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关系是人类文明最基本的传承形态和方式。先秦诸子百家的学问的宏扬光大,莫不有赖于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师生关系,《论语》、《孟子》以及《庄子》的大部分,莫不是学生纪录并整理的面对面师教生学的“课堂笔记”。长期战乱加上秦王朝文化法西斯主义的焚坑酷法,至汉初,先秦文献特别是儒家经典丧亡殆尽,中华文明
和谐的师生关系包括尊师重教、有教无类、爱生如子、师生平等、教学相长、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等。每逢教师节,人们都要缅怀这种种传统,赞美这种种和谐。这是节日的主题曲,是应像《生日快乐》那样,年年唱下去的。
但是,和谐是就大体而言的,更不等于无差别境界;和谐是人建立的,也要靠人来维护;和谐是历史的、动态的,过去的和谐不等于今天的和谐,不能与时俱进,就会失去和谐。因而,为了和谐,似乎还应关注一下不和谐。
例如,中国人以“师道尊严”为维系师生关系的第一准则,这原本是不错的。但强调过头,就会产生不和谐。孔子以“诲人不倦”、“谆谆善诱”垂范千古,可当樊迟请学稼、圃,他却大骂:“小人哉,樊迟也 ”冉求附季氏并为之理财,夫子更是火冒三丈:“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樊迟却要务农;孔子只讲仁礼不讲财利,冉求却去帮助违礼的老板理财;这是关乎“师道”的大是大非问题,“道不同,不相与谋”,夫子能不发火吗 但是,“师道”未必就是真理,务农经商也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道,有何不可 如果孔子对师道尊严的维护导致我国传统教育轻视体力劳动和商业文明的重大失误,这个代价也太大了
过去的中国,每个家庭、学馆和书院,都把“天地君亲师”五个大字供在神龛中,“师”被尊为五大权威之一。这固然反映了全民尊师的真诚,但也产生了绝对化的偏颇,师道尊严变成了神道尊严,“师”的谬误和愚昧也享有了神圣不可侵犯权。历史上不少自以为独得孔孟真传的名师大儒,都把自己掌握的道理和知识看成了绝对真理,广招门徒,党同伐异,形成了学阀风气。其严重后果,是扼杀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带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复性、保守性和滞后性。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学术演化呈现一种“虎头蛇尾”态势,如先秦以后再也没有出过老、孔、墨、孟、庄、荀、韩,又如历史上每个学派兴起时都有一两位真才实学的开山大师,而其后继者则每下愈况……究其根由,无不与师道尊严的绝对化、神圣化有关。五四前后,提倡师生平等,形成了“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风气,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文化大师。近年来,人们惊呼“学界无大师”、“文坛无泰斗”……其实更应该惊讶的是听不到、看不见学生挑战老师的声音和风景。
历史上另一个极端是学生的蔑师甚至灭师。唐代的开放的后生就十分了得,一个个自以为无师自通而“耻学于师”,甚至闹出了“今之世不闻有师”没有人敢做老师的局面。才名贯天下的柳宗元不得不一再声明“不为人师”,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硬着头皮“抗颜为师”,也终于落了个“狂”的骂名。韩愈写了《师说》,苦口婆心地讲了许多尊师重教的大道理,其中有句名言:“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今天的我们从中读出了师生平等、教学相长的意思,其实在当时的语境下,只是一个平息“耻学于师”风潮的折中性辞令,无异于承认了师道无尊严。历史进入文化大革命,这句话更被创造性发展为“弟子绝对胜于师,师一定不贤于弟子”。于是乎,“造反有理”,千百万大、中、小学生被鼓动起来,开展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灭师运动,师道尊严的荡然无存,其对中华文明传统的严重破坏,是几代人努力奋斗也难以修复的。
师生关系既然是人类文明传承关系,就本质而言,它具有全民性、独立性和崇高性。但它并非建立在真空中,而是与其它社会关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传统教育目标是“学而优则仕”;由此就产生了“仕而优则师”的游戏规则,秦始皇还规定“以吏为师”,师生关系先天地受着官本位思想的支配。还有一点,师生关系往往是政治结盟的预演、雏型或标榜。唐中叶的“耻学于师”的风潮,恐怕就起源于皇帝和有司对韩、柳这些大师们的政治上的排斥。这只要读一读韩愈的《进学解》中关于太学生们嘲讽韩愈那一段,就可窥知一二。纵观历史,政治清明时,师生关系往往比较和谐,政治黑暗时,师生关系也就乱七八糟了;政治干预少一些,政治集团少掺和些,导向上比较尊重教育的全民性和规律性,师生关系也会相对和谐些。例如这些年来,政治比较清明,提倡“尊师重教”,被文革严重破坏了的师生关系就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传统的思维模式如官本位之类的影响依然存在。某学院举行校庆大典,在主席台上就坐的都是当了部长、厅长、处长的学生以及腰缠万贯的大款,所有布衣教师包括八、九十岁学贯古今的老教授和名博导一律平等地坐在台下冷板凳上聆听官方教诲。当然,这是小事。但连这样的小事都渗透了官道尊严,还谈什么“尊师重教”?
在中国教育史上,教师素有“安贫乐道”的清誉,很少听说有贪财收贿之类的故事;学生对老师,也多以精神“孝敬”为主。孔夫子首办私学,规定了“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学生交纳一束干肉,他就尽心教诲。这怕是很低的一个学费标准,因为就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颜回都交得起。而他和颜回的情谊,却堪称师生和谐的最高典范。但是,经济毕竟是基础,“穷教书匠”的贬称,“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儿王”的怨声,富贵东家对坐馆先生的“奴仆视之”,以及大量贫寒子弟的投师无门……也反映了“孔方兄”缺位对师生和谐关系的严重破坏和干扰。近些年来,社会转型,知识增值,教师的经济待遇大有提高,教师心情舒畅、工作精勤,学生热爱学习、崇敬老师,为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撑。遗憾的是,市场法则介入教育,特别是教育产业化思路流行后,有人把师生关系也来了个商品化,异化为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和相互利用关系。有些中小学教师,上课留一手,逼使学生额外花钱来上他的课余补习班。有些教师在“自行束以上”的“以上”上大做文章,无节制地收受学生“孝敬”的财礼。有位博士后以为摆平导师就搞掂一切,果然临出工作站时,得到了导师的保驾护航。谁知上级主管部门不买账,查出了他在站两年内连一篇达标论文都未写出来,他的关系学也终于宣告失灵。事实告诉我们,拜金主义及其派生的实用主义对师生关系腐蚀的直接后果是:在当前的硕士、博士、博士后庞大队伍中,南郭先生越来越多。而精英阶层的伪劣化和低能化,则意味着民族文化的泡沫化,难以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为了和谐,应该正视不和谐。正视了不和谐,才“和”有目标,“谐”有方向。因而在听取和谐颂歌时,也应听取不和谐的逆言,此之谓兼听则明也。但愿我的这番与“时调”不和谐的小言,能得到宽容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