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之际,全世界的文坛乃至新闻界着实狠狠地热闹了一把。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第一百零一位获奖者是人们意料中的女性作家,但却
事实上,在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就曾出现过几次较大的争议。1896年12月10日,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在意大利去世。他在遗嘱中设立了诺贝尔文学奖,并特别指出是要奖励曾创作出有理想主义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从1901年开始,瑞典学院的评委们就在反复探讨到底何为诺贝尔遗嘱中所说的“理想主义倾向”。这长达一个世纪的评奖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理想主义倾向”不断进行阐释的过程,而这必然会导致争议的出现。从最初的符合传统文学风范到对宗教、君主政体、婚姻以及整个社会秩序采取批判,对人类的深刻同情、广泛的博爱主义,对人类生存价值、生存困境的真实描绘,再到多元文化的交融,直至人文精神的复兴,这九十七次评奖,实际上是文学观点、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和不同人文背景下的一次次转变和具体展现,而托尔斯泰、哈代、易卜生、瓦莱里等文学大家却因当时的种种原因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失之交臂,在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留下了永远的遗憾。综观历史,只要是评奖,尤其是国际性的大奖,要做到十全十美、皆大欢喜几乎是不可能的,诺贝尔文学奖也不例外,有些获奖作家至今仍有争议。但尽管如此,从今天的视角来看,诺贝尔文学奖虽是一家之言,但仍能堪称是一大家之言。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作家大部分还是得到了全世界的公认,海明威、福克纳、帕斯捷尔纳克、泰戈尔、马尔克斯、叶芝等更是一代文学巨匠,他们堪称是二十世纪的文学精英,其作品有着划时代的意义,诉说着人类亘古至今一直不变的情感、灵魂和真理,世界的历史浓缩在他们的作品里,被他们串联在一起,从我们眼前掠过。
作为一个国际性的文学大奖,诺贝尔文学奖的百年传奇无疑是对世界文学一个多世纪以来发展的阐释。浙江文艺出版社新近出版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丛书,正是对诺贝尔文学奖历史的一次还原,是一个多世纪世界文学的档案,收录了大量的史实和重要作品,让事实说话,具有客观真实性。这套丛书共分六卷:小说选上、小说选下、诗歌选、散文选、访谈录、传略,由外国文学专家宋兆霖先生选编,瑞典诺贝尔基金会给予了支持和帮助,《世界文学》前主编、著名翻译家、肖像画家高莽先生还专为传略卷创作了获奖作家的头像。入选作品除少量转译外,大多由原文直接译出,涉及十五个语种,译者多为各国文学的知名译家和研究专家,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丛书的内容具有相对的完整性,涉及文学、历史、哲学、政治、宗教等,从中可以了解到1901年至2004年全部获奖者,即一百零一位作家的生平情况、文学活动、代表作品、创作思想、价值观念、创作风格和获奖理由,欣赏到世界文坛的百年佳作,这是对文学潮流世纪嬗变的一次纵览,让人们鉴赏、回顾和思考。
记得1949年的获奖作家福克纳曾说过:“诺贝尔文学奖并不是授给我个人的,而是授给我的创作―――我既不为虚名,也不为厚利,而是以人类精神为素材,为了创作出未曾有过的事物,经历了心灵的煎熬和劳苦的创作。”也许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对诺贝尔文学奖的一种精典阐释,也是我们对它一直存有美好期待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