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财富大家

2005-03-23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中国海关出版社

财富的增长是社会进步和民众福利改善的基础。自我们这个星球上有人类存在以来,地球上的资源不仅没有增加,而且还在随着人们的不断开采而相应减少,但我们所拥有的财富在不断

增加,这使得这个星球不仅养活得起越来越多的人口,而且今天的人们可以享有古人不曾享有的消费品和生活方便。据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统计,在过去的1000年中,全世界人口增长了22倍,人均收入提高了13倍,世界GDP提高了近300倍。这说明一个简单但很重要的道理:财富是人创造的。

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在寻找创造财富的有效方法。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了《国富论》一书,试图解释一国国民财富增长之源泉。他的一个基本结论是:分工和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国民财富赖以增长的主要源泉。

分工使得每个人可以专注于特定的工作,提高工作的熟练程度,推动技术进步,从而提高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但有分工就要有协调,否则单个个体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不能表现为社会财富的增加。在亚当・斯密看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是协调分工和资源配置的最有效机制;市场竞争和价格可以把每个人的自利行为转化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过程,保证有限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进一步,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市场范围越大,竞争越激烈,分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高,技术进步越快,资源配置越合理,国民财富的增长也就越快。亚当・斯密的结论不仅被产业革命以来200多年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所证实,而且对理解当今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球财富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1937年,罗纳德・科斯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科斯认为,市场是有交易成本的;当市场的交易成本过高时,用企业内部的“权威”协调分工和资源配置可能是更好的办法。

亚当・斯密的理论与科斯的理论其实并没有矛盾。从静态的角度看,企业与市场是替代的,比如说,一个计算机厂商要面临是自己组建销售队伍,还是委托独立的销售公司出售自己的产品的选择;但从动态的角度看,二者是互补的。一方面,市场越发达,企业内部的协调成本就越低,企业管理越可以有效,企业规模就越可以做大;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越有效,企业规模越大,市场的交易成本就越低。所以我们看到,经济发达的国家不仅表现在市场交易的发达,而且表现在企业组织的发达。究其原因,是因为财富的创造一定要通过人们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才能完成,而无论市场还是企业,都不过是推动分工与合作的制度安排而已。

无论如何,在今天的世界中,企业已成为财富创造的主要载体,市场运行的主体。我们所消费的东西主要是由企业提供的,新技术,新产品,更是由企业创造的。企业提供了最大的就业机会,也是大部分人收入的主要来源。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了企业,我们将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里!

在竞争的市场上,各种要素投入的价格构成企业使用这些要素的机会成本。只有当一个企业为消费者创造的价值大于这些投入的机会成本时,企业才能盈利;而只有盈利,企业才能生存。所以,企业盈利能力和生存能力就成为其是否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度量。而企业要有持续的盈利能力和生存能力,就必须具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我曾经讲的“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的东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能表现为某种独特的技术,或产品,或品牌,但隐藏在这些技术、产品和品牌背后的,是优秀的员工团队,卓越的管理制度,有效的治理结构,以及良好的企业文化。而要做到这些,一个企业必须由富有创新精神和远见卓识的企业家来领导,必须有职业化的管理者来管理。

由此,要理解社会财富的创造和经济的增长,就必须理解企业的运作:理解企业家如何创建和领导企业,如何面对市场风险和应对竞争;理解企业如何吸引优秀的员工,并激励他们努力工作;理解企业如何规范管理,在内部有效地配置资源,并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理解企业如何塑造品牌,获得消费者的认同和信任;理解企业如何应对危机,转危为安;理解企业如何在盈利目标与他们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之间求得平衡,树立一个良好的公司形象;如此等等,正是这本《财富大家》要说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