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阅读的缺乏,他们“输”在童年?

2005-05-25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随着“六一”的临近,人们再一次把关注的眼光投给了儿童阅读。应该说我国的儿童图书已经发展到了相当的规模,品种齐全、数量众多、质量上乘。但是否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平等的阅读权利呢?记者选取了宁夏海源和内蒙古兴和县的两所初中,就孩子们的阅读状况展开了采访。

  兴趣阅读成为奢侈

 

 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兴趣阅读,一直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事。可在贫困地区,兴趣阅读竟然成为高不可攀的奢侈品。“我们这里的孩子阅读根本就谈不上什么兴趣阅读。因为除了课本之外,孩子们几乎没有任何其他的阅读材料。”当地经济不发达,学生家庭比较困难,课外书成为一种奢侈品。几乎没有学生买得起课外书,学校也不能抽出多余的资金来选购图书。到宁夏海源支教的陈晓兰老师还特意给记者讲了几个小故事:几个孩子为了争一本没头没尾的《聊斋志异》竟然打了起来,有个学生甚至把拾到的半页《南方周未》粘在课本上,做炫耀的资本。人不亲自到贫困地区来,就根本想像不到孩子阅读的贫乏,也想像不到孩子对阅读有多么的渴望。“在这里不是孩子在阅读什么,而是孩子能读到什么。孩子如饥似渴地阅读一切可以阅读到的东西,不管他们懂还是不懂。”“为什么城里的孩子有那么多书可看?我们什么时候可以有那么多书呢?”这样的问题总是使记者难以回答。

捐献的书到哪里去了?

从表面上看,贫困地区缺少的就是书,但是否有了书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呢?支教的老师告诉记者,“几乎每个贫困地区的学校都会收到一些来自全国各地捐献的过期书刊。但这些书刊或者存在书库里,或者渐渐流失,根本就得不到应有的利用与保护。而且即使一时有书,也无法保证下一届的学生有书可读。

贫困地区的老师和教室都极度缺乏,不仅没有教室可做图书馆,而且没有老师来管理图书。因为繁重的教学任务早已使教师们筋疲力尽,他们根本就无暇再做其他工作。增加人员也不太现实。当地太穷了,在宁夏一位支教者的工资是每月300左右,而当地雇用的老师只有200多,并且寒暑假还没有工资,困难程度令人惊叹。在教育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想真正解决孩子的阅读几乎是不可能的。张琳老师说:“一方面是无书可读,另一方面却是有书不能读。看着闲置在一边的书,再看看孩子们渴望的眼神,我们真有种想流泪的苦楚。同时捐赠的图书都比较老,品种单一集中于文学类,这样孩子们就很难获得科技、历史、地理等方面的最新知识。”支教老师曾拿出自己的积蓄,尝试着买一些新书带回去,发给学生,但书很快就会流失,下一届的学生还是没有书可读。在贫困地区的师资力量、基础设施得不到全面提升的情况下,这种管理问题就无法根本解决。再多的捐赠图书也只能是短期效应,而无法真正改变贫困地区孩子的阅读状况。孩子们的阅读什么时候能不再贫困呢?要改变这种情况仅靠支教人员和贫困地区的自身努力是远远不够,我们需要整个社会的爱心。”

他们一开始就“输”了

课本给孩子的知识量毕竟是有限的,大量的课外知识需要孩子通过阅读来获得。贫乏的阅读,已经成为制约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甚至严重影响到了当地的教育效果。

贫困地区孩子的语文功底普遍较差,阅读能力跟不上,初中生也只有城里小学生的语文水平,作文是满纸的错别字。其次,知识面狭窄,科技、文学、历史、地理知识贫乏。到了高中一分文理,许多学生都感觉学习异常吃力。所以贫困地区的学生能够进入高中或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很小。他们大部分没有接受完义务教育就流入了社会。这样我们前期进行的教育往往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可以说是半途而废。更严重的是学生课外阅读量小,对外面的世界了解太少,已经与整个社会有了隔膜感。张琳老师告诉我们:“甚至支教老师带回去的照片都成为孩子们争相阅读的对象,因为那里面有他们从来没有看见过的东西。孩子们拼命通过各种途径来了解外面的世界。”目前的现实情况是,贫困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水平差距越来越大,而孩子们对外面世界的陌生感越来越强。

当孩子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隔膜越来越深时,孩子阅读就早已超出了单纯的教育范畴,它关系到我们整个下一代社会成员之间如何相处的问题。不管阅读是否能够改变他们的命运,是否能带走他们对外面世界的陌生感,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是,让他们有书可读,让贫困地区孩子的阅读早日不再贫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