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台港地区的孩子爱读什么书?

2005-05-25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王林:北师大儿童文学博士、儿童阅读推广人、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编辑室主任

要说一说台港

地区的孩子近一年来爱读什么书,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在这两个资讯发达、生活多元的地区,孩子的阅读也是多元的,不同年龄、不同兴趣、不同性别的孩子阅读的图书都不一样。

近一年来,台港的出版业仍然不太景气,退书率几乎有四成。在童书市场上,也缺乏一呼百应的“领跑书”,只有若干比较畅销的书。例如,在前些年由《哈利・波特》和《魔戒》带动的奇幻文学潮下,黛安娜・韦恩・琼斯的《魔幻城堡》市场表现也不错(还加上宫崎骏的电影助阵),但比起上述两书的声势来,则是逊色不少。

没有太多热点或许并不是一件坏事。出版者可以以更沉稳的心态来从事童书出版,更加注重特色和品质。事实上,随着台港经济的逐步复苏,童书市场也将处于上升调整的趋势。从图画书、漫画卡通、儿童文学、知识读物四个方面可以大致勾勒一下台港地区的儿童阅读情况。

  图画书是常销书

图画书在台湾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其在早期教育和早期阅读方面的作用,早已得到教师和家长的广泛认同。图画书也成为学龄前儿童的阅读主体,并且在读图时代的影响下,已有向少年甚至成人扩展的趋势。

台港出版的图画书一般是常销书,引进版的图画书很多都与国外同步。例如,远流的“凯迪克大奖图画书”系列、“大手牵小手”系列,格林的“国际安徒生大奖精选”“格林名家绘本馆”,信谊的“图画书视听之旅”,天卫的“绘本时间”,美、日、欧的重要图画书代表作基本上都已经出版。近年来,出版社在引进图画书时,开始更加关注“明星”图画书作家,常常将某一个作家的书尽数出版,如,国语日报社的罗伯・麦罗斯基系列、远流的波拉寇系列和罗北儿系列、联经的莉丝白系列、小牛津的市川美里系列。读者开始对某一画家的风格有了更深的认识,一些“发烧友”甚至还成立了某一图画书作家的读书会。近期引进的比较好的国外图画书分别有:三之三文化的《蜘蛛和苍蝇》(玛丽・毫葳特/文,东尼・迪特利齐/图、林良/译),上谊文化的《海马先生》(艾瑞・卡尔/文、图,柯倩华/译),天卫文化的《第一条鱼》(赫尔曼・舒兹/文、薇碧克・余瑟/图、马佑真/译)和《养天使的方法》(中川千寻/文图),和英的《你不敢说的大便故事一箩筐》(尼古拉・戴维斯/文、尼尔・雷登/图、傅伯宁/译)和《魔奇魔奇树》(齐藤隆介/文、潼平二郎/图、林真美/译),格林文化的《走上世界最高的钢索》(葛斯坦/文图、陈怡芬/译)和《总统我最大》(克罗宁/文、贝西赖文/画、黄聿君/译),维京的《在圆木桥上摇晃》(木村裕一/文、秦好史郎/图、林真美/译),台湾东方的《妈妈就要回家喽》(凯特・班克斯/文、汤米可・包格奇/图、林芳萍/译)。

近一年来,台湾图画书出版还有三个趋向。一是单册出版越来越多。因为以前图画书很多是成套出版,书多价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市场销售。如今改为单册出版,对读者和出版社都是一种“解套”;二是从文学向其他领域扩展,如远流今年畅销的“魔数小子”系列,就是图画、故事、数学揉为一体,在校园里掀起了“看绘本,学数学”的风潮;三是韩国图画书开始受到关注,如“蜜蜜甜心派”和三采文化出版的“小薯球系列”,改变了过去国外图画书由欧、美、日占据的局面。

国外图画书的引进,是否抑制了本土创作?这在台湾童书界一直是争论的话题。我倒是认为,对于图画书这种外来图书形式而言,先大量引进、开阔视野是必经之路。本土作家熟悉本土文化中的审美特质,如果能擅加利用,定能在图画书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例如,前几年由远流出版的“绘本童话中国”“绘本台湾风土民俗”“绘本台湾民间故事”一直销售不错。一些主攻图画书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家开始出现,例如方素珍、陈璐茜、严淑女等,去年青林国际出版的《小岛上的猫头鹰》(何华仁/文图)和远流出版的《想要不一样》(童嘉/文图)也受到了广泛注意。而最值得注意的是,台湾图画书作家陈致元的《Guji Guji》出版不到三个月,便创下再版六次、出售5.5万本的销售成绩,并获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十名,创造了台湾图画书进军国际市场的最好成绩。

 

  卡通漫画占重要位置

在儿童和少年中,卡通的阅读占有重要位置。一来是因为台港地区和日本文化交流频繁,当然也引进了不少日本卡通漫画;二来是卡通往往可以借电视、电影之威,影响孩子的阅读选择。2004年7月28日,台湾“社会局”妇幼青少年馆图书室曾举办“TopTen”排行榜前十名童书票选活动,结果《哆啦A梦》(小叮当)勇夺冠军。2005年1月27日,台北市立图书馆也发表了一份“解读台北人的阅读行为”的统计报告,调查显示台北人最喜欢读小说和漫画。李家同《钟声又再响起》、黄易《大唐双龙传》修订版、青山刚昌《名侦探柯南》《说给儿童的台湾历史》、侯文咏与蔡康永合作的《欢乐三国志》是各项借阅排行中的第一名。图书馆的出借率有时比图书排行榜更能说明某类书受欢迎的程度。在台港地区,除了一些流行的卡通漫画,如,《one piece》《火影忍者》《灌篮高手》《全职猎人》《网球王子》《流星花园》《风之谷》《龙猫》外,还有一些新作品在近一年来也持续热销,如,《千面女郎》《NANA》《晓!男塾》《钢之炼金术士》《火影忍者》《死亡笔记本》《遥远时空中》等。

台港地区出版漫画的主要出版社有大然、东立、时报、尖端、玉皇朝等出版社,它们一方面出版日本授权的漫画作品,一方面也发展本土漫画。在读者中比较受欢迎的作品有《东周英雄传》(郑问)、《横霸天下》(麦仁杰)、《代战天使》(张静美)、《真命天子》(赖有贤)、《校园封神榜》(练任)、《超霸世纪》(许景琛)、《天子传奇》(黄易)等。

目前,台湾漫画书发展的一个问题来自于分级制,即台湾“行政院”新闻局2004年12月1日开始实施的《出版品及录影节目带分级办法》,对违规者的罚则相当的重(一旦违法,将遭勒令停业一个月以上一年以下)。这项政策虽然受到漫画界的反对,但却得到教育界和一些儿童福利社团的支持。这对漫画的影响比较大,一方面画家在制作时将更加小心翼翼,从而有可能降低作品质量;另一个方面是书店在进书时,有时会过度敏感,稍微可能带来麻烦的书都统统不售。

儿童文学在矛盾中前进

儿童文学在同电子媒体竞争中不但处于劣势,而且就是在与儿童文学的其他类型的竞争中也同样处于劣势。但儿童的心灵成长又离不开文学的熏陶,如何来处理这两者之间的矛盾?这是有道义、有责任感的出版社要思考的问题。

台湾的儿童文学出版也可以分成国外引进和本土创作。国外引进的也有比较商业化的,如“鸡皮疙瘩”系列,一直都比较畅销。国内很多成人对这样的书很是不安,我倒以为我们的心态不妨平和一些。大孩子追求一些恐怖体验,对于心理宣泄或许并无坏处,对于孩子亲近阅读亦很有帮助。但如果孩子只喜欢读“鸡皮疙瘩”之类,又是不完整的。好在有国语日报、民生报、小鲁文化、九歌、小兵等重点出版纯儿童文学书籍的出版社,他们持续引进了不少国外的优秀儿童文学。近期比较抢眼的是幼狮文化出版的《回家》(辛西?・佛特/著、柯倩华/译),台湾东方出版社的《遇见灵熊》(班・麦可森/著、李畹琪/译),远流的《吸墨鬼来了》《小红吸墨鬼》(艾力克・尚瓦桑/著、曹慧/译),小鲁的《野地猎歌》(威而森・罗斯/著、柯惠琮/译)。值得注意的是小鲁文化的“小鲁大奖小说”系列,近期有。值得注意的是编辑并不是“唯奖是瞻”,而是充分考虑本土的阅读趣味,有的奖项宁愿引进银奖作品,也不引进金奖作品。绘图本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保罗・科埃略/著)曾在去年10月登上博客来网络书店的畅销书榜,这是一本老书了,重新包装出版仍然广受欢迎。此书曾经在内地也出版过,有《炼金术士》和《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两种版本,但一直名不见经传。

2005年是安徒生诞辰两百周年,全世界都举办了各种纪念活动,台湾出版界除了在几年前就举办“安徒生绘本原作展”外,今年更是举办了“2005年阅读嘉年华”“安徒生童话故事化装表演”等活动,民生报还引进了内地由任溶溶翻译的《安徒生全集》,所以要论近一年来最知名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家,还属安徒生。

本土的儿童文学出版在近一年内也势头不减。如,虫二阅读文化坊的《文字・森林・海》(林世仁/著),天卫的《晶晶的桃花源记》不但作者是本土作家(哲也)和画家(陈美燕),而且故事创意也来自于本土文化―――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国语日报、民生报在扶持台湾儿童文学创作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到内地的儿童文学作家,国内知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几乎都在上述两社出过书,如曹文轩、沈石溪、周锐、张秋生、秦文君、张之路、葛冰、吴然。但出版后销售情况却和内地不完全一样,例如,内地校园小说由于两地学校情况的不同,销售在内地火爆在台湾则平平;而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由于其探险性和新奇性,在岛内的火爆程度似乎更胜于内地,2005年4月国语日报图书销售前十位的排行榜上,沈石溪的《牧羊豹》、《狼妻》独占两位。香港在2004年出版的儿童及青少年读物中,40%是本土原创作品,25%是翻译作品。在销售排行榜前20位中,儿童及青少年读物作者占3位,分别是罗琳的《哈利・波特和凤凰会的密令》、杨鹏的《木乃伊复活》、君比的《叛逆岁月―――三个边缘少年的故事》,可以明显看到受哈利・波特热潮的影响,作品内容由以往的温馨转为富有想像力和奇幻色彩。

儿童文学方面虽无特别畅销的书,但读者群也不像想象的那么少。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儿童阅读运动的深度推进;二是要拜赐公正的荐书机制。

台湾的儿童阅读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各种读书会特别是儿童读书会遍布全台。根据台东大学人文学院林文宝教授在《台湾儿童阅读的历程》中所分析的原因,首先是民间意识的觉醒,然后是“公家”机构(行政机构、学术机构、文教机构)的介入,才使得阅读运动一浪高过一浪。从1996年的“书香满宝岛”到2000年的“儿童阅读年”,官方都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2004年台湾“教育部”甚至计划以故事志工代替服兵役。香港的阅读风气一向为人诟病。为提倡儿童阅读,政府近年也做了不少工作。如,“阅读星期天2003”活动、“我的阅读约章―――一万儿童十万书”活动和提升家长阅读技巧的“阅读大使计划”活动。儿童阅读运动也给语文教学带来深刻变化,在台港地区,把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引入语文教学中,对老师而言已经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台湾有完整而公正的荐书组织。如,“好书大家读”活动、“中国时报开卷十大好书”、“联合报读书人最佳童书”。这些活动通过媒体传播,对童书市场起到了很好的正本清源、去芜存菁的作用。例如,已经举办46次的“好书大家读”活动,由文建会、民生报、国语日报、台北市立图书馆等单位主办和协办。由于推荐出来的好书在媒体上广泛报导,而且负责向图书馆和学校推荐,所以各出版社参加的意愿一直很高,在读者心中也很有信度,往往成为学校开展阅读活动的参考依据。

以上只是分三个方面对台港儿童的阅读情况做一个简要介绍,还有许多童书种类,如知识读物、传统文化读物等未归入分析之列,它们在台港地区的儿童阅读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