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看,那个叫Wong Kar-wai的人

2005-08-24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王家卫的映画世界》 潘国灵等编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

会过期的凤梨罐头、永远不能停下的无脚鸟和那坛名为“醉生梦死”的酒,从“1960年4月16日下午3点前那一分

钟”到幻影般的2046,戴着假发墨镜、点燃一支香烟的林青霞,在沙漠里漠然说着“其实杀一个人很容易”的张国荣,还有王菲唱机里大声播放着的California Dreaming……这一切马上会让人在脑海中浮现出一组组游移晃动的斑斓影像,以及,王家卫这个名字。

作为华语影坛一个特异的存在,王家卫以其八部充分风格化的作品(如果不算那三分之一部《爱神》),在我们的文化记忆里留下深深的印迹。曾有评论者兴致勃勃地谈及王家卫电影里面的恋物倾向,其实,在这个本身即具有恋物癖倾向的消费时代,王家卫本人和他营造的影像世界里的种种符号一样,反过来也成为了“恋物”的对象。围绕王家卫的观看和言说,有时就像《重庆森林》里警察663对着毛巾肥皂说话一样,已成为某种生活的仪式。

如果说王家卫的电影总是留下无数可供分析言说的入口,那么由几位香港资深影评人编辑的《王家卫的映画世界》一书就是引导我们穿越这些入口的指南。这本书汇集了20多位资深香港影评人文字,从大而玄的文化历史背景,到小而细的镜头语言风格,从观影者的私人体验,到制作者的现身说法,更精心编有王家卫“地理志”和“文化词典”,几乎穷尽了我们能想到的用文字谈论影像的每一种角度方式。

正如此书封面上刻意使用的港式拼法WongKar wai所暗示的,这又是一部特别强调“从香港观点出发”的评论集,从不同角度厘清了王家卫电影特殊的香港血缘。这种血缘包含了一目了然的表层特征――比如《阿飞正传》和《春光乍泄》这两个片名即是挪用早年《无因的背叛》(Rebel Without a Cause)与《放大》(Blow Up)这两部名片的港式译名――更牵涉一言难尽的精神气质。翻看过此书,我愈加觉得是那方独特的文化水土滋养出王家卫影片里萦绕的“鬼气”――他在自己构筑的影像世界里,几乎像个无根的游魂,在不同的时空语境间漂移游走,肆意撷取不同质地风味的影音元素,不断逾越着种种人为的界限,让诸如精英文化、先锋文化与亚文化之类的刻板划分完全无法套在他的身上。

这本书里有个有趣的细节,当被人屡次三番问及,为王家卫拍摄的画面百分之九十都不会出现在银幕上,是否会很浪费时,不耐烦的杜可风回答得直率而堪玩味:那些画面还在我心里。或许,对于银幕前的观者,王家卫创造的许多影像也已深深烙印在我们心里,即使多年以后那些故事已被淡忘,那些影像还将像幽灵一般浮现于我们的视网膜里,就如同潜藏在意识最深层的经验一样,暗中影响着我们对于自我和世界的“看”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