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巨人的肩上:物理学和天文学的伟大著作》(彩色插图节选本),(英)霍金编,张卜天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65.00元
本书收录的文章节选自哥白尼的《天球运行论》、伽利略的《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开普勒的《世界的和谐》、牛顿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爱因
《科学与中国》,路甬祥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35.00元
从2002年底,由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共同主办的“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活动启动,两年多来,巡讲团面向各级领导干部、科技人员、部队官兵、大中小学师生,先后举办了100场报告会,本书就是这些报告的第一本合集,同时也是献给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50周年的一份贺礼。书中收录了周光召的《20世纪物理学的回顾及对未来物理学学发展的展望》、韩启德的《传染病的历史告诉我们》、崔尔杰的《空天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刘昌明的《黄河水资源变化与可持续性利用的主要问题》、黄本立的《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董光璧的《自然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等15篇报告,专家们高屋建瓴,让读者可以花较少的时间了解不同学科的概况和前景,并引起对科学道德、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科学与人文等热点话题的关注。
《人类与垃圾的历史》,(法)卡特琳・德・西尔吉著,刘跃进、魏红荣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18.00元
西尔吉是法国农业学家、法国环境与能源控制署工程师,在这本书中,作者全面回顾了人类与垃圾互动的历史:从启蒙运动时期巴黎的肮脏混乱到与垃圾伴生的拾荒行业、垃圾肥料行业;从垃圾用于产生能源到垃圾分类处理、垃圾的循环利用;从不同文化传统下处理垃圾的不同模式到垃圾成为艺术家的灵感来源。在处理这个主题时,作者多少采取了一种浪漫和乐观的态度,不时以猎奇的心态对待历史上那些发出恶臭的垃圾,同时,他认为,“凭借人类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终将会找到更多解决的方法”。然而,所谓“文明的进步”是伴随着“垃圾的递增”一起发展的,也许,若干年后,当垃圾吞没了地球上更多空间之后,像作者这样浪漫、乐观的态度将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