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2005年英美新书推荐

2005-08-31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小说・评论・文集]Fiction/Review/Collection

历史学家The Historian伊丽莎白・科斯托娃(Elizabeth Kostova)著Little Brown,2005年6月

1972年,一个住在阿姆斯特丹的16岁美国少女,在其外交官父亲那儿发现了一本神秘的古书,其中一幅与吸血鬼有关的离奇插图引起了她的好奇心。层层追问和探查之下,她发现,吸血鬼德拉库拉竟然还活着!本书循《达芬奇密码》,走知识悬疑的路子,出版之前一年便开始大做宣传,果然成为头牌畅销书。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A Short History of Tractors in Ukrainian玛琳娜・柳薇卡(Marina Lewycka)著Viking,2005年3月

小说以喜剧式的笔法,描写一位生活在伦敦附近的84岁乌克兰移民,决心娶一位36岁的家乡少妇为妻,但他的三个女儿坚决反对,理由是少妇除了有一对波提切利画中的乳房之外,一无所长,只想以老头为跳板,到英国过好日子。一番家庭乱战之后,竟勾起连串悲伤往事。

佐罗Zorro伊莎贝尔・阿连德(Isabel Allende)著哈泼柯林斯,2005年5月

阿根廷著名女作家伊莎贝尔・阿连德意欲道尽游侠佐罗的全部来历,重构他如何从一个18世纪末的南加州少年迭戈・德拉维加,变成了面罩好汉佐罗的经过。她写了他的印度安姥姥“白猫头鹰”,写他参加西班牙反拿破仑统治的地下抵抗组织,写他的初恋,以及他寻找正义的漫长旅程。

洛娜女王的神秘火焰The My sterious Flame of Queen Loana翁贝托・艾柯(Umberto Eco)著Harcourt,2005年6月

米兰的一位旧书商在心脏病发后,患上了逆行性遗忘症(retrograd eamnesia),忘了自己的名字,亦无法认出妻女,想不起童年和人生经历,却可记起读过的每本书、杂志、连环画,听过的每首歌和看过的每部电影的全部内容。在重寻记忆的过程中,他从旧日一幅画像中,找回了自己初恋情人的印象。

别让我走Never Let Me Go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著Faberand Faber,2005年3月

日裔英国小说家石黑一雄的新作,以31岁的看护凯茜的叙事角度,回忆她与当年两个同学―――露丝和汤米在乡间寄宿学校的生活。他们与外界几乎完全隔绝,并被告知作为特殊的群体,他们如何与他人不同,且此生的命运已经注定。天大的秘密很久以后才被完全揭开,他们均系基因改造技术的实验品。

阿瑟和乔治Arthur & George朱利安・巴恩斯(Julian Barnes)著Jonathan Cape,2005年7月

有印度裔血统的年轻律师乔治受种族歧视所苦,终被诬告而坐监,他给丧妻之痛中的作家阿瑟发信求救,后者决定出手相助。在巴恩斯风格鲜明、文笔优雅的小说新作中,阿瑟乃福尔摩斯系列的作者阿瑟・柯南・道尔,故事也依据早已为今人忘却的真实历史案例写成。

星期六Saturday伊恩・麦克伊文(Ian Mc Ewan)著Jonathan Cape,2005年1月

1998年布克奖得主麦克伊文的小说新作。2003年2月15日,星期六,伦敦一位神经外科医生早早醒来,看见一架着火的飞机向希思罗机场飞去,他首先联想到恐怖袭击,因为英国正威胁对伊拉克开战。然而飞机只是一个预兆,医生及其家庭的命运将要永远改变。全书描写了主人公这充满焦虑、错觉和内心独白的一天。

漫漫脚下路ALong Way Down尼克・霍恩比(Nick Hornby)著Riverhead,2005年6月

除夕夜,伦敦一处自杀圣地,四个陌生人不约而同来此跳楼了断。一个要照顾残疾成年儿子的单身母亲,一个大政治家的千金,一个因诱奸少女刚出狱的前电视主持人,一个乐队刚散伙的音乐人,四个人谁都有跳楼的足够理由,但他们偶遇后,未死反倒成了朋友。很多人喜欢霍恩比的谐谑文风,本书照例不会让人失望。

迷爱地图Maps for Lost Lovers纳迪姆・阿斯拉姆(Nadeem Aslam)著诺普夫,2005年5月

英国一个被巴基斯坦移民称为“孤寂荒漠”小镇,一对因未婚同居而为移民社区所不齿,也使各自家族蒙羞的爱侣突然失踪。阿斯拉姆意欲以此展示巴国移民虽远在海外,仍力图保留原有文化传统的斗争,他们与在西方出生的下一代之间的文化对抗,往往以暴力收场。

扎希尔The Zahir保罗・科埃略(Paulo Coelho)哈泼柯林斯,2005年8月

巴西畅销作家保罗・科埃略的小说新作,已被译成42种语言,将在世界上83个国家出版――应该也包括中国。小说以强烈的自传风格,讲述了一个作家在当战地记者的爱妻不辞而别后的内省和追寻之旅。科埃略在书中解释说,书名《扎希尔》源出阿拉伯语,意指“显而易见,无法忽视”。

银鳍Silverfin查理・希格森(Charlie Higson)著Puffin,2005年3月

此为官方授权的007詹姆斯・邦德系列前传的首部,描写少年邦德在寄宿学校内的生活,并利用假期,与住在城堡里乱搞邪恶科学实验的大坏蛋,进行了他第一场拯救世界的恶战。书中虽无杀人如麻,灯红酒绿和半裸美女,倒也妙趣横生,让我们明白,邦德并非生来就是个杀人不眨眼的超级大特务。

典型的日子Specimen Days迈克尔・坎宁安(Michael Cunningham)著Farrar,Strausand Giroux,2005年6月

“典型的日子”出自惠特曼的自传书名,这部三段式的小说也以惠特曼的诗来加以结构。坎宁安依旧沿用其普利策奖获奖小说《时时刻刻》的创作手法,讲述同一地点(曼哈顿)、不同时代的三个故事。故事中甚至出现了自杀式炸弹袭击者和外星人,既时髦,又令人眼花缭乱。

洛厄尔书信集The Letters of Robert Lowell萨斯基亚・汉密尔顿(Saskia Hamilton)编Farrar,Strausand Giroux,2005年6月

20世纪的大诗人罗伯特・洛厄尔也是一位多产的书信作者。对待诗,他谨小慎微,甚至一再重写,不管这些作品是否已经流传多年。而在写信时,他总是一气呵成,笔随心到。从中我们可以听到洛厄尔内心深处的声音,眼前不再是他那令人敬畏的公众形象。本书厚达850余页,是今年夏天英美书评界热评的焦点。

没有国家的人A Man Without a Country库特・冯尼古特(Kurt Vonnegut)著Seven Stories,2005年4月

82岁的冯尼古特自1999年后出版的首本新书,他作为黑色幽默大师的风格再一次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表现了他对当代美国生活、艺术、政治和精神状态的敏锐观察,其语言时而愤怒,时而温柔,时而插科打趣。在这本文集中,收录了冯尼古特最近五年来所写的随笔和讲稿,以及作家本人亲笔所画的多幅插图。

未经删改:观点和评论Uncensored:Views & Re views乔伊丝・卡罗尔・奥茨(Joyce CarolOates)著Ecco,2005年3月

美国著名女作家奥茨出版的第九部非小说图书,收入她此前在《纽约书评》、《泰晤士报文学增刊》和《纽约时报书评》发表过的38篇书评和评论,其旁征博引,触类旁通的能力令人印象深刻,仿佛她博览一切。她既是笔耕不辍的小说作家,又是从不停止思考的学者,在40年的写作生涯之后,她仍然在告诫自己,要时刻留意作为书评家的职责。

包法利夫人的卵巢:达尔文主义文学观Madame Bovary's Ovaries: A Darwinian Look at Literature大卫・巴拉什(David P.Barash),纳尼尔・巴拉什(Nanelle R.Barash)著,Dell,2005年4月

海象怎么评价《伊利亚特》?大猩猩怎样解读莎士比亚?作为进化论心理学家,本书作者将答案归于“进化”。小说来自人类的想象,但虚构的主人公身上,也同样有着跟动物一样的生物本能。比如,奥塞罗就是为了与其他的男性(雄性)竞争。包法利夫人也不例外,其命运大多决定于她的卵巢。

黄金西部:好莱坞故事The Golden West: Hollywood Stories丹尼尔・福克斯(Daniel Fuchs)著David R.Godine,2005年1月

著名剧作家丹尼尔・福克斯关于好莱坞的小说、随笔和书信集,写作年代跨越半个世纪,从大片厂的全盛时代,到这座巨大的梦想工厂走向衰落。尽管他热爱好莱坞,却从未对此地光怪陆离的生活失去清醒的认识。福克斯是土生土长的纽约人,1937年到西部之前,已因三部描写纽约贫民生活的小说获有文名。大作家约翰・厄普代克为此书写了序言。

好奇的追寻Curious Pursuits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著Virago,2005年5月

两届布克奖得主、加拿大女作家阿特伍德30年来的随笔和书评集。自1975始,中间以1989年柏林墙倒塌和“9・11”事件为界,分为三大部分。年纪轻轻时,她已发现自己终生命定要受两样东西驱动:政治和文学。她立志当作家的时候,正是女权主义运动最为狂暴的十年,这些东西无不在她的人生和写作中留下烙印。

论《一九八四》:奥威尔和我们的未来On Nineteen Eighty Four: Orwelland Our Future格里森(Abbott Gleason),戈德史密斯(Jack Goldsmith),纳斯鲍姆(Martha C.Nussbaum)编,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

冷战结束了,在新世纪,《一九八四》是否仍然有意义?书中收录了多位著名哲学家、文学评论家、政治学者、历史学家和法律学者就此问题展开讨论的文章,从中可以看出,奥威尔的思想精髓仍然存于多个方面:审查制度、权力崇拜、仪器监督和男女关系等。

美国经典:个人尝试American Classics: A Person alEssay丹尼斯・唐纳休(Denis Donoghue)著耶鲁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

“经典”如何定义?一本书需时多久才可被判为“经典”?美国文学中有哪些当得起“经典”之名?本书作者试图通过分析五本他最推崇的作品――《白鲸》、《红字》、《瓦尔登湖》、《草叶歌》和《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来回答这三个问题。他还开列了一份“相对”经典的书目,其中所列作品虽非人人认同,却是一个多世纪以来,已在美国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著作。

女权主义的死亡:妇女解放斗争向何处去The Death of Feminism:What's Next in the Struggle for Women's Freedom菲丽斯・切斯勒(Phyllis Chesler)著Palgrave Macmillan,2005年11月

切斯勒女士是极负盛名的女权主义斗士和畅销书作家,也是第一个指出今日之女权主义面临危机的重要人物。她说,女权主义走进了死胡同,其中已无反对党派路线的自由思想家的容身之地,要想成为女权主义者,便必须反资本主义,反战,视宗教为父权制的化身。总之,女权主义运动已变得专制而令人压抑。

论废话On Bullshit哈里・法兰克福(Harry G.Frankfurt)著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当代文化的特征之一便是废话过多。大多数人对自己辨别废话和避免上当的能力都颇为自信,所以废话问题始终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我们仍未完全明白废话是什么,废话为什么这么多,其功用何在。正如作者所言:我们还没有关于废话的理论。这是知名哲学家所写的专业著作,却意外地成为今年上半年美国的畅销书。

厌倦的哲学A Philosophy o fBoredom拉尔斯・斯文森(Lars Svensen)著Reaktion,2005年4月

从未感受到厌倦的人是不存在的,但很少有人能说清它的由来。厌倦如何发生?它为什么,又怎样作用于我们的身体和精神?为什么我们无法克服厌倦?挪威卑尔根大学的哲学教授拉尔斯・斯文森,结合哲学、文学、心理学、神学和大众文化的成果,研究了人类厌倦的天性,从而触及了我们这个时代最为令人关注的问题之一。

《纽约客》全集:全美最佳杂志80年The Complete New Yorker Eighty Years of the Nation's Greatest Magazine兰登书屋,2005年9月

此非纸版的合订本,而是电子版。《纽约客》杂志自1925年创刊以来的全部内容,包括所有的文章、漫画、插图和照片,甚至广告,共4109期,50万页的内容,集成于8片DVD光盘内,且保持了印刷版的原貌,全彩色格式,可通览,亦可单页放大和打印,并附详细编目,以利检索。另附一本内容精选,作为电子版的图书伴侣。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