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学人文图书出现“滞胀”

2005-06-15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编者按:2003年8月,《大学人文读本》提出“大学人文”的理念,一度风靡了出版界和社会舆论。更有新锐媒体提出“大学人文将取代大学语文”的观点,紧接着市场上各种“人文读本”纷纷亮相。而令人深思的是,出版的热闹带来的是市场的冷淡和高校课程体系的淡漠。其原因究竟何

在?大学人文教材在高校的课程体系设置中究竟应占据怎样的位置呢?这正是本版探讨的问题。

 

“人文读本”竞相登场,市场反而冷淡

2003年8月,自《大学人文读本》在市场和社会效应上取得良好反响以来,图书市场上各种“人文读本”纷纷亮相。可以说,“人文读本”的出版已经成为一种现象、一种潮流,引起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但是,令人深思的是,出版的热闹并未产生预期的市场效应,相反,热闹带来的是冷淡―――市场的疲惫、冷漠。这种尴尬肯定是诸多同行始料未及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恐怕比较复杂,也许是职业敏感使得诸多同行不约而同地介入“人文读本”的运作,也许有的只是受“跟风”心态的驱使。当然,也许还印证了当下社会的人文诉求。毕竟,当今是一个技术时代,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社会,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人的生活形态与生存状态。科学和技术昌明当然是一件好事,我们的日常生活与从前大不一样且日趋现代化,就受惠于它们的发展。这是有目共睹、无须赘言的。但是,也应该看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系列社会、人文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而这些问题不是科学、技术本身所能解决的,只能依靠人文科学来处理,需要人文科学的智慧与情怀来观照,尤其需要人文精神的濡染与浸润。没有人文关怀,在当今这个技术泛滥的时代,谁也无法想象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会呈现何种状态,并将导致怎样的结果。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家不约而同地打出“人文”的旗帜,说明大家都有一种期待、一份渴望,那就是扭转当下社会的精神状态,改善国民的整体品格,提升全社会的精神素质,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树立社会良知、塑造一代新人。我们宁愿相信这是主流心态。

但是,令人深思的是,某些产品轻率袭用“人文读本”之名以为招徕,却名不副实,因为从内容方面看,它们要么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学作品选,要么就是某些报刊的精选本,其实无须赶热闹,套用“人文读本”的名号;二是为了“抢滩”,有些产品为急就章,运作理念不够明晰,选题未经认真筹谋,编撰态度不够严谨,成书过程失于仓促,因而成品显得草率。这是就出版者的心态以及产品本身的秉性、质量与信誉而言。另外,就市场的疲惫来分析,恐怕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灌”得太猛、太狠,终于造成“滞胀”。

总的来说,我以为,由于急功近利之心太盛,因而导致出版运作的非理性化,加之殊无人文价值关怀的出版理念,使出版行为沦于搭便车,使得不少冠名“人文读本”的读物似是而非,造成市场对这种恶意赶潮流的疏离,并直接表现为产品的滞销。

“大学人文”能走多远?

中国大学的人文精神缺失由来已久,扭转、矫治这种生态环境,仅仅依靠一套《大学人文读本》是无法得到圆满解决的。改变大学的精神生态,重新塑造大学之魂,需要多方面的变革与努力,尤其是大学理念的重新确认、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加强、大学课程体系的优化设置、大学教师道德境界的整体提升,等等。这方面,近年有不少反思的声音,很值得我们充分关注。而全社会精神状态的扭转,更需要汲汲于物质营造的人们静下心来,反思一下自己的生存状态,体悟生命的本然,为自己的心田留下一份纯净、澄澈的空间。

当下的中国大学,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文科院系所开设课程都属于人文学科,因此,文科院系本来就在进行人文教育,无须再开设什么“大学人文”课程,无须再专门进行人文精神的培育。这种误解,关键在于混淆了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我们不否认,目前中国高校人文学科的各种课程,虽然是以知识传授为主,但程度不同地蕴涵了人文精神,只要授课教师具备人文情怀与追求,是可以在“授业”、“解惑”之外再“传道”的,而这三者本来是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也是他们应该满足大学生的。问题是,究竟有多少大学教师能够把“传道”、“授业”、“解惑”有机结合起来,不满足于“经师”,而以“人师”为自己教学之标的。这是不能不令人存疑与深思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开展大学人文教育,首要任务在于培育大学教师的人文情怀,要让大学教师群体具备人文精神。只有教师的认识水平与思想境界得到了提升,人文教育―――不论是专门的“大学人文”课程,还是在具体的人文学科课程的讲授中弘扬人文精神―――才能落到实处。我们当然希望大学生群体能够自觉地担当起“精神成人”的主体角色,自我修习,自我发展,但是,既然是受教育者,他们自然可以而且应该对处于教育者地位的学校、老师有着一份理所必然的期待。

即便大学校园的精神生态日趋好转,乃至进入良性循环状态,大学人文教育是否就因此达成使命、可以退出舞台了呢?恐怕还无法如此乐观地断言。我们确信,社会的发展及其复杂性是无法预测的,人的发展与完善是无止境的,因此,“人文日新”也就不可能臻于极限。

因此,若要回答“大学人文”能走多远,是否可以这样说:中国大学存在多久,“大学人文”就需要走多远;至于是否能够顺利走下去,那将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非三言两语所能尽。但是,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个方向,有自己的出版理念,就将持之以恒地努力做下去,走自己的路。至于如何走,那是一个不易回答的问题,不过,有三个关键词应是反复体认并涵泳的:激情、理性、沉潜。这既是精神状态,也是运作状态。由此而突现一个运作原则:沉潜于激情与理性之间。非激情无以生发,非理性无以慎思,非沉潜则无以奉献精品。

大学人文图书如何运作?

笔者体会到,把“大学人文”作为一个出版方向,把对“大学人文”的立体开发作为一种出版策略,对社会有着深远的意义,出版行为所蕴涵的文化情怀和社会责任,正经由这种具体而微的局部运作而日益呈现。

大学人文图书应如何运作呢?概括地说,我们认为,以下四点应该考虑:

(一)培养思维能力。

“精神成人”的教育与陶冶,首要在于培养一种全新的思维能力,期待人的精神状态与生理、法理的成年同步,从而以独立、卓然的心理姿态应对命运的挑战、社会的拷问,让人以人文、人性的心胸与视角去面对社会、面对人生、面对世界,不再局促于个人一己之短视界面,而须以宏大的思维视野、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去解读自身的遭际与因应之道、解读周边的一切人与事、解读世间的纷纭世相,以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襟怀包容世间万物,以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前景烛照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现象,并进而探究其本质,乃至寻找良性的解决思路与战略。

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取决于思维方式的变革,进而期成于思想境界的升华。有此储备,乃有思想格局的变异与日新,乃有心胸与视野的不断开阔,乃有人之为万物灵长的秉性与精神境域。

(二)调适精神状况。

今日中国的大学,细密的学术分科使得原本完整而丰富的文化全景支离破碎,精神世界被细密地加以整理,变得井井有条,制度化了的大学让大学生陷入概念的窠臼,忘记了对终极意义的探询,心灵对生活的关怀日益苍白、无力,“遭遇激情”已成为一种奢望,心灵空间越来越逼仄,蕴含丰富的人生也因此而蜕变为“技术的人生”。

大学之外的社会也不例外地如此胶着。

(三)提升文明素质。

文明素质是以思想修养为灵魂,以文化修养为基础,表现为个人处理社会关系的能力与态度、品格和修养。良好的文明修养透射出一个人高尚的人格和美的心灵,它促进了社会关系的协调和稳定,促进了社会信息的交流与合作,为我们构筑了通向成功的桥梁。

按照《大学人文读本》与《大学人文教程》的理念和布局、结构,大学人文教育就是要培养能独自支撑起自己生命的天空的“大写的‘人’”,培养生命与精神得到充分舒展的人,进而创造意义自我、升华青春自我、沉思苦难自我,使生命气象高华、气韵悠长。经受人文精神的熏陶之后,我们觉得,起码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使人之为人的素质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如道德水准、自我意识、角色的自期与自律、生存勇气、辨别是非的能力、公民精神、理性精神、文化自信等。这些因素是使人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张扬的积极力量,是人生途程中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是人的自我完善所必须修习与历练的课程,是精神成熟所必然内蕴的基本功。

(四)凝聚精神动力。

“大学人文”图书应深度关注青年学子的“灵魂发育”,关注他们成长的烦恼,以“思想宽银幕”的方式,宣示先哲的睿智思考,着意解构其庸常的混世心态、糊涂人生。不过,这种努力与期待,与其说单单针对大学生群体,毋宁说其更具普世价值。

正由于其所具有的普世性,“大学人文”图书应顺理成章地超越了“大学”边界,从大学的围墙内走向社会,发挥其社会教育功能。而这种社会化的效益呈现出来,就是大面积地改善国民的精神生态,为重铸适合现代社会发展潮流与要求的新型国民性做贡献。这种由精神需要而演进的精神转化,自必内化为精神能量,由此而形成个体精神动力与群体精神动力,并进一步形成民族精神动力。因此,国民性的重铸与国民精神生态的改善,必然导致精神创造力的增加、社会凝聚力的增强。这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需要的社会心理基础与精神态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