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认识莫理循

2005-04-20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北京青年学者窦坤在福建教育出版社推出了新书―――《莫理循与清末民初的中国》,这是我读到的第二本有关莫氏的专著,第一本是澳大利亚人写的《北京的莫理循》,窦坤与人合译。

对今天的人们来说,莫理循(

GeorgeErnestMorrison)是个十分陌生的名字。但在1949年之前,北京最著名的王府井大街南口墙上竟会嵌着“莫理循大街”的英文路牌!原因只是这位“莫先生”曾在此街中段住过。这个富有冒险意识和牺牲精神的澳大利亚医生,像青年时代徒步穿越澳洲全境一样,迈着坚忍的步伐来到中国,并喜欢上了中国,在中国一住就是二十多年。他先是担任英国最著名的《泰晤士报》常驻北京记者,客观地报道过洋务运动、日俄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和满清的垮台,后来成为中华民国政府的政治顾问,凭与大总统袁世凯的良好个人关系而力图影响着中国的政治走向。在日本人逼迫袁氏秘密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时,他得袁之默许,及时地通过自己的澳大利亚同胞(也是媒体同行)端纳先生,将条约的主要内容披露于报端,引起英美的强烈关注,终使日本人未能如愿让中国政府照单全收,多少挽回了中国的国家利益。袁死后他继续受聘于北洋政府。1919年春,他以中国政府代表团技术顾问的身份参加了巴黎和会,会议期间病倒,并于翌年5月30日在英国辞世,终年58岁。

然而,由于莫理循服务的是以袁世凯为首领的北洋军阀政权,所以,国民党建立南京政府以后,他和他所献身的那个时代便一并被人们淡忘,偶有提及,也颇为不屑,不是“帝国主义分子”,就是“殖民主义者”。如此而已。

其实,“莫理循研究自莫理循去世至现在一直未曾停止过。”这是窦坤女士在书中告诉我们的。因为莫氏不光与列强驻华使节、记者们广泛交往,还结识了李鸿章、袁世凯、许景澄、赵尔巽、肃亲王善耆、端方、汪精卫等中国要人,他留下了太多的日记、笔记、剪报和有关中国的图书,所以,澳、英、日、美等国一向把研究莫氏的遗产当成探讨中国那一时段的第一手资料。

书中讲述:1917年,本欲回国的莫理循,因财力拮据,将王府井家中(今王府井百货大楼一带)的私人图书馆出售。此时,他的馆藏已达24000多册,多是关于中国的各种外文的珍贵资料。他很希望自己的这一大批珍藏能留在中国,甚至慷慨表示:“如果中国人购买,我将把我在北京的不动产,即建有防火设备的图书馆送给政府。”尽管这是一个中国首都最具现代意义的图书馆,尽管许多外国人和中国知识分子都曾是馆内的常客,但最终的结果是一位日本男爵以35000英镑的价格将该馆买下。日本人凭着这笔丰厚的文化资产,建起了“莫理循文库”,此文库至今还是世界上钻探中国的清末民初史料的宝贵矿场。当时在上海出版的英文杂志《远东时报》曾发表文章为中国表示遗憾,该文的题目即《短视的中国人》。

终于,我们不再短视。近年来,有历史责任感和良知的学者,不再甘于复诵教科书上的既有说法,他们力求从氤氲的传统迷雾中找出历史的真相。在浩繁的史料中,他们也看到了这位澳洲人的身影―――厕身于中国权力中枢多年的莫理循,无疑是人们走回那个时代的难得的向导。

窦坤就是一位紧紧追随着莫氏背影的有心人。尤为可贵的是,她不仅满足一己的学术成果,而且还极力促成国家图书馆从澳大利亚购得英文的“莫理循文件”微缩胶卷71盒,这样就使得更多的研究者有了掘之不尽的矿藏,而有兴趣的读者们也就有了陆续把那一段中国历史读下去的机会了。

莫理循与近代中国,有着太多的联系,他为了中国的国家利益,工作至生命的最后一刻。而我们与这位献身于中国的外国人,却有着太长时间的冷漠。《莫理循与清末民初的中国》的出版,是近年来少有的史学亮点,理应会引起更多的人对那一非常时段的关注。因此,希望了解历史真相的人们,会感谢窦坤和她的导师,也会感谢福建教育出版社和为此书的出版而出过力的人们。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