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刘兵:越来越人文化、时尚化的科学

2005-05-25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刘兵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陪刘兵赶到书市展场已是下午2点多,4点又匆匆赶去参加一个发布会,看书时间不足两个小时。好在刘兵“混迹”书界已有年头,参加“专家逛书市

”也非止一次,老马识途,有的展台直奔而去,果有所发现。因第一天没能走遍展场,刘兵第二天又去“加班”,回来后交给记者两页小纸条,算是功德圆满。

总体来看,传统的知识科普图书数量比往届书市要少,受到更多关注的是一些相当人文的作品,即使知识含量大的“硬科普”,也大多是科学家撰写的“高级科普”,除了介绍其科学工作之外,包含了大量的哲学、文化思考。简单做个分类的话,刘兵关注的图书主要包括科学史、科学家传记、物理学普及、学术论战、动物等方面的图书。

刘兵的老本行是科学史,而书市上发现的第一套书――山东教育出版社的“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研究丛书”――恰是这方面的。这套书汇集了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综合研究”的主要成果,内容涉及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中的基本问题、重要事件、学科历史等。整套书约30种,已出的5种包括《苏联技术向中国的转移》、《紫金山天文台史稿――中国天文学现代化个案》、《中国近代数学教育史稿》等。刘兵说,这套书仅就规模而言就值得关注,以前国内的科学史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古代科技史和西方科技史方面,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研究领域有点门庭冷落,故这套书的出版某种程度上有填补空白之功。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早期希腊科学――从泰勒斯到亚里斯多德》是另一本值得重视的科学史图书。这本书的作者劳埃德是剑桥大学教授、研究古希腊科学史的权威。刘兵说,他2002年在剑桥大学做访问学者时办公室就在劳埃德的隔壁,所以有过一些交往。这本书原版问世于1970年,似乎已是一本太“老”的书,但鉴于对古希腊科学的认识不可能常有剧烈变化,因此此书的价值不可低估。《发现时间的人》(湖南科技出版社)是“现代地质学之父”赫顿的传记,人们以前对达尔文之前地质学的辉煌时代不太关注,但是,正是赫顿开启了一场认识地球年龄的深刻革命,为进化论的登场铺平了道路,这本书有助于人们给予赫顿应有的评价。“走近费曼丛书”推出了《别逗了,费曼先生》《你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两本传记,刘兵认为,这两本书虽属旧书重出,但从进一步传播角度看仍有出版价值。

近年来,关于动物、关于人与动物关系的图书出版已成为书界的一个热点,常有佳作不经意间到来,这次书市也不例外。多年来热心环保事业、自然教育的刘兵对这方面的图书格外关注。我们首先注意到的是著名动物学家、有“熊猫爸爸”之称的潘文石教授的新书《熊猫虎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这本书是潘文石13年观察、研究大熊猫的结晶,在书中,他追忆了在野外与熊猫一起度过的岁月,指出了对熊猫的许多流行说法的错误――例如:熊猫并不像大家所说的那样不会生孩子,把熊猫养在动物园进行人工繁殖乃至进行克隆并不是拯救熊猫未来的办法,所谓竹子开花熊猫就不能生存更是一个谎言。刘兵特别推荐了科学出版社的图文书《回家――一只灰喜鹊受伤之后》,在书里,清华大学的一位老师讲述了她“救助”一只受伤的灰喜鹊的故事,字里行间弥漫着温情、温馨、温暖。江苏科技出版社的“青鸟译丛”是一套引进版的动物类图书,这套书共6本,《大象之耳》从“大象为什么有一对大耳朵”的提问开始,回顾了生命演化的历史,引领读者思考“自然法则和生命的秩序”;《沙漠的呼唤》讲述了作者在沙漠里的探险故事和对沙漠啮齿类动物的研究,对生物学上的趋同现象进行了有说服力的研究;《倾听鲸语》的作者利用特殊装置,研究了虎鲸群体所特有的语言和习惯……每本书的内容都很有趣,让读者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生命的意义。

在书市上一路走来,刘兵感叹科学图书出版量有下滑趋势,有的老牌科普强社渐渐失去了往昔的魄力,但湖南科技出版社却令我们眼前一亮。该社的展台以一张巨幅的爱因斯坦照片组成的宣传画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为配合国际物理年和“爱因斯坦奇迹年”100周年的纪念,该社更是推出了一大批科普书。在《镜头下的爱因斯坦》中,我们可看到一个神话般的爱因斯坦,也能看到其凡俗的一面。《亲爱的爱因斯坦教授――小朋友写给大科学家的信》是爱因斯坦和世界各地小朋友的通信,看看“孩子们会问些什么?爱因斯坦又会怎样回答?”,应该是有趣的。该社的“第一推动丛书”则有《逻辑的引擎》、《四维之旅:时空的谜团》、《新量子世界》(插图本)等新书出版。此外,书市上物理学方面的新书还有探讨暗物质这一当代科学热点的《第五元素――宇宙失踪质量之谜》、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天文学家何香涛教授的《蟹状星云和她的明珠》(湖南科技出版社)等。

刘兵特别感兴趣的一类书还有将学术时尚化的作品。比如辽宁教育出版社《站在巨人肩上》(彩色插图节选本)和《12宫与28宿――世界史上的星占学》。前者是霍金编选的哥白尼《天球运行论》、伽利略《对话》、牛顿《原理》的汇编本,但文字作了进一步的节选,配上了精美的图片,学术和使用价值也许打了折扣,但置于书肆,“回头率”应有增加。后者是科学史学者江晓原多年前的一部纯学术著作,配上文化感十足的图片,并改了书名,凭空添了几分亲近感,刘兵戏言,“或许这个书名会让那些星座文化的追逐者发生兴趣亦未可知”。

我们还注意到两本涉及学界论战的著作。一是三联书店的《当中医遇上西医――历史与省思》,西医出身的区传成在书中不急于对中医之争“表态”,而是仔细回顾了中医西医在历史上的遭遇,梳理了争论涉及的主要问题,有助于人们从浅尝辄止的意气之争转向深入本质的学术之辩。二是河北大学出版社《敬畏自然》,在书中,科学文化学者苏贤贵、刘兵等旗帜鲜明地为环保事业辩护,并批评了唯科学主义,此书的出版也许会引发更激烈的论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