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断了气》(1959)中,戈达尔将二度空间的雷诺阿的画与三度空间的女主角琼・塞贝里放在一起,说明电影只不过是三度空间的幻象。 | 戈达尔永远喜欢把女人、妓女与商品,以及主体真实人物与平面照相人物并列在一起,这是安娜・卡琳娜在《赖活》(1962)中的造型。 |
“新浪潮”这个词在不断地被传播和复制,这个现象发生在法国电影新浪潮之后,发生在1960年代之后,比如巴西新浪潮、日本新浪潮。1990年代说中国电影史的时候,也把《一个和八个》、《黄土地》这样电影的出现,叫做“中国新浪潮”。在我开始热爱电影的时候,就开始热爱这个词。那个时代没有原汁原味的新浪潮电影看,只有一点点关于那些电影的文字,“新浪潮”是一两本电影史的字里行间涌出来的云气,缥缈不可及。
《法国电影新浪潮》焦雄屏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 |
我的一位好朋友,在很多年前用自己的超8家用录像机对着一本电影史的关于新浪潮的文字部分,拍摄了其中的“戈达尔”的段落,他这部片子的长度就是他自己阅读这段文字的长度。这部电影是我们一代的新浪潮,也是法国新浪潮的滞后很长时间后的衍生物,我想电影史中会不断地涌出这种“我们一代的新浪潮”,这次是“新浪潮”中青春色彩的最真实的写照。前不久,又有一位比利时的朋友,他代表法国或者比利时的一个小机构采访我,采访的话题是:“戈达尔对中国电影的影响。”我口罗口罗嗦嗦,支支吾吾说了半天,最后告诉他,“戈达尔真正的影响在未来。”是呀,中国也就这些年才有“比较广大”的影迷真的看见了他的影像,在相见恨晚之前,戈达尔的诡谲和诗意,只能是电影学院这种艺术学院或者电影家协会内部观摩时才能偶尔一睹的,当然大多数的观摩效果也绝对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在没有看见影像的或者看了跟没看一样的时候,所谓影响就只能拜托文字了,而关于戈达尔和法国新浪潮的文字仔细想来到如今还是那么稀稀拉拉的。如今,江苏教育出版社接过“电影馆”的招牌,要不断地推电影书,真好!多少年前,我就说对于影像文化土壤相对贫瘠的中国,关于电影的好文字越来越多也是生态建设的重要环节。
焦雄屏的《法国电影新浪潮》是其中一部,这部书分上、下卷,不仅将法国电影新浪潮的主将盘点了一遍,更在上卷中搞出了一个小型的法国电影史,这样至少让读者对法国新浪潮的发生背景有着比较系统的认识。这部书参考了相当多的英文文献,重新梳理出文字亲和、流畅的影史和经典的评论。这本书于是形成了它最大的优点―――它很好读。它好读的原因还在于它的章节组成像是连续讲座的讲稿,又像是报刊专稿的结集。读者一方面不会有对大部头史论的深度和重量的惯常顾忌,又完全不必害怕这些文字全然是遐想者的信马由缰。读这本书,在没有教科书的死板之后,还可获得阅读一个纲张目举、重点突出的“导读”或“导论”的便捷和高效,在应试传统的关照下,估计这本书会成为“指南”类的书籍,对于想修法国影视的人流行为“教辅”材料。
焦雄屏给这部书写了一个前言,题目是“重拾电影史最炽热的一段”,她对“最炽热的历史”的探索经历的回忆,最先跳出的也是她读书时候对法国电影的陌生,对那个丰厚的影像世界的疏离。当然,那个时代对台湾学生而言是“很久很久以前,在大家还没有听过录影机、DVD的年代,……”。这种经验和我们是多么相通,这种经验对于我们又来得那么的迟。于是,这本书的作者是早早地进行了恶补的师长,她给后来的学生带来了恶补宝典,对于很多现在依旧感觉饥渴者来说,这部宝典保证能让你狼吞虎咽、迅速消灭干净。为保证你快速进食的质量,焦雄屏老师还亲手绘制了50多幅插图,算是额外的下饭好菜了。
一本爱情小说或者爱情人生哲理的书籍对于没有恋爱而又渴望恋爱的人们,那些文字都会成为他们的“圣经”。而过来人都会笑话这样的轻信和投入,但是过来的人何尝没有如此刻苦地阅读过那些文字呢?我们生活在地球这个区域,做电影的恋人,做影像的情人,这一百年来一代一代的影人成长史,大抵就是一代一代的恶补史。夏衍那一代在影院里打着手电做笔记,想弄清楚电影的奥秘,焦雄屏一代也是在台映试片室对着《处女之泉》的破烂拷贝开始自己的电影之旅。至于现在的电影迷们恶补完了干什么?反正这本书的作者焦雄屏现在成了著名的电影评论人和制作人,读者自己也可以跟着万千电影影像去做各自的弄潮体验去。哪怕是一个夜晚,看着自己恋人赴约而至,人远远地过来,而你顿悟了某部电影的一场戏。你会心一笑成了他人的风景,成了他人的电影。新浪潮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