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挠挠“语文”之痒

2005-09-07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近几年,在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之中,中学语文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在变革旧有的“应试技术化”语文课程模式,强调语文的人文内涵和“立人”意义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收效。仅仅反映在语文教材和助学读物上,就让人感到面目一新。各种新式的“读本”,比如《新语文读本》、《走进经典》、《现代语文读本》、《新

人文读本》等,更层出不穷。选文上普遍地吐故纳新、脱胎换骨,为语文教育的改善和“打造精神的底子”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然而,随着读本的普及,那种以选文为中心,低调对待或者干脆抛弃语文学习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寄希望于学生通过直接接触语言材料来逐渐发展他们语文素养的理念,也很快传播开来。我觉得这里面并不是没有值得反思之处。首先,当某种或几种读本作为课外读物时,他们在语文素养上仅仅偏向文化传承,还可以被接受;可是当绝大多数读本一致发生这样的倾斜,特别是“以人文代替语文”的现象已经在教材和教学中形成气候时,对这样的偏向所可能导致的褊狭和遗漏,如忽视了听说读写等基本语文能力的训练,语文在培养学生现代思维中的作用,语言的社会应用等,是不是应该有所质疑和反省呢?其次,由于课程内容本就显得模糊,再加上对选文的功用没有说明,缺乏基本的引导,往往教师不知道教什么、怎么教,学生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教师们莫名其妙,学生们无所适从,在这种局面下,主动性变成了随意发挥,往往语文课上热闹非常,可最后到底教了什么、学了什么,大家却都很茫然。或许,一些天分或自学能力较好的学生通过类似自己“读选文”这样自然状态下的摸索体悟,还能逐步发展自己的语文素养;可是,对于更多数量在这方面资质或积累稍逊,需要在教材和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来提高语文素养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权利和要求是不是被忽视了呢?第三,读本把“学”的希望完全寄托在长期的熏陶、浸染上,可这所要求的时间、心境和专一度,在今天社会的条件下,多少有些脱离实际。其效率和效果,也实在还需要经过认真调查研究。

我承认,语文作为母语学习有它的特殊性,并且语文的实践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的确非其他学科可比,语文有不怎么可教、不太好学的方面,甚至有不必教的方面。但是,对不可言说的保持沉默,并不意味着对可以说的也要沉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