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全球少年美文写作大赛又如期在西安搞得如火如荼,把暑假中的孩子们搅得躁动不安,对此,我不能不谈点看法。
我注意到,此次大赛与以往一样,都是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倡导的,由于贾氏的知名度而颇受文学圈人士的青睐。大赛冠以“全球”字样表明大赛之大,无与伦比。加上各个媒体不加判断,不加分析,
有媒体为了说明少年美文写作大赛的正面影响,说:“首届美文大赛使一大批极具写作天赋的少年写手脱颖而出,而费滢、丛治辰、兰珊、梁巧、叶子这5位同学的获奖文章还入选全日制中学语文教材,国家统编教材中一次收录5篇中学生文章,为建国以来首次。”我不否认这是事实,但仅仅以此说明大赛是合乎情理的,未免失之偏颇。不错,5位少年写手是写出了好文章,但要知道这5篇作文是从十几万份作文中筛选出来的,如一块田里的苗子,想要它们长得快,不浇水施肥,不科学耕作,人为拔一下,能有几棵活下来呢?
我想说明的是,既是大赛,哪个参赛者不想获奖呢?哪个不想一鸣惊人,出人头地?他们的家长哪个没有功利目的,去支持子女参赛?余华是此次大赛的出题人之一,他对少年作文大赛也不持乐观态度。他认为,真正有才华的人,还是晚点出名好。因为太早出名,易急功近利。对于时下在文坛闹得沸沸扬扬的少年作家,余华说几乎没有看过他们的作品,仅从那些书名和简介便大致知道是些什么东西。
不可否认,写作在现实生活中相当重要。可写作再重要,也不过是一种交流的工具。一个时代所赋予教育的职能是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德能兼备,文理通晓的全面人才,而不仅仅是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作家。
连续四届全球少年美文写作大赛就像《阳光灿烂的日子》中那令人留恋的青春,上面刻满了大赛给所有参赛者带来的幸福与伤痛。面对大赛夺冠者的荣耀,虽有刺眼的光明,但几十万少年仍不由自主地沉浸于其中,怀恋成长岁
月中那文学大赛带给他们的迷乱和心醉,就像《花样年华》中那难以抚平的情感伤势和青春隐衷一样。大赛的组织者却达到了与市场媾和的快感,他们的名声因此而鹊起。从媒体对大赛不遗余力地追捧声中,我悲哀地看到组织者对大赛乐此不疲的商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