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一篇题为《钱钟书名字错写40年?弟子称应为钱衷书》的报道于3月底见诸报端之后,被广泛转载,内中称“按照繁体字的写法,钱钟书的名字应写作???。上个世纪50年代第一次简化汉字时,‘?’和‘?’同时简化成‘钟’字。但到60年代初,有关部门规定‘?’简化成‘衷’,而‘?’同时简化
钱锺鲁说:“‘衷心’的‘衷’,这个是不对的”,“我们兄弟(的名字)是按宗族谱系排行排下来的,我们这辈人排‘?’字:?书是我堂哥,排老大。我哥是?韩,我叫?鲁。”“我们的‘?’是‘金’、‘重’‘?’,左边是金子的‘金’,右边是轻重的‘重’。”
钱锺鲁先生称,自己的父亲与堂哥钱锺书父亲为孪生兄弟,他同堂哥一家来往较多,关系密切,“亲如一家”,现在也还经常去看望杨绛先生。“我堂哥签名喜用繁体字,我们家有好多资料,上边的签名都是‘??’。”他拿来堂哥送给自己的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的《围城》,扉页上有“??”字样的签名和印章。钱父钱基博先生的弟子顾毓王秀为钱锺书纪念馆题字也作“???”。
钱锺鲁先生表示,“衷书”这样的写法还从来没有见过,“??”也无从谈起。简化汉字推行以来,他本人比较认同“锺”字,签名也多为“锺鲁”。记者提醒他,《现代汉语词典》中已无“锺”字独立字条,老人称倒不曾注意,但用电脑打字能够打出“锺”字,因此一直沿用下来。老先生取出《新华字典》(商务印书馆,1957.6新1版,1971.6修订第4版,1979.12修订第5版),最终查实“?”、“?”二字均已简化为“钟”字。他说:“如此看来,‘钱钟书’也是可以的”,只是“感觉上还是觉得不够准确”,“名字,还是用原来的(字)好吧。”
再查《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78年12月第1版,1996年7月修订),“钟(?)”字条只作“计时器具、钟点时间”讲,“钟(?)”字条则有“(感情等)集中”之解释及“钟爱”、“钟情”等词条。
目前图书中有关钱锺书先生的名字,也是“?”、“锺”、“钟”混杂。比如三联书店就多用“钱锺书”,而中华书局版的《管锥编》(1979年8月第一版,繁体字版)则是全繁体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10月版的《围城》(后多次印刷),封面作者为“钱锺书”,在版权页上则印作“钱钟书”……至于报章,则多是“锺”、“钟”现身,“?”字就很少见到了。这是一个有趣的文化现象。
曾师从于钱先生、1947年于暨大外文系的吴全韬先生,寄来《钱钟书先生大名考》一文,刊登在本期报纸第7版上。
(本文中用于名字的“钟”字尊重钱锺鲁先生的意见,采用“锺”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