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日本当今网络小说第一高手的市川拓司早年供职于出版社,1997年开始在网络上创作小说,处女作《Separa鄄tion》在网上发表时,拥有12万读者。日本评论界认为,市川拓司的纯爱小说之所以引发阅读热潮,主要原因是
《恋爱写真》中文版日前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读书报记者近日通过出版方专访了市川拓司。
读书报: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在网络上发表小说的?反响如何?
市川拓司:1997年我在网上发表了《日本一周日记》和《VOICE》。一个月后被评为优秀主页,访问量暴涨,多的时候一天会来1000多人,就这样有了知名度。现在想来还觉得很幸运。从那以后,日平均访问量始终保持在1000多人。随着《VOICE》的连载,一些读者开始给我发电子邮件,告诉我他们阅读后的感受,于是越发体会到身为写作者的乐趣。我还记得,第一封电子邮件是神户的一个女大学生写来的,现在给我发电子邮件的仍是些20多岁的女孩子。
读书报:能不能介绍一下你开始创作小说的动机,或者说是机缘?
市川拓司:那时我27岁,妻子怀孕,不能出去工作,一个人在家很寂寞,我就在大学笔记上连日写了《VOICE》,送给她看。那是我的第一部小说。从时下的角度来看,我的开窍可以说是晚了些。
读书报:你在小说创作时最花费心思、最注重的是哪个方面?
市川拓司:文字、用词。故事情节的构思很简单,基本等同于自由联想,很快就能架构出来。最花费时间的就是文字的提炼。我一向喜欢赋予修辞性的文章,自己创作时,尤其是爱用隐喻啊、直喻啊,很耗费精力。此外,我很看重音韵美,尽可能使语句有韵味,这些都很费时费力。
读书报:《恋爱写真》的一开始就写“她惯于说谎”,这个开头给人印象深刻,怎么想到要这样开篇呢?
市川拓司:写这部小说前,电影公司本来说好的是我先写出剧本,等拍过电影之后,再把它充实成一部小说。我在忠实于原来剧本的基础上写作小说的时候,想到了电影中给人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从已经死去的她那里,寄来了信”,这本身就是女主人公编造的一个弥天大谎。所以,我觉得小说一开始就应该突出她爱撒谎这一点,于是就有了开头的这句话。
读书报:开始写时,有多少情节当时就已经确定了?
市川拓司:最初我和制片商讨论《恋爱写真》的时候,他们给我提出了四项要求,即“希望留下自己的名字、反映校园生活的故事、主人公酷爱摄影、结局发生在纽约”。有了这四个条件,那么我几乎不需要太深入的思考,只要顺理成章地写下去,就可以推出最后的结局来。所以,有这些既定的情节已经足够了。
读书报:小说以悲伤的离别而告终的,这一点是动笔之初就设定好了的吗?
市川拓司:不是的。关于“第一封信”这个情节完全是我在写作过程中才想到的。用女主人公的摄影展来做结尾也不是一开始就设定好了的,可以说是随着写作的不断推进,这个情节自然而然地便涌现在我眼前……
读书报:通过读《恋爱写真》这部小说,我觉得你的写作风格非常简洁明快,并充满了诗意。你认为呢?
市川拓司:比起一个以故事情节取胜的作家来,我更希望自己成为有独特风格的作家。我和许多人都说过,我希望自己的写作风格能够非常鲜明,人家只要看了作品开头几行或者第一页,即便不去看书名和作者名字,也能够马上想到“哦,这是市川拓司写的!”这是我渴望达到的境界。这样才能成为一名不可替代的作家。
读书报:这是否如同音乐,有时候只要一听,马上就会知道演奏者是谁,你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吧?即便是不同的人演奏同一首曲子,有时候也可以分辨出这首曲子到底是谁演奏的,在这个意义上,行文的风格是极为重要的。
市川拓司:在我看来,歌唱家的声音类似于文风。用乐器来比喻的话就是音色。故事情节则相当于音乐旋律。一个真正好的歌唱家,即使音乐旋律很平常,也会使人很想去听一听。依此类推,我觉得一个小说家如果文风非常吸引人,那么即便故事情节有些陈旧,但仍有可能引人入胜。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小说和音乐拥有类似的东西和共同的目标。
读书报:我也同意你的观点。阅读小说也是如此,比如说,即便是从作品中间开始读,也会觉得“啊――确实如此!”我感觉《恋爱写真》这本小说从头至尾都充满了魔力。我也喜欢那种不管读到哪个部分,都能够立刻被吸引进去的书。
市川拓司:这样的小说不是看过一遍后就可以丢到书架上再也不闻不问的,而是不管看多少遍、不管翻到哪一页都能看得津津有味。要做到这一点,就不要过分拘泥于故事本身,而可以采取把一个一个的小情节叠加起来的写法,把10个、甚至20个短篇小说连缀起来成为一部长篇小说,我想这种写作方法有可能创作出大家所喜欢的小说。
读书报:你的小说,尤其是这本《恋爱写真》,是否有你自己的影子?
市川拓司:是的。网络的出现让每个人都有了自我表现的机会,可以轻而易举地声张,自由度空前膨胀。我觉得网络世界中“个人”是最重要的存在。以“个人”的力量,改变别人的想法,抒发自己的力量,创作优秀的作品。回想以前没有网络的日子,“个人”的力量是多么微弱和无助。
读书报:听说你曾骑自行车环游日本一周,为什么会这样做?
市川拓司:这和我曾患有皮肤病有很大的关系。我从十几岁时就得了这种病,使我行动的范围大大缩小。我不能乘坐交通工具,最糟糕的时候甚至连家门都不能出。发病三四年后,自己渐渐习惯了,或者说去做点什么事情的可能性增大了,于是我想,如果骑自行车去旅行,就可以随心所欲,什么时候喜欢回来就什么时候回来,喜欢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停下来,这样我的世界不就广阔多了吗?于是我决定:好,那就让我看看自己的界限在哪里吧!当初,我根本没有想过要环游日本,而是抱着如果不行的话三天以后就回家的念头。我跟家人也只字未提要环绕日本一周的想法,仿佛只是去去就回来的样子,就这样出发了。
读书报:结果走了多少天?
市川拓司: 45天。
读书报:在小说方面,如果看看他国作家的作品,就会发现相互之间存在截然不同的文学,会令人十分惊讶。你觉得日本作家是否关注国外文学作品?
市川拓司:我经常感到日本人尤其容易忽略“多样性”这个东西,对和自己不一样的事物总是不容易宽容。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抛弃“自己就是标准”的想法,承认多样性,认识到“在多样性之中,我是这样的”为好。这样的话,我想人世间就会变得更加宽容平和了。
读书报:近年来,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岩井俊二的作品相继被引进中国,并受到中国广大读者的喜爱。你的小说《恋爱写真》也被日本评论界称为,将岩井俊二《情书》的余韵再度升华,被视为继岩井之后的一次恋爱奇迹。你怎样认为?
市川拓司:我不是村上春树,也不是岩井俊二,我是市川拓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