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慎重改变图书交易结算方式

2005-07-27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本报于今年6月15日刊发了李景端先生的《关于出版改革的几点“遐想”》之后,在出版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多位业内人士纷纷来稿表达自己的见解,观点虽不尽相同,但或多或少对出版人有一些启示。

李景端关于希望终止图书赊销制的“遐想”,从出版社的角度看,当然巴不

得,不过这样做不现实。这并不完全属于“社店关系”问题,而是与图书的使用性能有关,换言之,图书交易的方式,要受到图书这种特殊商品特殊的使用性能所制约。

市场的一般商品,因为其构造、用途、性能都是相对稳定的,消费者通常可以当场决定买或不买,要考虑的顶多也只是品牌与售价的差异,而图书就不一样。图书这种商品,很难做到使读者(消费对象)通过“直观经验”来迅速做出是否购买的决断。图书有深层次的内容,读书有一个阅读、理解、消化的过程,不经过相当时间的判断和考虑,通常不会一见书名就掏钱去买。特别是中国人的文化学术素养还没有全面普及、提高,多数人经济上还不很富裕,买书还远不是生活中最急迫的需要。在这样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卖方要想多卖,买方又需要掂量和思考,那么,大体能兼顾双方利益的结算方式,似乎只能实行先发货、后付款。

实行赊销、经销,对出版社无疑加大了风险,规避之道,不是“终止赊销”这种结算方式,而是对出版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出版社必须注重调查,广泛搜集各种信息,包括出版资源、作者优势、读者需求、竞争态势、以及出版社本身的条件与能力等等,通过分析评估,做出尽可能准确的市场前景预测,也就是常说的确定好“提印数”。以往我们的不少出版社,多是社领导找发行科长碰一下头,然后凭感觉定个提印数,这种靠“拍脑袋”定下的印数,怎能没有风险!而外国出版社这一关是相当严格的,往往事前要开展需求摸底、抽样调查、函电征询、对口征订、乃至运用科学的统计学原理,然后才制定初版的提印数。这些有用做法,应该很好借鉴。其次,出版社何妨多搞“按需印刷”。据我知道,陈翰伯、王益等出版老前辈,早就提出“按需印刷”的主张。中国地大人多,差别很大,有些书容易被读者接受、认可,需求量可能很大,要求多印快印;有些书属长线书,要慢慢地、较长时间地销售;还有些书,销售圈就那么大,就是供少数专业人士看的,为此,要评估一本书真实的需求量,确实是相当难的。怎么办?实行“按需印刷”,至少有利于降低风险。初版少印一点,以后再按需添印,这样投入轻,退货少,回款快,不失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选择。

当然,这样做也存在困难。一是多批量勤加印,会加大印制成本,在印刷技术上也有些不适应。二是现在盗版猖獗,你一少印慢印,市场就被盗版者抢去,以致现在出现一种观点,主张“饱和供货”,就是一次供货到位,让盗版者无空可钻。这样做另一面的后果,自然就是风险增大了。三是现在的管理机制,使得出版社领导并不痛感到“按需印刷”有那么迫切。因印数提多了,造成退货多、回款少、乃至长期压库,并没有人要为此承担责任。这也就涉及到李景端文章中关于要考核“合理库存”的“遐想”。但长期压库的后果,不是哪一任社领导造成的,要问责有难度,这需要通过改革出版社管理机制才能逐步解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