赋诗中这样写道:“这一叶剪纸有点贵/它的价钱是半块银币/但这是一整段剪出的童话/你好心的人付得起。”

安徒生还喜欢把旅行途中的所见所闻通过图画传递给朋友。1841年5月29日安徒生在土耳其旅行途中给朋友写了一封信,在字迹潦草的文字下面,安徒生随手画了两个舞者。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有名的钢笔画《两个狂舞的托钵僧》。

  为人称道的画作

与安徒生文学创作一样,安徒生的画作亦是有感而发。在一幅名为《丘比特》的素描作品中,安徒生没有让丘比特弯弓搭箭,而是让他玩起了杂耍―――玩弄一颗颗已被爱情之箭射中的心。在一幅名为《头和像蝴蝶的生灵》的素描作品中,安徒生旁注道:“如果仔细观察花朵,就会发现每朵花里都有一个颤动的精灵,而看他们的翅膀和衣裳的样子,就知道他们所居住的花。”在一幅名为《由衷而发》的剪纸作品中,安徒生将小丑、天鹅、小精灵和芭蕾舞员这些自己最喜爱的童话主角巧妙地组合到了一起,让人看后叫绝。

安徒生为人称道的画作不少。比如布贴画《文艺复兴剧服》,拼贴画《载面具的女孩》,纸雕《摇骑》,装饰画《圣诞树饰物》,剪纸《东方城堡》、《偷心者》、《棕榈树下的天使》、《太阳脑袋》等等。

初看上去安徒生其他方面的才华和实践同他的童话没有多大的关系,但仔细想想,又并非如此。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童话,安徒生不会成为划时代的大师;但是如果没有诗歌、小说、游记、剧本,如果没有旅行,如果没有剪纸,安徒生的童话绝不会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童话。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安徒生所以成为安徒生,是与他的童话,与他的诗歌、小说、游记、剧本,与他的旅行,与他的剪纸,连在一起、密不可分的。仅有童话的安徒生是不完整的安徒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