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作者 吴之如
1 高考作文命题的历史争议&nbs
p;
高考的作文命题,经历和长期的探索,引发了许多讨论,但是,不管是探索还是讨论往往局限在主题的有无,对于主题的感知和智性的含量问题,长期空缺。
2005年的高考作文题引发了许多议论,负责任的和不负责任的批评与赞扬,都停留在感觉上,与深刻的分析不沾边,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历史意识。
2005年,作文自行命题的省份增加到15个,题型更加异彩纷呈,端的是百花齐放,强制性主题作文日薄西山。湖南卷《跑的体验》(先走好,还是先跑好),四川卷“忘记与铭记”,广东卷“纪念”,北京卷“说‘安’”,浙江卷“一叶、一枝、一世界”,山东卷“用自己的长处弥补别人的短处”,黑龙江卷《位置与价值》等等,几乎全部是不设主题限制的。这种无主题命题之所以如此迅速地取得了主导地位,原因在于看到了命题作文的致命弱点。命题作文提供的主题,不但是现成的,而且是公共的,他人的,不是学生自己从真切的体验中概括出来的。无主题命题的最大优点,就是把确立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立意放在第一位,立意是为文的前提,立意的难度在于,必须在纷纭的现象和错综的感受中进行提炼,能否从中构成情感和逻辑的单纯线索,能否防止思维平面滑行,主题徘徊,能否在有效地推动思维层层深入的同时,控制跑题,离题的潜在危机,成了考查的重点。要通过这样的考查,光凭文字工具的华丽是不行的,对自己思维具有灵活调控的能力才是制胜的法宝。这一切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义。
高考的作文命题,经历和长期的探索,引发了许多讨论,但是,不管是探索还是讨论往往局限在主题的有无,对于主题的感知和智性的含量问题,长期空缺。总体来说,各种命题,对于感性层次是看重的,最明显的是今年江西卷的“脸”和重庆卷的“筷子”。做这样的直接感性题目,文章的质量,并不完全取决于主题的有无,而且还要看主题的情感和智性深度。要把“脸”和“筷子”这样感性的文章做好,起码要从感觉层次深入到人生的情感层次去,从而进一步,在情感基础上进行智性和理性的概括。江西和重庆的命题,好处很明显,就是完全开放,没有现成主题的暗示。但是,缺点更为明显:缺乏情智的深度诱导,既然是命题,绝对没有任何深化的指向性(情感和智性的指向性),可能会误导学生光在感性层次上徘徊而流于肤浅。另外一些省市的命题,以提供话题和材料为主干,带着很强的感情色彩,如北京“说‘安’”(含有“安定”、“安全”、“安宁”、“安逸”以及“安于之”类的联想),浙江的“一叶、一枝、一世界”,(从“一叶飘落而知秋一叶勃发而见春”来)都在并非单一的感性的材料以外,提供了一些智向智性升华的要求,显然更有利于检测考生感受的和思绪的纵深层次。
2 突破:从感性到智性的深化
高考作文命题应有三阶段。第一阶段,从命题到话题和材料作文,从封闭性到开放性,从抑制学生自主思考到迫使学生独立概括;第二阶段,从在感性平面上滑行,到诱导学生深入情感和智性层次,在三度空间上进行主体建构,并对自身的思绪进行自觉的驾驭。历史的发展已经把我们推向了第二阶段。
提供一系列感性材料,以之为基础,启示学生深化感受,是基础教育改革以来得到广泛认可的题型模式。从开始运用到广泛流行,逐渐也产生了一种倾向,那就是感性材料往往比较单调,比较粗浅,缺乏情感和智性的含量,这就难免使考生忽略从知觉到情智的跨越。其实,这是不可忽略的。当其为文之际,感觉是纷繁的复杂的,《文心雕龙》形容这种状况叫做“云蒸霞蔚,万途竞萌”。要从感觉升华到情感或者智性,必须把复杂的无序提升为单纯的有序,没有这个提升,从感性到智性的深化是一句空话。如果这一点没有错,则今日流行的单纯感性的话题和材料,事实上是经过命题者梳理的二手货,取消了一手提纯的环节,就是取消了学生独立形成观念的第一个台阶,显然有违心智层次提升的规律。
上海今年的作文命题提供了多元的感觉素材:
在课堂教学之外,以下现象也大量进入我们的视野,请看一组社会广角镜―――
镜头一:武侠小说风靡了几代读者,其实以侠为人格理想,是一种由来已久的精神传统;言情小说则往往将花样年华与感伤情感交织在一起,这都是作品吸引众多青少年读者的原因。
镜头二:中学时代《同桌的你》流行歌曲,唱出了莘莘学子的生活,幼稚与成熟,青春与成长,追求与迷茫,是一种难解的情结,在校园的绿草地上总有它的一席之地。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卡通、音像制品、韩剧、休闲报刊及时装表演等等,因此需要对当今的文化生活作一番审视和辨析。谈谈它们对你的成长正在形成怎样的影响。
也许在有些人看来,这不过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没有什么新意。但是,这样的想法表面上是比较粗心,但是,从思想方法上说,显然出于对命题的单一价值观,拘泥于话题和材料的视角,而无视复合的感性材料比之单纯感性材料提供了情感和智性深度和广度空间。
上海命题的感性的材料是复合的,各不相干,处于无序状态,命题的旨意正是要求考生从无序的现象中发现统一的线索,这就不但需要独特的情感,而且需要独特的智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无主题命题(材料作文)的一大进展。它强调了我们多多少少忽略了的环节:独立主题形成始于对于无序感觉的梳理和提炼,忽略了这一环节,就是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建构的初阶。学生的主体建构始于感觉的有序提纯。上海命题的好处还在于,在题干中提示:“对你成长的影响”,这就明显地防止了流于感性,突出了智性和理性提升的要求。
2005年比较好的命题都表现出共同的追求,那就是在提供感性材料的同时,诱导考生不但要向感情,而且要向智和理性升华。江苏卷的“凤头猪肚豹尾”,全国卷“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湖北卷“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显然都显示出超越感性表面的指向性,为考生从具体的感性向抽象的思辨提升留下了巨大的空间。这种倾向无疑可喜地表明了,我国的语文素质教育的水准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这种进展,是高考学校入学考试的功能所要求的,考试的目的是为高等学校选拔合格的新生。高等教育和中等学校的最大不同,就是学科的理论性。没有一点从感性上升为理性的起码训练的考生,到了高等学校,是比较难以胜任抽象度很高的理论课程的。无视这一点,一味满足于感性上滑行,或者一见到比较抽象的题型,就大叫“脱离中学生实际”(这种情况前几年发生过,如前年的“智子疑邻”,把感情的亲疏和判断动机的善恶作为命题核心,就有中学教师表示,这样的题目难度太大,脱离中学生实际),其实所谓实际有两个,一个是中学生的实际,一个是我国的教育和世界各国的差距的实际,如果以主观设想的中学生实际为准则,就意味着迁就中学生偏重感性的惰性,而高考就可能扭曲为高等学校服务的功能,变成为选拔而选拔了。
为智性和理性留下空间的共同倾向,还有一点不能,那就是,标志着我国的感性作文命题(有时简直是弱智的)与西方,尤其和法国的高考作文命题的哲理性之间的距离开始缩短。
从强制性主题到无主题命题的实质,当然是一大历史性的进步,但是这种进步,并不是平面的,而是有着心理的递进性的,第一阶段,从命题到话题和材料作文,从封闭性到开放性,从抑制学生自主思考到迫使学生独立概括;第二阶段,从在感性平面上滑行,到诱导学生深入情感和智性层次,在三度空间上进行主体建构,并对自身的思绪进行自觉的驾驭。
历史的发展已经把我们推向了第二阶段。有自觉历史意识的人士应该毫不犹豫地把智慧、智商,把理性思维的考核提上日程。而同样身处历史潮流之中的人,却有可能缺乏宏观的历史眼光。这是因为,历史实践往往是感性的,而其中包含着规律性却是潜在的,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往往并不能为同代人及时领悟,因而,就产生互相矛盾的现象,或者拘执感性,或者偏于理性,不管是偏向哪一方,二者之间不平衡,则是当前的主要矛盾。
3 警惕:感性材料和理性论题脱节
感性材料和理性论题的可笑脱节,与当前对于命题评估中的形式主义思想潮流有关。许多命题评价都一味强调命题形式,只要是所谓材料作文或话题作文,就算有了改革精神。
流于粗浅感性,不能为智性提供足够基础的情况,可以2005年的全国卷为代表,题旨是出人意外和情理之中的矛盾,理性是明显的,但是所提供的感性材料却是薄弱的:
人们问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教授:“您创建了一个第一流的物理学派,有什么秘诀?”不料玻尔却回答说:“因为我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我的愚蠢。”听到这个回答,大家都感到十分诧异和不解。玻尔的回答确实出人意料,但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请以为文。
本来,玻尔的回答并不太深刻,甚至有点故意大题小作。不怕在学生(或者普通人)面前显露自己的弱点,不可能是玻尔成功的全部、或者根本的原因。“大家都感到诧异和不解”是理所当然的。命题者并没有在玻尔的逻辑空白中提供补充性的阐释,就唐突、武断地得出了“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的结论。其实,在故事中,既看不出多少情感的交流,也没有什么发人深思的道理,如果说它不是太高明地表现了一个大科学家的谦虚的精神,还大致说得过去,说它包含着“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则完全是牛头不对马嘴。通常说“合情合理”,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并不科学。不论从心理学上来说,还是从哲学上来说,情感与理性都是一对永恒的矛盾,合情的并不一定合理,合理的也不一定合情。故汤显祖曰:“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清代诗评家吴乔把诗的抒情归结为“无理而妙”。
感性材料和理性论题之间的脱节并不仅仅出现在全国卷上,而且出现在其它省市的卷子上。如江苏卷
古人常用凤头猪肚豹尾来形容写作,意思是开头要精彩亮丽,中间要充实丰富,结尾要响亮有力,小到学习生活,大到事业人生何尝不是如此。
本来,凤头、猪肚、豹尾是文章学的一种特殊的抒情话语,把它和学习生活、事业人生无条件地联系起来,十分牵强。把精神创造的一家之言,和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和客观现实笼统地一元化地等同起来,完全抹煞其间的多元矛盾,从逻辑学上说,是犯了无类比附的错误。这种无类比附,是话题和材料作文常见的,但是,像江苏卷中这样粗糙的无类比附,却是少见的。造成错误的原因是作者把诗化的抒情当作了理性,不但感性没有启发性,而且一点智性也没有。不顾具体事物的无限差异和矛盾,以抽象的概念代替无限丰富的现实,从思想方法上来说,是僵化形而上学。常识告诉我们,人生不可能如命题者所轻率地宣扬的那样自始至终地完美。这样的命题,表面上是无主题的话题作文,实质上把命题者人生完美的诗化主题强制性地硬塞给考生。去年江苏省的作文题:“山的沉稳,水的灵动”也是武断的。把山规定为百分之百是沉稳的,把水定性为毫无例外是灵动的,这既不符合地理科学,也不尊重人文心灵的无限多元。江苏省两年的两道题表面上相去甚远,实质上是一脉相承,都是以一种诗化的抒情的、主观的感情代替客观的理性,是一种粗暴的框框,命题者不把抒情和理性的矛盾分辨清楚,这样的失误也许还要不断地重复下去。
与这种倾向类似的是湖北卷: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根据以上文字,结合自身感悟作文。
通体从抽象到抽象,从概念到概念,没有一点感性材料,等于放弃了让学生从感性向智性的升华的任务,更为严重的是,这样抽象的主题,原本是王国维的理解,王国维的话语体系是从传统的中国哲学话语中来的,其中的内与外,出和入,都与现代话语在内涵上有相当大的差异,命题者非常潇洒地把这样的夹生话语直接推到了考生面前,是不是忘记了考生的年龄和经历,这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再说,王国维本来就已经够权威的了,现在又加上了试卷的适用性,考生在这样的严峻形势面前,除了放弃独立思考以外,可以说是绝对别无选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好像是倒退到命题作文的历史隧道里去了。不过当年是政治性和道德性的主题强制,而今是哲理性的主题先行。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倒退呢?这与当前对于命题评估中的形式主义思想潮流有关,许多命题评价,都一味强调命题形式,只要是所谓材料作文,或者话题作文,就算有了改革精神,其它的一切,都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