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十问叶显林(《哈利•波特》责编)

2005-08-31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摄影:本报记者 陈香

虽然看起来很严肃,但走近叶显林的人就会发现,其实他很爱笑,甚至还有一点点的童心未泯,或者这就是他能够

一眼相中并力主引进《哈利・波特》的原因。叶显林是华东师大英语系研究生科班出身,所以98年来到人文社后操作外国文学图书一直游刃有余。除了《哈利・波特》,《吸血侠达伦・山传奇》、《巴比特》、《嘉丽妹妹》、《二十世纪外国小说编年・美国卷》皆是他的责编。

《哈六》已经进入最后的攻坚战,但围绕《哈利・波特》翻译、出版全过程的争议,和对它背后人和事的揣测一直就没有停息。作为《哈利・波特》的责编,叶显林一直处在风波的最中央。对于《哈利・波特》的热销,这位责编预料到了;但对于由这个图书产品而引发的一系列对它出版、翻译全过程的责难,却是超乎了这位责编的预料。读者之厚爱,有时也是不可承受之重。在这位责编进入“闭关”状态的前夕,他觉得,是该到对这些非难给个说法的时候了。

读书报:有人大捧《哈利・波特》,有人大骂《哈利・波特》,那么,您如何评价罗琳的《哈利・波特》原著?您觉得它有可能成为经典还只是一个进行了成功商业运作的案例?它打动您、或您认为它不足的地方有哪些?

叶显林:我相信《哈利・波特》会成为经典,当然商业运作对于它的成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首先是作者的创作技巧,她以巧妙的构思,构筑出一个严谨、合理的宏大的魔法世界;其次是她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从里面的小主人公,还有其他一些成人都是相当成功的;再次是她在书中所表达的人文关怀(并非如贵报8月17日所刊的汪剑钊先生的文章中所批评的,“哈”的魔法“外在于人的精神世界”),作者通过她虚拟的、然而却又是和现实世界密不可分的,甚至可以说是现实世界的一个缩影的这样一个世界来折射现实世界纷繁杂相,表现了众多的主题,不论大小,这些主题恰是现实世界的人们(各个年龄段的读者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心之所系)所关心的,因而引起了全世界数亿读者的共鸣。我想全世界读者不会都是傻子,如果“哈”系列是一套汤汤水水的东西,它不会有这么顽强的生命力。不足的地方首先是语言的表达:比如可以更优美和更精确一些,但是瑕不掩瑜;其次是其某些叙事方式并不尽合国人的胃口,所以会导致一些误解。

读书报:《哈利・波特》是出版界一个特殊的产品,它的声势之大,把原本在幕后的编辑和译者都推向了前台。媒体的关注、书迷的热情,以及由此而滋生的一系列指责,您是否感到了压力?

叶显林:有一些,但不是特别大,因为我们从一开始就在尽心尽力地做。我们出版社的一贯传统是将图书质量放在首位,我们的编辑,我们的每一个与图书生产相关的工作人员,都是以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在对待我们的每一本书。

读书报:您如何评价《哈利・波特》的台湾译本和公开宣称与人文社译本叫板的网络译本?它们对《哈利・波特》的翻译工作是否构成压力?您认为人文版的译本和其他两个版本的译文不同在什么地方?

叶显林:网上的译文我没看过,所以不敢妄加评论。我相信应该也很不错,毕竟现在文学功底好外语也好的人很多。但我在这里想简单地说一下我们的图书是怎样产生的:首先是翻译前的准备工作,在我们的译者开始翻译之前,我们编辑已经将前几部中人名地名物名等等经过统一核对,和其他一些资料一并交给译者;另外,因为是老译者,她们自己手头上也有自己的翻译笔记和资料。其次,就是翻译的过程和图书编辑的继续准备工作。再次,就是图书编辑和校对,我们都是一编二审三校:即编辑编稿,然后是复审和终审,最后是校对(两次校对一次通读),但因为是系列套书,编辑编的过程,其实已经是反复通读的过程。经过这样一个复杂的环节,我们的图书质量是有保证的。

另外,我还想就这种做法说两句,我觉得这些译者随意将自己的译文放在网上的行为是一种地地道道的侵权行为,是对作者的不尊重,网站要负责,译者也要负责。

台湾版的译文译得很不错,但是你不会看,其他很多读者也不会看,不仅仅是因为繁体字阅读起来不方便,即便是把那些繁体字换成简体字,你们也同样不会看,因为繁体和简体的很多表达习惯是不一样的,读起来觉得不够亲切,不够顺畅,但并不是他们的版本不好。

读书报:目前,《哈6》已经在网上出现了中文版的全译本,一个问题就是,网友们纷纷质疑:为什么人文社三个专业翻译的翻译进度还比不上一些业余译者?

叶显林:俗话说,隔行如隔山。网友们的质疑我们可以理解,刚才我已经基本介绍了我们的图书从翻译到编辑的过程,网友们可以自己算一下时间。下面就是印刷了,那么大的印刷数量,再加上我们为了防盗版采取特殊工艺增加了印刷的难度,从而也相对需要多一点时间。以上所有这些程序,所需要的时间是经过精心计算的,这个时间的决定,一方面考虑到广大哈迷尽早看到中文版的迫切心情,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我们产品的质量。

读书报:译者马爱农女士曾经说过,翻译《哈利・波特》最大的挑战是给西方巫术的名字找到中国读者可以理解的名字,有什么具体的例子吗?

叶显林:比如说serpensortia吧,我们译为“乌龙出洞”,其实这个英文单词由两部分组成,即serpent和sortia,前者的意思是“毒蛇”,后者的意思“出击”,我想这两层意思组合成“乌龙出洞”这样琅琅上口的词,应该是比较准确到位。其他如muggle,我们译为“麻瓜”,这个英文单词本身有“大麻”的意思,大麻本身在我们看来是一种不好的东西,在书中这个词也是会魔法的人对不会魔法的人的蔑称。所以我们取了汉字里的一个“瓜”,取“傻瓜”、“笨瓜”这样的汉语词汇里的“瓜”的含义,同时这个“麻瓜”的发音也与英文原词发音相似,这样达到了音义完美的统一。这种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读书报:这可能又带来一个问题,比如译文中给反派角色命名为“伏地魔”,并不是完全照音译走,有的读者认为这样的翻译形象、生动,但也有读者认为,这种一定要在中文中找到相对应的带感情色彩的译法,事实上是带有儿童文学色彩的,简单,脸谱化,是低估了读者。对此,您如何评价?

叶显林:其实,我认为这个名字是很成功的,它的原文是Voldemort,源自法语voldemort,意思是Flight from death(逃离死亡)或Theft of death(偷窃死亡)。我们取“伏地”两个字,恐怕“偷窃”和“死亡”的意思都出来了吧,中国人有“死后入土”的说法,同时这两个字的发音与英文原词的前两个音节的发音也相近,“魔”字的来历一方面是源于这个人物到目前为止在作品中所表现的角色(但罗琳的构思有时是十分出人意料的,至于这个角色最终怎样,我们谁也无法预料,但“魔”字在汉语的表达习惯里,一方面指那些反面人物,但另一方面也用来指那些也正也邪,或不被所谓正派人物所理解的特立独行的人物),另外一方面它与英文原词的最后一个音节发音也相近。所以说我们这个名字的翻译,应该说是很成功的,我们没有低估读者,读者本身从这个名字的字面、字里以及作品的字里行间细心玩味这个名字。

如果我们采取简单的音译,那就太兴味索然了,如果我们通篇采取我们惯常的遇到人名就音译的方式,定会使这套作品的译文逊色很多。另外,我想说的一点就是,其实英文里的一些人名本身也是有意思有来历的,这和我们中国人的名字一样,只不过时间久了,大家渐渐淡忘了,如果熟悉一定文化背景的人,就会有不同的领悟。比如英文里一个常见的名字Christopher,它本来是有“力量”和“强壮”这样的意思的,但我们现在都音译了。只有了解西方文化的人,才能从这个词的汉译还原成英文,再领会它的含义。

“哈利・波特”中,罗琳的用名是很讲究的。

读书报:此次《哈6》又是三人翻译的小作坊,集体翻译,如何保证翻译风格、语气以及文本内在节奏的一致?

叶显林:我们每次在开始翻译前都要做大量的安排,定下统一的要求,并请几位译者在翻译之前尽量去了解对方的翻译作品,熟悉对方的文风,翻译过程中互相通气,译稿完成后,还要互相审读。译文到了我们编辑手里之后,除了我之外,还有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已经几十年的资深编辑把关,此外还有复下转审和终审,还有校对和通读,这些工作足以保证解决翻译风格的问题。

另外,我想说明一下,我们现在只用了两位译者,即马爱农和马爱新姐妹俩,另外一位译者因为工作关系,还有因为与马氏姐妹的文风上的一些差异,已经放弃了哈六的翻译工作。

读书报:这又带出一个问题,有人认为,如此快地赶进度,除了书迷们的热情,可能更多的是出于市场的考虑。譬如日本静山社的《哈5》就坚持由松岗佑子一人花了一年时间进行翻译,对这个问题,您如何评价?

叶显林:我在前面也提到了,我们定下的时间是经过精心计算的,正如你所说,一方面考虑到哈迷的热情,另一方面也要保证质量。但我不完全同意你所说的“更多的是出于市场的考虑”,因为如果我们忽视质量安排更多的人翻译,集我们出版社的人才资源,应该可以比那些盗版更快做成,或者至少不比他们慢多少。但也不是说我们就一点不考虑,毕竟作为惟一享有哈中文版出版权的出版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尽快推出高质量的合法的出版物来抵制和打击那些制造伪书和粗制滥造产品的不法分子,这既是对作者负责任,也是对读者负责任的行为。

关于日本静山社的做法,我不想评论什么,因为各个出版商有安排自己出版计划的权利,她花多少时间去翻译,这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啊。但我知道你提这个问题的意思是,人家不着急出版,由一个人细心打磨,这样就可以磨出精品。我不懂日文,所以我也不能评说她的本子,但我相信他们和我们一样,也是讲究质量的。

读书报:翻译《哈利・波特》之前和之后,马爱农女士的生活是否有变化?她翻译《哈利・波特》拿的是稿费还是版税?

叶显林:马爱农是我的同事,我没看出有什么变化,本职工作上,她依然是一个兢兢业业的编辑,业余时间依然做一些其他方面的翻译活,她翻译了新作品,我也会向她索要来读读。我们有空也会聊天,谈哈利・波特,但更多的是其他话题。至于后一个问题,我想这是个人隐私,不好回答。

读书报:很多读者都想知道,在人文社刚刚拿到《哈利・波特》时,是怎么找到马爱农女士作为译者之一的?你们认为马女士适合翻译《哈利・波特》的原因是?

叶显林:最初我们是同时推出哈利・波特前三本,选择了四个译者,马爱农、曹苏玲、马爱新和郑须弥,她们本身就是我社的老译者,尽管马氏姐妹的年龄不大,但译龄已不短。我们选择马爱农,是因为我们熟悉她的翻译风格,了解她的翻译能力,所以这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和其他几位译者一样,马爱农作为女性,从女性的角度也许更能把握作者的风格;其次,马爱农是一个很认真的人,做事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这里我想补充说的是,另外几位译者的变化,曹苏玲和郑须弥是因为年龄的关系,这样繁重的翻译任务没再请她们承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