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课本是家长自己掏钱购买的,一本课本只能使用一学期。上海市政协委员张扬算了一笔账:以每个学生一年两学期平均使用10册课本计算,我国目前在校学生共有2.2亿人,一年就需要使用课本20亿册以上。按每人每学期课本平均重1500克计算,如果课本连续使用5年,可节约528万吨文化纸,生产这些纸需要耗费300万亩木
而在美国课本是循环使用的,一本教材至少要8个学生使用,平均使用寿命为5年。课本循环使用,不但能节省社会资源,减轻家长和社会的经济负担,更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使用习惯,改掉在书上乱涂画、乱张贴的坏习惯。树立节俭、诚信、责任等意识。国外早已生根开花的课本循环使用,到了我国却寸步难行,严重“水土不服”。
教育专家指出,课本循环使用,课本的内容必须在一定周期保持相对稳定,要有一套严格的教材保护制度。中小学中的物理、数学、化学等学科,做到相对稳定并不难,即使是需要随着不同时期而修订观点看法的政治、历史等学科,也能通过笔记等形式加以修订。做到课本修订年限和课本循环使用的年限一致,甚至长于课本平均寿命完全是切实可行的;至于教材保护制度,有现成的经国外多年实践的成功经验可借鉴。如缴纳一定的保证金,中小学生有很强的荣誉感,涂画或损坏课本的行为是非常罕见的。很多课本几年使用下来,只有很少的书被小量毁坏,并不影响使用。
每年单位都有同事参加职称英语考试,奇怪的是每年的英语教材全要出新的版本,一年一版。闲来无事,我把2个版本的英语教材对照了一下,发现同样的出版社,同样的编者,几乎一样的内容愣是给改动改动又给编成了最新版。同事笑着说,你别费劲了,不这样每年出最新版,这么多的教材卖给谁呀?真的是一语点醒梦中人。
同样来算一笔账:20亿册的课本以每本10元计算,每年就是200亿的码洋,这是多大的一块肥肉呀,如果一本课本要循环使用5年,受冲击最大的就是整个教材行业链。一项调查显示,推行课本循环使用家长赞成,书店不以为然。可见,推行课本循环使用难并不是难在技术环节和操作层面上,行业利益是推行课本循环使用的一大障碍。
现行的应试教育模式,是推行课本循环使用的最大障碍。在国外,学生的学习并不局限于知识点的博闻强记,而更注重表达能力、认知能力、创造能力、社交能力等各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只要“一考定终身”,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考试制度不改变,推行课本循环使用就很难,甚至显得不可能。
推行课本循环使用说难也不难,说不难也很难。就看这笔账如何算。算小账,算行业利益的账,就能找出循环使用课本的很多“弊端”和“不切实际”的地方,推行循环使用就非常难;而算大账,从培养学生的节约、环保、诚信、责任的品质的角度着眼,就会发现课本循环使用既节约了教育开支,又为社会节约大量资源,还具有教育效果,是完全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优秀制度。而只要算对了账,难题就不再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