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布拉格之子卡夫卡

2005-03-30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一日读了《新民晚报》上贾树枚先生《回到中世纪―――布拉格印象》一文,被布拉格的美丽与古韵深深吸引,虽不能至,然已神游。不过如有机会去布拉格,我一定要探访卡夫卡的故居。呼吸一下大师曾呼吸过的空气,会不会灵气“指数”上升进而能走进他那迷宫般的作品城堡呢?

卡夫卡出生在布拉格老城,他熟悉这

里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这里的街道、房屋、树木和天空都让他觉得可亲。这位布拉格的儿子虽像长大成人的孩子总想逃离父母的护翼一样走出布拉格,但一生中除了短暂的旅游、公差或治病外,始终没离开过家乡,她与他的生命已结为一体,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卡夫卡称布拉格是“带爪子的母亲”。也就是说不管他走多远,都要被母亲的爪子抓回到身边来。

卡夫卡很少用笔描写大自然,这是否与他生活的空间与视野局限在一座城、一座城里的一隅有关呢?我们把他生活的范围画个圆,那么可以看出这个圆的半径不大。他曾对一个朋友如是介绍他的生活空间:“这里是我就读过的高中,那边的建筑是我就读过的大学,左边一点就是我的办公室。”然后他用手指围成一个小圆圈说:“我的一生就关在这里,在这个小圈圈中。”

布拉格是卡夫卡的故乡,不仅是地理上的也是精神上的。她用她的思想乳汁养育了卡夫卡,使得他骨子里执著,却对之以悖谬。要想理解卡夫卡,就要先理解布拉格。当代捷克作家伊凡・克里玛认为,布拉格本身是一座“布满了悖谬”的城市。这里教堂不计其数,被誉为“百塔之城”,但实际上基督徒只占人口很小一部分;它拥有中欧最古老的大学和世界文化名人,但人们却轻视学问和厌恶“精英”。卡夫卡的作品不是布拉格的故事,而是超越时空、无明确时间与地点的寓言式故事,作品虽没直接指涉布拉格,但其精神与这座城市的精神是相通的。

现实中的卡夫卡一生都生活在布拉格的“孤岛”上。布拉格有几十万人口,可把德语作为母语的人只占人口的十分之一弱。日耳曼文化本来就是布拉格中的文化孤岛,而犹太人又是德国人中的少数,是孤岛中的孤岛。卡夫卡就是在这样的文化孤岛上长大的。他生活在群体中,可又是孤独一人,真可谓茫茫人海不见人。没有比卡夫卡的身份更复杂的人了。他生为奥匈帝国的臣民,死为捷克共和国的公民,是生活在捷克人中认同日耳曼文化的犹太人。当时的布拉格又是奥匈帝国统治下集捷克、德意志、奥地利和犹太文化于一炉的城市,面对多种文化的碰撞,卡夫卡不知自己站在哪一边,文化认同始终困扰着他,让他找不到归属。对捷克人来说,卡夫卡是局外人,因他认同日耳曼文化;对德国人来说,他也是局外人,因为他是个犹太人。他虽然说德语、用德语,但感觉不到自己是德国人,作为终生生活在布拉格的德语作家和犹太人,他不可能融于德语主流文化;他虽然自学过希伯莱语,也研究过犹太人的历史和宗教,参加过犹太复国主义者大会,四个女友中有三个都是犹太姑娘,但又否认自己与犹太人的关系。他称女友是“非犹太人,非非犹太人,非德国人,非非德国人”。他自己又何尝不是?人失去了精神纽带,灵魂是漂泊的孤魂。卡夫卡躯体死于疾病,而灵魂死于精神流浪!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