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在历史人生中体验诗性智慧

2005-04-13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中国之有古典诗词,使得文化人的精神世界平添了不少风雅气质和清逸趣味。但由于古诗词格律精严,这种本是“一国之艺”的体裁,如今已是只能在少数具有较为深厚的古典文学素养的知识分子中小范围使用了。“大雅久不作”的近年略见转机,人们开始明白,治学治艺、从政从商,若拒绝文学的滋润,是无法领略中国文化的精微的
。难得的是一些身居高位的政界诸公对此有所自觉,比如大概免不了一脑子财经数字的马凯先生,公务之暇,徜徉出入于诗词之林,拾华掇英,每有覃思妙想,便欣然命笔,多有创获。其新近问世的《马凯诗词存稿》,站在社会大变革的见证者和参预者的视域,抒写着诗人的诗性智慧,于怡情、养性、悟道之余,也为诗坛带来了一股清风。

中国诗词长于表现诗人的行止心迹,诗人由亲身经历而咏志抒怀,诗歌也就折射出真切而鲜活的历史。从马凯的诗词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意气风发的热血青年逐步成长为成熟的知识分子和稳健的政府官员的人生历程,并且把个人的喜怒哀乐融入社会历史进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发生的大事,在马凯诗词中几乎都有反映,因而我们未尝不可把他的诗词当作一部当代中国和平崛起的影像闪回来欣赏。2001年,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的青藏铁路的开工,使世界看到了中国西部崛起的前景和民族团结的新篇,作者唱起了“(文成)公主有灵当洒泪,新世纪,尽英雄”(《江城子・贺青藏铁路开工》)的欢歌。北京成功地获得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使这个文明古国得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展示自己、提升实力的契机,无数国人为之欢欣鼓舞,“百感心潮涌”、“花飞泪伴旗”(《庆北京申奥成功》),便是作者对这一历史性事件的记录。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事件、昆明世博会的圆满举办、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三峡导流明渠的顺利截流等,在马凯手中均可入诗。这些篇章,诗兴勃发地再现了中国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的历程,诉说着诗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之情。

一个身处政界的知识分子为政为诗,都应有一份立足人民、心系苍生的悲悯情怀。这种情怀,既可以是人民的伟大力量给他的启示,也不排除是博览群书、思考历史所收获的心得。作为在社会基层成长起来的诗人,马凯先生对体恤人民之苦、感念民生之艰的历史人物怀有一种感同身受的亲近感。大禹率身垂范,荷?治水,“牵来淮涡一江水,劈出荆涂两岸山”(《怀远祭禹》),使百川东流归海,解民于倒悬,因而诗人在安徽怀远缅怀大禹治水的伟大功绩的时候,不由得被这位舍小家顾大家的平民天子“策马柴门鞍未下”的精神深深感动。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栖身无所,不遑自恤,却忧念天下寒士无处庇身。作者到浣花草堂祭奠诗圣,想着“人间寒士犹多在”(《寻访杜甫草堂》),顿感自己肩上担子之重。郑燮爱民如子,独卧衙斋,听到窗外风动翠竹,都以为是民间疾苦之声。作者夜深难眠,也觉得“总有竹声绕在心”(《难眠》),为能纡解民生之嗟,即使“晓镜又添银”也不觉得有丝毫遗憾。

出于与历史人物的共鸣和对民众的敬畏,作者触景生情、托物言志,字里行间流露出一名高级政府官员的高洁旨趣和宽广胸怀。《气节赞》、《九九箴言》可以说是诗人作为公务员的格言式的自我砥砺。《胡杨林赞》高度赞扬胡杨树生千年不死、死千年不倒、倒千年不朽的坚贞,如果政府官员也能具有胡杨品质,何惧不能造福一方、流芳千古呢?

马凯先生喜欢以读书、习字来滋润忙碌的人生,《马凯诗词存稿》充溢着知识分子特有的生活情趣与人格追求,“读书贪夜静,习草养心清” 《夜读》 ,透露了公务之余,趁着夜深人静读书陶性、习字养心,以进一步完善精神人格的情趣。对于诗人来说,读书能得其乐,即使像古人那样呕心沥血地创作诗词也是乐在其中。

古代士大夫人格往往兼取儒家之锐意进取与佛道之澹泊退让,进取之心是社会前进的动力,退让之志则有助于宦海沉浮之际保持平常心。马凯先生深得个中三昧,把为人民服务的奋进之志与不慕荣利的退让之心相结合,宛然一个明于去就、忘情得失的“自在人”。诗人扪心自问“试问安能常自在”?结论是“名,也身外;利,也身外”(《山坡羊・自在人》),是“能进能退天阔,无私无畏自由”(《西江月・考验》),是“心有苍生,心无挂累,坦荡胸怀总自由”(《沁园春・远航》)。心系苍生,所以能锐意进取;将名利置之身外,以无私之心处世,故尔能达于“无畏”、“自由”之境。

马凯诗词,最动人的还是亲情与友情的交奏。《先父去世二十年祭》饱蘸浓情,追思“蒙冤含屈终不悔,百炼千锤始成钢”的父亲,沉痛之余,表示要绍续父亲“忠厚为人宽待友”的家风。《母亲八十华诞》则言“耄年”“身犹健”的慈母在八十高寿之际,仍不忘用老一辈的革命精神勉励子孙继续自己“少小报国”之志。这是为人子之孝。与妻子初识时有《苏幕遮・初约》以资纪念,婚后有《周年寄语》,周末出游有《与夫人游香山》,二十五周年婚庆又有《钗头凤・银婚》,即使在国外考察,也不乏“乐都不奏思乡曲,何碍萦怀溢笔端”(《异国中秋月》)的深情。这是为人夫之忠。夏夜已深,竹影摇动,才为人父的诗人“踮脚拂蚊去”(《小女恬睡》),生恐惊扰了睡意正浓的女儿,舔犊之情溢于言表。这是为人父之乐。对于朋友,诗人也有着深厚的感情,送友下乡、与友游园、同窗聚会,都有诗留存,特别是与“意由神会岂须言”的至诚之交,更是一再与之“彻谈到日悬”(《至友》)。这是为人友之诚。

马凯诗词善于点化前人诗文,或正用其意,或反弹琵琶,不拘一格。马凯先生是知诗的,他知道诗乃历史与人生的诗性智慧的结晶。他善于发掘诗意。在他的笔下,人生是诗,人情是诗,就连冷冰冰的历史也不乏盎然诗意。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