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以《高山下的花环》、《西线轶事》、《灵旗》为代表的军旅文学为文学界瞩目,在读者中也颇受青睐。随着我国进入经济建设和平时期,军旅文学渐渐淡出文学和阅读的中心。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军旅文学日趋边缘化的状态有所改变,涌现了一大批中青年军旅作家,他们为读者奉献出多部优秀的军旅文学作品。
现状:走出边缘化 再度繁荣
由于时代的不同,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多,阅读选择也更加宽泛,加上军旅题材本身在人们生活中地位的变化,今天的军旅文学不复曾经的辉煌。谈到军旅文学的现状,作家柳建伟说:“和平时期军队的社会地位有所下降,偏离中心位置,军旅文学在文学界的地位也会随之边缘化。军旅文学作品不再像80年代那样引人关注,一些军旅作家创作积极性受到影响,作家队伍有所流失。今天是信息时代,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更关注反映社会热点的文学作品,而军旅文学形成热点的机会并不多,读者对其关注度也就很有限。”对此文学评论家雷达也有同感:“军旅作家和军旅文学重现当年那种爆发式、轰动式引发全社会关注的局面,我认为不大可能了。虽然当今世界区域性战争、恐怖事件接连不断,但我国还是和平和稳定的。战争不是军旅文学表现的唯一形态,可是战争和军旅文学的关系非常密切,没有战争的军旅文学,题材上还是有些单薄。”
军旅作家周大新则表示:“军旅文学的边缘化是正常现象。伊拉克战争以后,读者对于军事题材作品再次产生兴趣,今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胜利和中国抗日胜利60周年,图书市场上军事题材图书的销量有所回升。不过我们的军旅作家似乎没有拿出令人满意的重量级作品。”评论家雷达说:“近来的军事题材作品中,纪实类、传记性的作品不乏佳作,但虚构类的作品高水准的不多,作家面对今年这个契机似乎没有做好准备。”
信息时代的来临,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是必然的。军旅作家、评论家朱向前认为,目前边缘化的不仅是军旅文学,整个文学界都如此,都面临着读者的流失。电视与网络的普及使今天的人们有更多获取信息的选择,不会再像上个世纪80年代那样因为一篇小说而街谈巷议。这种边缘化不仅是军旅文学的问题,而是整个文学界都普遍要面对的问题。
今年第2期《南方文坛》发表了朱向前的《中国当代军旅文学的“第四次浪潮”》一文,作者在文中将军旅文学的发展概括为四次浪潮:20世纪50年代中期《红日》、《林海雪原》等标志的第一次浪潮;五、六十年代之交的《苦菜花》等标志的第二次浪潮;80年代中期《高山下的花环》等标志的第三次浪潮;1995年至今军旅文学的空前繁荣标志着的第四次浪潮。对此,朱向前表示,近十年来军旅文学长篇小说的创作已超过前三次浪潮,连续三届茅盾文学奖军旅作家都有入围作品。朱苏进的《醉太平》、朱秀海的《音乐会》、柳建伟的《突出重围》、项小米的《英雄无语》、裘山山的《我在天堂等你》等30多部产生广泛影响的军旅文学佳作以及徐贵祥、柳建伟、周大新、阎连科、朱秀海、裘山山等极富实力的中青年军旅作家是这种繁荣的具体表现。
作家:不忘使命感 “触电”有利有弊
同其他文学作品相比,军旅文学无疑承载着更多的使命感。“军旅文学关注军人生活,自然会触及死亡、牺牲、奉献,对人类的和平与战争等主题进行思考,在塑造民族精神方面是很重要的文学范畴。作家在创作军旅文学过程中常常要带着一种使命感,对国家对民族有所交待。”周大新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对这种使命感,雷达有独到的理解:“军旅文学有着浓厚的使命感是一种传统,这种使命感不应简单理解成直接的、传统意义的使命感,使命感是要对人类负责、要对人性负责,肩负这种使命感的作品,格调要更高一些。”
近年来许多作家频频与影视结缘,其中亦不乏军旅作家,比如创作出《康熙王朝》、《江山风雨情》等热播电视连续剧的军旅作家朱苏进。柳建伟觉得军旅作家“触电”有利有弊,但是对利用电视这一强势媒体,拓宽军旅文学作品的传播空间表示肯定。周大新认为,今天许多年轻人阅读时间很少,军旅文学的市场不景气。如果军旅文学作品被拍成影视剧,可以扩大作品的影响,吸引许多人读原著。但是作家在写作的时候要避免被影视干扰,要按照文学创作的要求和规律来写。评论家雷达则为作家纷纷与影视“联姻”担心:“这种趋势是无法阻挡的,毕竟现在是多媒体时代。影视和文学之间是互补的,但对文学的伤害比较大。影视作品很难把文学中比较深邃的东西表达出来,因此这种互补是以牺牲文学作品的某些文学性为前提的。”
日前在茅盾故里浙江乌镇,军旅作家徐贵祥和柳建伟凭《历史的天空》、《英雄时代》分别获得“茅盾文学奖”,这在茅盾文学奖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谈到获奖,柳建伟表示:“这次我和徐贵祥获奖,说明军旅作家及军旅文学被评委和读者所肯定。我的《英雄时代》是非军事题材,能获奖也说明军旅作家创作题材的分化。徐贵祥获奖的《历史的天空》是抗战背景的军事题材,说明虽然现实生活中军队地位在弱化,但军旅文学仍然重要。”
未来:拓宽题材 丰富表现手法
应该说军旅文学在今天已经走出低谷,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契机。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信息时代,军旅文学在文学界和读者心中扮演着有别于以往的角色。未来日子里,军旅文学如何寻求突破?发展方向在何方?
柳建伟觉得和平年代的军旅文学创作要侧重历史题材和战争题材,《历史的天空》的获奖就证明军旅作家在这方面的努力是有效的。今后军旅作家的努力方向,一方面是战争题材和历史题材,一方面要发掘现实题材,不过现实题材作品要出彩是有难度的。周大新提出,军旅作家的当务之急是把“怎么写”的问题解决好,要强调作品的创造性。如果在写作题材和形式上没有新意,就会失去读者。同其他文学作品相比,军旅文学有着更多的创作禁区,因此周大新也希望有关部门能够给予军旅作家更为宽松的创作环境。
评论家雷达对军旅文学表示乐观:“军旅文学有着深厚传统和深刻文化意蕴,是常写常新的。这些军事题材的作品,包涵的人类意识很强。尽管人们生活节奏和形态发生变化,但军旅文学永远不会过时。军旅文学虽然不可能一直是焦点、热点,人们还是会深切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