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悲情和洗涤”系列报道,今天刊发最后一篇。从首篇刊发以来,我们从读者那里得到的最多的反馈,是“这些文章让我们重温了那段历史及关于它的阅读带来的心灵震撼”。本报刊发的文章引起这样的共鸣,我们感到十分欣慰。因为刊发这些文字的初衷,就是希
望唤起人们记忆深处关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回忆,拨动人类崇高的情感之弦,进而,唤起人们不忘历史,珍惜和平,捍卫生命尊严的自觉。
我们的抗战救亡歌曲
《五月的鲜花》
在那个年代,我们有那么好听的歌。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歇……”
不管什么时候,只要这支曲子轻轻响起来,周围立刻会安静下来,仿佛四周大地变成了巨大的宗庙或者教堂,只有这支为我们民族血火志士安魂的曲子在轻轻飘荡。
《五月的鲜花》这首歌差不多是笔者最喜爱的抗战歌曲,比起国外的那些二战歌曲,它毫不逊色,甚至有所超越。我喜欢它什么呢?首先光未然的歌词情感深藏,意境深远,有一种视殉难为美丽的崇高意境。与歌词极为贴配的是阎述诗的作曲,朴素、轻缓,与沉重的年代形成鲜明对照,彷佛是污浊瘴气笼罩中的一缕轻艳的阳光。
1935年,迁移北京的东北大学众多学生因参加救亡运动而被当局逮捕,在狱中挨受皮鞭酷刑。后经全校同学和校长张学良的共同营救,被捕同学全部返校。“东大”同学倾校出动,夹道欢迎,鞭炮轰鸣。全校师生热血沸腾。作为虔诚基督徒的阎述诗感慨尤深。为欢迎“东大”被捕同学返校,同学们赶排光未然写的话剧《阿银姑娘》,剧中有一段歌词没有曲子,大家便请诗人和音乐家阎述诗为之谱曲,这便是《五月的鲜花》。
从这首歌中你或许还能听出基督教圣歌的味道,那比呐喊更有力量的深情怀念一下子感动了为自由而战斗的中国人民,歌曲一经问世便冲出了东北大学的校门,回荡在北平,传遍了白山黑水、中原大地、大江南北。
解放后一直在北京汇文中学任数学老师的阎述诗在回忆这首曲子的创作时说:“词和积结在我心里的悲愤起了共鸣,乃成此谱。如果说谱和词的情感还协调,这便是协调的原因……”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从新中国成立到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这首歌不知使多少人热泪盈眶,也不知激起了多少人的爱国热情。
从劳动大众到专业音乐者,没有不喜欢这首歌的。它引起的是民族心灵深处的一种悲伤中蕴涵希望的情怀。冼星海夫人钱韵玲曾有过一段深情的谈话。她说,星海同志生前非常喜欢这首歌,多次满怀深情地回忆并讲述当年教唱这首歌曲的情景。“那是1937年6月,在上海,为了推动抗日救亡运动,光未然同志带领青年学生、工人、店员冲破了国民党军警的封锁,来到了郊区大场。在一个大竹棚内,星海跳上了桌子,边唱边指挥,慷慨激昂。当时光未然流下了热泪,在场的不少东北大学的学生噙泪学唱,群情格外振奋。”正是在这次活动中,后来创作《黄河大合唱》的两位作者冼星海和光未然结识了。
《大刀进行曲》
如果评选最能反映整个中华民族对日本侵略者同仇敌忾情绪的歌曲,《大刀进行曲》当之无愧。这首歌曲调雄壮短促,高亢简洁,好似大刀挥舞的节奏。
在雁北长城抗战中,中国29军的大刀胜过了日军柳叶一样轻薄的倭刀,在国人普遍的失望弥漫之际昂扬了中华志士御辱的斗志。在上海从事救亡活动的23岁的麦新闻听此讯,热血沸腾,提笔写了词曲。出于对29军大刀队的爱慕和崇敬,又写下了“献给二十九军大刀队”的副标题。
虽然最初成为国民党29军的战歌,却可能由于无比的阳刚雄健,《大刀进行曲》竟然在文革中与《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翻身道情》、《毕业歌》等陕北民歌和救亡歌曲一起,最先获得“解放”,在文化枯燥的年代带给人们了久违的音乐。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歌词第二、第七句原为“二十九军的弟兄们”、“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被改为“全国武装的弟兄们”、“中国军队勇敢前进”,并且被拿掉了“献给二十九军大刀队”的副标题。但不管怎么说,《大刀进行曲》总算保留了下来。
《松花江上》
在中国,流传时间最长、或者说传唱最普遍的一首救亡歌曲大概是《松花江上》。这是一首悲凉之歌,曲调哀怨,暗合了那黑暗岁月中国百姓对生活苦难和外敌残暴的愤懑和倾诉。文革前,因被选用在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中,歌曲流传更加广泛,不断在各种时境中以一种抒情的面貌出现。
1936年,日寇占领了东北,几十万东北军和东北百姓流亡关内。西安街头也出现了大批东北军和东北的流亡者,他们中的许多人流落街头,啼饥号寒。当时在陕西省立西安二中(陕师大附中的前身)任教的张寒晖,耳闻目睹他们的悲苦惨痛,心弦被深深地触动,创作了《松花江上》。
一位作家写道:“这首歌和《伏尔加船夫曲》、《老人河》一样,是世界人们呼唤正义,奋力抗争,求得解放的呐喊。”
《义勇军进行曲》
国歌是一个国家内在气质和格调的反映,我们国家的气质永远定格在了上世纪30年代“民族的最后吼声”上。
1935年,剧作家田汉和年方23岁的作曲家聂耳接受委托,创作一部抗日进步影片《风云儿女》,但田汉尚未完成剧本,即已被捕入狱。狱中的田汉将电影主题歌词写在香烟铂纸上托人偷带出狱并交到聂耳手中,聂耳一遍又一遍地吟诵着这豪壮的诗句,以巨大的热情为之谱写曲子――著名的《义勇军进行曲》就这样诞生了。
一位音乐理论家说:《义勇军进行曲》采用西方音乐中常见的进行曲风格,这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是不曾有过的。可贵的是,它在雄壮刚健的大调色彩和号召式的力度不断增长的乐句中,融进五声音阶写成的旋律,既有民族风格,又有一种勇往直前、锐不可当的气势,以极为简练有力的音调概括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伟大形象。
《游击队歌》
在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战争中,我们的艺术家创作出了许多振奋人心、节奏如进行曲、风格超越传统和民族的歌曲,与现在的军事歌曲如《十五的月亮》、《血染的风采》等很是不同,《游击队歌》就是这样一首。
“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歌曲给人的印象非常深,游击队员穿行山川森林的形象随着短促的节拍跃然而出。
这是著名音乐家贺绿汀的作品。那是1937年,贺绿汀由上海随团赴山西访问演出时,趴在山西临汾市尧都区刘村镇的炕上创作,首先在当时驻扎在刘村的八路军学兵大队传唱,随后风传全国。直到今天仍在群众中广为传唱。
《歌唱二小放牛郎》
“秋风吹遍了每个村庄,它把这个动人的故事传扬,每个村庄都含着眼泪,歌唱着二小放牛郎。”
那平稳朴实的旋律,那看似平静但极为深情的歌词,通过一种神秘的方式进入了亿万幼小的心灵,一直到他们很老了,那旋律再次响起时,又会把他们带回到儿时岁月。
北京一位叫殷西唤的建筑师曾写信给全国少工委,他在信上说,我们这一代人刚刚戴上红领巾的年纪就学过王二小的课文,唱过那首《歌唱二小放牛郎》,即使已经长大了也还在心底保存了童年时候那份朴素的哀思。他还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寻找王二小的工作。他从二小故乡河北怀涞回来后,将拍下的照片发表在一个摄影网页上,并且表达了为二小重修墓地的愿望,这个帖子在网站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许多人表达了同样的心声,希望能为此事捐款出力。
王二小的故事自五六十年前由劫夫编成歌曲后,特别自1978年被编入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小学语文课本后,为十几亿人没齿难忘。
《黄河大合唱》
不管过多少年,可以肯定,《黄河大合唱》是人类不会忘记的一首歌,就像人类因斯梅塔那的《我的祖国》而不会忘记捷克民族、因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而不会忘记俄罗斯民族一样,《黄河大合唱》就如奔腾的黄河一样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永久标志了。
我们民族的史诗性音乐作品本不是很多,《黄河大合唱》因而更是弥可珍贵。在《黄河大合唱》诞生以前和诞生以后的很长时间里,我们很少听到过像《黄河颂》这样宽广抒情的乐章,也没听到过《保卫黄河》这样雄壮宏大的合唱。评论家殷力欣写道:“尽管与《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交响曲》)相比,《黄河大合唱》在技法上尚嫌粗糙,但与肖斯塔科维奇一样,我们在冼星海身上看到了一个民族音乐家具有现代气质的一面:有直面严酷现实的勇气,有民族的苦难感,使命感……与同时期的抗战歌曲相比,也与冼星海本人的其他作品相比,《黄河大合唱》最鲜明地承袭了‘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传统。今天在我们纪念‘二战’胜利六十周年的时候,忽然发现却很少能够再听到如《黄河大合唱》那样有大力度、大气势的音乐作品。我们似乎应该认真思考一下:在知识储备、物质条件等均优于当年的时候,是不是我们在人文精神方面反而丢掉了某些更本质的东西?”
前苏联人的神圣的战争
《神圣的战争》
只有前苏联有这样的气魄和感觉,能把一场残酷的牺牲变成了美的洗礼,能把极为雄壮的进军变成抒情的眼泪。《神圣的战争》就是这样的圣歌,她综合了一切俄罗斯歌曲的美丽、辽远、勇敢和浪漫等因素,把这个斯拉夫民族的勇气和悲壮完整表现出来。俄罗斯的反法西斯战歌有千百首,如果找一首代表,那就尽管指向这首漫天风暴滚滚而来一样的《神圣的战争》。
1941年6月22日,纳粹军队攻入苏联。炸弹摧毁了千百座城市,成千上万的和平居民死在炮火中。诗人瓦・列别杰夫 库马契怀着痛苦和愤怒的心情写下了著名的诗篇:“起来,巨大的国家……”并于战争第三天登在了《消息报》和《红星报》上。这首诗道出了所有苏联人的心声,也深深打动了红旗歌舞团团长亚历山大罗夫,他在下班回家的路上一遍又一遍地念着这首诗,连夜把它谱成了歌。第二天早上他把歌抄在排练厅的黑板上,来不及油印,也来不及抄写合唱分谱,大家就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抄下了词和曲……
音乐史家们说:“《神圣的战争》是响应伟大的卫国战争的第一首歌曲,在苏联歌曲编年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被誉为‘苏联卫国战争的音乐纪念碑’。”
《布良斯克森林哗哗响》
“……布良斯克森林哗哗响,蓝色的夜雾到处荡漾,在松树近旁响着脚步声,是游击队胜利回防。”
这是二战歌曲《布良斯克森林哗哗响》中第五段的歌词,它镌刻在布良斯克市市中心的一座纪念碑上。这首歌曲的第一乐句也是该市广播电台的乐音呼号。
从乐史资料上我们看到这样的故事:1942年夏末,布良斯克战线定期向游击队供应武器和粮食。但有一次从游击队司令部发来这样的电文:“枪支弹药我们会从敌人手中去夺,但歌曲却不像战利品那样可以缴获,请给我们送一首歌曲来。”游击队的愿望在作曲家卡茨的心中激起波浪。1942年十月革命节前夕,卡茨和《消息报》军事记者索甫罗诺夫等人来到土拉州叶甫瑞莫夫市的布良斯克战线红军之家,筹备十月革命25周年的纪念演出。在司令部里,一位中将副司令又同他们提起了游击队的歌曲。卡茨后来写道:“我和索甫罗诺夫曾经考虑过游击队的歌曲应当是什么样的。游击队员不能列队进行,他们不需要进行曲。圆舞曲吗?在敌人层层包围的密林中哪能跳舞!我们还设想过别的――庄严的、喜庆的、席间唱的,觉得都不合适。后来想起一首早被遗忘的关于1812年战争(俄国抗击拿破仑入侵)的歌曲《莫斯科大火呼呼响》,于是白雪皑皑的森林、游击队的窑洞、篝火的烟雾以及在出发执行战斗任务之前坐在篝火旁的背着缴获的自动枪的勇敢的战士……一下子都浮上心来。就这样诞生了未来的歌曲的曲名和最初的诗句和乐句。”《布良斯克森林哗哗响》被战线司令部接受,安排在11月7日在红军之家演出。但11月6日,作为军事记者的词作家索甫罗诺夫接到通知要立即飞越战线去游击队营地。歌曲随他同行。这位诗人后来回忆道:“我记得卡茨当时多么羡慕地送我上飞机。飞机平安地落在遥远的苏捷姆地区冰冻的湖上。是夜,在游击队的窑洞里我第一次唱了《布良斯克森林哗哗响》。灯笼的火焰扑腾着,游击队员们鸦雀无声,凝神听着,然后开始轻声唱起来。这支歌曲的生命就这样开始了……”
《海港之夜》
最被中国人喜爱的苏联卫国战争歌曲是《神圣的战争》和《海港之夜》,前者雄壮无比而又携着无限的柔情,有一种极大的力量鼓舞着战士用自己的胸膛保卫祖国和母亲,不让法西斯野兽欺凌,而《海港之夜》意境极为优美而又带着壮士一别不复返的悲壮,经典歌词:“啊,别了,亲爱的海港,明晨将起程远航。天色刚发亮,回看码头上,亲人的蓝手帕在挥扬。”感动了多少离别母亲和朋友上战场的战士,甚至也久久感动许多离别家乡上山下乡的中国知识青年。
1941年8月,战火中,苏联海军纷纷上岸,混入陆军中与法西斯决一死战。他们在列宁格勒港离别,这时凶悍的德国法西斯已经包围列宁格勒,他们与自己的亲人告别……这天晚上前苏联著名作曲家索洛维约夫・谢多伊、著名诗人丘尔庚踱步来到海边的防波堤。海面上起了雾,蓝莹莹的薄雾给月光、给海水涂上一层朦胧的色彩。不远处的锚地,停泊着“马蒂号”布雷舰,从舰上传来隐隐约约的手风琴声……月光下,一个戴着蓝色头巾的姑娘在码头上和一个水兵低声话别。这幅决战前的宁静画面,给了作曲家和诗人极大的创作灵感,两天之后,《海港之夜》诞生了。
《海港之夜》一经诞生,立刻在苏联、中国、东欧国家,甚至全世界传唱。她的魅力无可抵挡。那悠缓的和声和斯拉夫人的男中音让人心房颤动,让人眼眶湿润而又斗志昂扬。
欧洲战场中的莉莉玛莲
《啊,朋友再见》
感人的战争歌曲都是悲剧性的,中国人最喜欢的战争歌曲也都是悲剧性的。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中国人看来,朋友之事很重要,这大概就是他们为什么那么喜欢南斯拉夫电影《桥》中的插曲《啊,朋友再见》的原因之一。从美学角度讲,这首歌有一种看似平淡、但极为深刻的苍凉之美,歌词平实而又深挚。影片歌颂的年轻的反法西斯英雄在微笑和牺牲的同时,这首歌一直在回荡: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你一定把我来埋葬/请把我埋在高高的山岗/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把我埋在高高的山岗/再插上一朵美丽的花/啊每当人们从这里走过/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每当人们从这里走过/都说多么美丽的花。
进入中国30年了,谁也挡不住这首源自意大利民歌的电影插曲的魅力。“啊朋友再见!”成了中国语言中一句高频句。
《莉莉玛莲》
俄国有句著名的话是:“大炮开口,缪司闭口”。战争是非常态的,但有时共同的人性可以藉着艺术超越国界,超越残酷和血腥,《莉莉玛莲》就创了这样的奇迹。
这首歌歌词源自1915年汉斯・莱浦的一首德语诗作,1938年罗伯特・舒尔兹作曲。作曲家的女友薇莉是德国一位美女歌唱家,为了生计与纳粹上层将领有联系,她始终坚持只唱男友罗伯特为她写的《莉莉玛莲》。这首歌讲一个姑娘,思念上战场的男友,真切的情感打动了所有战场上的士兵,成为德国民族精神的鼓动力。但歌声没有国界,战场对面的英美军队,也流行起她的英语版本来。美国大兵们甚至都拜倒在英语版演唱者,玛琳・迪特里希――一个坚决的反纳粹德裔美国演员――的石榴裙下。
一位作家写道:“前线的生命在歌声中延续着,为爱而延续,为每个人心中的莉莉玛莲延续。从巴伦支海附近的北极哨卡到北非酷热沙漠上的非洲军、从在东线血腥地狱里苦战的步兵到大西洋底默默守候的战士,被鲜血染红的天空下,坚毅雕刻的脸庞上终于流下两行清泪,硝烟退却成皮肤深处的丝丝眷恋,眷恋生命的寂寞,成为了战场上不分敌我的共鸣。”
纳粹以为这是精神统治武器,反复播放,并要求薇莉进入纳粹上层为战争歌唱。然而他们没想到歌声可以穿越国界,甚至穿越战争,1943年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30万德军被歼的消息传来后,戈培尔下令禁止播放《莉莉玛莲》,销毁所有唱片,但《莉莉玛莲》的唱片已被偷偷送到中立国瑞士,在戈培尔下令禁播三天之后,《莉莉玛莲》又回响在无线广播中。
战后德国拍摄的电影《莉莉玛莲》中表现:歌声安慰着在生死边缘的困苦的人。在战壕中,刺刀的光又脏又冷,士兵们听着《莉莉玛莲》,迷醉在最后的希望中……令许多中国观众感怀的一个镜头是:战壕里的德国兵听到远处广播里头的《莉莉玛莲》,很是感动,在军官的带领下朝广播方向靠近,播放音乐的苏军发现后,开枪射击,德国兵在歌声中全中枪倒下。军官倒在广播的电线杆下,听着音乐表情陶醉,笑着说:俄国人,然后死掉。
《雪绒花》
《雪绒花》,改革开放后跟着好莱坞电影《音乐之声》进中国。
雪绒花,雪绒花每天清晨向我问好,小白花,纯洁又鲜艳,好似很乐意遇见我。雪白的花朵愿你美丽芬芳,愿你永远美丽芬芳。雪绒花,雪绒花。为祝福我的祖国请永远开放!
《音乐之声》可能是历史上最受欢迎的歌舞片了,有趣的故事,悦耳的歌曲,活泼的孩子,温馨的人情,天真无邪的笑料,这些元素令听到过她音乐的人永远难忘。
一个气质高雅的女人遭遇了一个原本丧妻的家庭,她以善良和唱歌的天赋让原本死气沉沉的家庭充满欢声笑语,她用天籁般的歌喉唱出一首首传世经典:《音乐之声》、《雪绒花》、《哆来咪》……
新萌发的爱情,加上对祖国的思念,身在奥地利的美国军官,在与德国人周旋之余,领着七个可爱的孩子,轻拨吉他,歌声响起。在遥远的地方,寄情飞雪保佑祖国……如此动人的一幕,立刻打动了无数观者。
二十多年里,深情而又有男性气质的《雪绒花》成了中国男士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们寄情爱情和怀念故乡的一首经常唱的歌。虽然柔情也能战斗,但称她为战歌有点勉强,只能说她在战争岁月表达了人类对美好前景的共同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