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又一届学子毕业离校,低年级学生升入较高年级,相当数量一批他们使用过的教材、教辅读物及课外书,遂若明日黄花,英雄顿失用武之地。这些图书,如何科学地予以处置,高效加以利用,却未引起社会应有的关注。耳闻目睹的现状是,目前在各高校,临近毕业之际,除个别具有经济头脑的大学生自发地在校园内摆摊设点,
我国现有数以万计的学校,每年约有数以亿计的学子面临升学、毕业,他们废弃不用的图书难以计数,年复一年,由此造成的书籍浪费煞是惊人。即便个别学生有意识地借助于市场或非市场手段处置自有图书,然终因缺乏统一、规范的组织和管理,使得校园旧书在交易价格、交易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值得商榷之处。
提高校园旧书的循环利用效率,不只有助于避免社会资源浪费,它还有助于扶贫济困。众所周知,当前我国仍有不少的家庭,经济较为贫困,面对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攀升以及教育的日趋市场化,这些家庭及其学子所承受的教育开支负担相应比较沉重。如若有便捷途径可以使贫寒学子以二手教材代替新教材使用,一定程度上无疑可帮助其减轻经济困扰,顺利完成学业。
可见,为校园旧书找个妥帖的家,乃大势所趋,同时也便利了学子,善莫大焉。为此,笔者在此试提几点粗浅的想法,以期抛砖引玉。一是力促教材循环使用制度化。各地、各级学校可结合各自实情,出台具体措施,引导学生将不用的学习书籍回流母校,由学校以免费派发或租赁使用方式,给升入新年级的学生使用。据悉,不少的西方发达国家,教材循环使用已经形成良好传统,值得我们借鉴。二是在校园内、校际间形成二手图书交易、流通的良性机制。校方可提供必要设施以及信息、技术等支持手段,规定时间、指定地点,组织(或代理)学生集中进行旧书交易,方便学生互通有无。这样既利于及早培养他们的社会经济交往能力,又较好地提高了旧书交易、周转效率。三是于社会上尽快建立二手图书市场。社会相关职能部门不妨出台专门的优惠政策,强化市场管理,以期使我国的二手图书市场普遍化、规模化、规范化、专业化和门类设置精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