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信息检索技术的新视角

2005-06-15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回顾上世纪在信息检索领域的研究,我们不得不遗憾地发现,尽管信息检索的原理吸引了众多学科专家的目光,但是对该领域系统总结的专著和教材尚不多见。南京大学孙建军教授主持编著的《信息检索技术》(科学出版社)的

出版则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空白,全书以广阔的研究视野、精深的问题意识、严整的逻辑结构,初步建立了一个信息检索原理的研究体系,确立了信息检索作为情报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分支的学科地位。可以说,这部60余万字的著作是我国图书情报领域最令人注目的成果之一。

纵观全书,可以发现一系列鲜明的特点:

  一、体系恢弘严密

论述严谨生动

此书从信息检索模型、技术、标准以及应用四个方面系统介绍了信息检索原理方面的最新进展。全书首先从宏观的角度鸟瞰了信息检索原理领域的全貌,构建了全书的基本研究框架。随后系统总结了布尔模型、向量空间模型、概率模型以及逻辑模型等信息检索模型,作为读者了解信息检索基本原理的一个基础。在此书的技术部分则主要介绍了信息检索领域的自动分类、自动聚类、自动文摘、查询扩展和精化以及相关性等研究,这部分研究内容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情报学、计算机科学的前沿课题,作者以其严谨刻苦的精神,致力于促进这些领域的深入研究。本书还从信息检索的标准和应用角度介绍了Z39.50和搜索引擎,这部分内容使得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理论上的登峰之作,而且与实践结合起来,将严谨的理论研究以具体的实例来论证。全书各章节的结构都体现了“总体把握,分面详述,点面结合,循序渐进”的特点,对于信息检索技术的研究者或步入情报学学术殿堂正在尝试确立研究方向的莘莘学子,是一本值得一读的研究专著。

二、内容新颖深刻

考证科学慎重

作者在研究和写作中参阅了国内外大量的有关资料,经过自己的思考分析,逐步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信息检索技术原理框架。此书是多位从事信息检索领域教学或科研的师生集体智慧的结晶,每位作者都对信息检索的某一课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全书在坚持“继承与发展”的原则上,在总结过去国内外信息检索领域已有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基础之上,根据当前新的信息技术背景,作了新的演绎。书中有不少地方显示出作者的新思想。例如,对用户检索结果的反馈一直是信息检索系统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还没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介绍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本书作者在第九章中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系统阐述了当前的相关反馈技术,并且承前启后,介绍如何实现基本的检索模型的相关反馈。本书还有一个引人瞩目的特点,即引证科学而详实,书中大量参阅了外文文献,引用的专家研究结果都极为科学可靠。如自动分类这一章,作者对国内外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并列出了重要结论的来源,这些细节反映了作者孜孜不倦的治学态度和科学严谨的研究精神。

  三、紧扣学科前沿

重视创新发展

作为一本定位于图书情报学界的研究专著,本书紧紧抓住了当前图书情报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旨在促进信息检索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本书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信息检索专业书籍,它的独特性在于以一个新的视角来深入剖析当前网络环境下与信息检索相关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它不像一般教材那样停留在基本的理论阐述和介绍的层面,而是提出更加深入的思考和解决思路,相信会引起有志于深入研究的读者的深厚兴趣。另一方面,此书还重视创新发展,对一些目前尚无共识的问题,尽量客观的向读者介绍各方面的观点和材料以及相关的专家评价,引导读者自己做出判断和结论,这种发展眼光给了读者全新的视野和思维,使读者在学习信息检索技术的基本原理后能适应未来实践的变化。

读好书犹如品醇茶,开卷有益,合卷留香。《信息检索技术》作为在国内图书情报领域较系统地介绍信息检索技术的基本原理的著作,以鲜明的新颖性、前瞻性、系统性、科学性成为一项有一定开拓性的研究成果,对《信息检索技术》的价值,学术界还将会有深入的评价。本书的主要作者孙建军教授是一位躬耕在情报学领域二十余载的学者,在信息检索领域建树颇多,其他的几位作者也都是在情报学界努力探索的青年学者。这部扛鼎之作的问世,是以孙建军教授及其课题组长期拓荒耕耘的结果。我们期待他们推出更高质量的信息检索研究的新成果。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