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从学术批评网上获悉,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贺卫方于6月23日在学术批评网上公开提交了一份《关于本人暂停招收硕士生的声明》,正式对外宣布他将自2006年起,不再招收法律史专业研究生。此举在网上引起一片哗然。
贺卫方在这份声明抬头中写明提交给“北大法学院暨校研究生院的负
贺卫方认为,在已经有了以实务人才为指向的法律硕士之后,法学硕士基本上应致力于培养学术人才。而北大法学院现行的法学硕士招生考试制度是与这个目标背道而驰的。在不久前北大研究生院举办的教师座谈会上,绝大多数教师都表达了对于这样的制度的强烈不满。但是,现在的情况依然如故。为此,贺卫方决定,自2006年起,不再招收法律史专业研究生。之所以选择在网上发表这份看起来有些激烈的声明,也是没办法,他说现在只能借这种方式来表达出自己的一种希望甚至不满。他强调,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他有权利不招。
法学硕士生考试应该怎样设计?贺卫方在27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就他个人的经验而言,没有哪种方式比要求考生调动其知识积累对于某个问题进行历史的和逻辑的分析更有助于考量其学术潜质了。回答过程中,基本知识的娴熟,举一反三的能力,层层剥笋般的透辟分析,字里行间洋溢着的人文精神,由于不再有教科书答案而带来的更具个性化的语言,都让教师有更大的可能性去发现可造之才,提高法学研究生的成才率,让学术事业后继有人。所以,他认为,报考法学硕士的考生,专业课方面,应该考两门,一门是报考专业本身,另一门是涵盖几门相关学科的综合卷。前者侧重深度,后者侧重广度。事实上,这也是全国绝大多数法律院系的现行模式,也是北大法学院2003年及之前的模式。
据记者了解,这份声明在学术批评网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关注和反响。清华大学教授李强表示,要以他个人的惨痛经历为贺卫方教授说“不”投下庄严的赞成票。北大法学院有关负责人称,能理解贺老师的苦衷,他的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但从目前的大环境来说,即要消除社会的不信任和防止腐败的产生,又要挑选最合适的学生,这是一件很难两全的事情。北大法学院曾就此事两次召开学术委员会专门研讨,但是,法学院正常的教学和招生不会因此受到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