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沉香屑

2005-10-12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张爱玲小说的封面和人物插图

早期的张爱玲仿佛《倾城之恋》里的白流苏,晚期则有点儿像《金锁记》里的曹七巧了。虽然在她,无疑有比曹七巧更充足的理由对这世界刻毒。

《沉香》 张爱玲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

张爱玲后来出的集子《张看》、《惘然记》、《余韵》、《续集》等,均不如从前之《传奇》、《流言》整齐。印行这些书,作者多少有些勉强。一方面,自家已经放弃的某些陈年旧作,不断遭人发掘出土;另一方面,她还在坚持写作。这样两类性质的作品,在《张看》与《惘然记》中混杂在一起。《余韵》与《续集》虽然有所区别,一是“把从前遗留在上海的作品选出一本文集”,一是“另外自己1952年离开上海后在海外各地发表而未收入书中的文章编为一集”,但所收既有小说、散文,又有剧作,仍嫌零乱。身后他人所编《同学少年都不贱》,也是小说、散文与译作合刊。此种编法不能清晰展示张爱玲后期创作的实绩,就像《传奇》、《流言》展示前期创作实绩那样;而以小说或散文的成就而论,后来未必在先前之下。

现在《沉香》一书面世了,就中包括不见于皇冠版十七卷《张爱玲全集》的散文和剧作若干。仅就此点而言,它与上述《张看》等约略相近,所收录的也是作者不同时期不同种类之作。不过与其说这是一本张爱玲的新书,不如说是关于张爱玲的新书。构成全书四部分之一的一组张爱玲遗物照片,显然不是她的作品;而后人根据音像制品整理的《不了情》剧本,与出自作者之手的《一曲难忘》和《伊凡生命中的一天》也是两码事。所记录的人物对白未必与原作完全一致,场景和动作说明更系整理者添加,径署“张爱玲著”,不很合宜。不如将该篇与那些遗物照片一并列为附录,更其稳妥。至于《太太万岁》,张爱玲在《“嗄?”?》一文中说:“在联合报副刊上看到我的旧作电影剧本《太太万岁》,是对白本。我当时没看见过这油印本,直到现在才发现影片公司的抄手代改了好些语助词。”又说:“对白本一切从简,本就要求读者付出太多的心力,去揣摩想象略掉的动作表情与场景。哪还禁得再乱用语助词,又有整句整段漏抄的,常使人看了似懂非懂。”由此可知,流传下来的乃是被改篡过的简写本。但据本书编后记说,“《太太万岁》的文字剧本同样没有保存下来”,现在所见系“由香港科技大学郑树森教授根据电影上映本整理还原”。无论哪种情况,都不应该归在正文。――当然对一般“张迷”来说,大概正应了那句话:“世上但凡有一句话,一件事,是关于张爱玲的,便皆成为好。”以上所谈,或者近乎吹毛求疵罢。

《沉香》另收张爱玲散文七篇,电影和广播剧本三个,虽然先前零散看过,汇集一册,到底方便。张爱玲传世的剧本,此外《惘然记》里有《情场如战场》,《续集》里有《小儿女》、《魂归离恨天》,还有一部《南北喜相逢》,迄未收入集中。张爱玲的剧本,较之她的小说散文,较少受人关注。它们并非罗伯 格里耶《去年在马里安巴德》、杜拉斯《广岛之恋》那路繁复写法,作者独步一时的文采,不大看得出来。说来从事此项写作,多半还是为稻粱谋;因此少出手多少小说散文,想来令人惋惜。当然话又说回,在人物设计和情节安排上,剧本与她的小说总有合拍之处。张爱玲编了《不了情》,又改写为小说《多少恨》,自己形容说:“我对于通俗小说一直有一种难言的爱好;那些不用多加解释的人物,他们的悲欢离合。如果说是太浅薄,不够深入,那么,浮雕也一样是艺术呀。”大概可以移过来形容她的剧本,尤其是属于原创的几部。假如给张爱玲写评传,剧作无论如何应该单辟一章。

关于张爱玲的散文,从前我说:“少时不无深刻,老去仍重趣味,从张爱玲的文章中很难看出她年龄的变化。”几篇晚期之作,当时还没机会寓目。如今须得订正一下。她后来有些言语,早年作品中不大见到,譬如:“可千万不要给引起好奇心来,去买本来看看。薄薄一本,每章前后空白特多。奇文共欣赏,都已奉告,别无细节。”(《关于〈笑声泪痕〉》)“这使我想到,本人还在好好过日子,只是写得较少,却先后有人将我的作品视为公产,随意发表出书,居然悻悻责备我不应发表自己的旧作,反而侵犯了他的权利。我无从想象富有幽默感如萧伯纳,大男子主义如海明威,怎么样应付这种堂而皇之的海盗行为。……如果他们遇到我这种情况,相信萧伯纳绝不会那么长寿,海明威的猎枪也会提前走火。”(《续集・自序》)“五十多年后,有关人物大概只有我还在,由得我一个人自说自话,片面之词即使可信,也嫌小器,这些年了还记恨?当然事过境迁早已淡忘了,不过十几岁的人感情最强烈,得奖这件事成了一只神经死了的蛀牙,所以现在得奖也一点感觉都没有。隔了半世纪还剥夺我应有的喜悦,难免怨愤。”(《忆〈西风〉》)都流露出某种刻毒,与《流言》中的文章所体现的精明有所不同。打个比方,早期的张爱玲仿佛《倾城之恋》里的白流苏,晚期则有点儿像《金锁记》里的曹七巧了。虽然在她,无疑有比曹七巧更充足的理由对这世界刻毒。另一方面,晚年的张爱玲情感更其纯朴深厚,特别体现于《忆胡适之》、《对照记》中,这一点我从前写文章已经讲过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