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战士的心情,灵魂的乐章

2005-10-12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阳光三叠》郭洪林著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

军旅业余作家郭洪林,是个写作上的多面手,他对诗歌,散文,报告文学都有浓厚兴趣,笔耕甚勤,多年坚持下来,

收获颇丰,便有了我们面前这部厚厚的诗文合集《阳光三叠》。“阳光三叠”恐怕是从“阳关三叠”演化来的。王维著名的乐府诗《谓城曲》被谱了曲演唱,最后一句“西出阳关无故人”重复三遍,荡气回肠,极其动人,故有“阳关三叠”之美称。郭洪林把他的书叫“阳光三叠”,除了标明它是由诗歌,散文,报告文学三种文体合成的之外,也还包含着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有一唱三叹的感染力量。读了这部书,我进行过比较,发现郭洪林对三种体裁样式的把握虽各有特点,但仍以诗歌最为得心应手,成绩也更突出一些。

一般来说,部队业余作者的创作,因为受强大革命文学传统的影响,有的人容易习惯沿着现成的路走,往往陷入模式化,视野比较窄,跳不出原先的审美格局。出乎我意料的是,郭洪林的创作几乎换了一副面孔。他多情善感,似乎对万事万物都有兴致,他歌咏的对象除了军营,还有更为广大的空间,举凡生命,时间,意志,生死,自然,四季,河流,花朵,月色,秃树,沙漠,无不收入笔端,而爱情在其中占有重要位置。这说明,我们的战士的情怀,是随着新的历史语境,发生了极大变化。另一方面,我同样有点出乎意料的是,部队业余作者大多崇尚阳刚风格,格调阴柔的少。但郭洪林在相当一些诗作中,表现出敏感,细腻,温柔,纤巧,甚至感伤的情调。他对美有比较敏锐的感受力,善于捕捉细节,注重色彩感,甚至于说他有唯美倾向都不算过份。这对一个地方作家无所谓,对一个部队的业余作家,就很是奇了。我想这是正常的,我们应该理解并习惯。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世纪,我们对战士的心情,爱好,艺术感觉应有更宽更丰富的理解才对。

且看他的一些诗作。他这样写冬春之交的景致:雪是一片片晶莹的瞳孔/用无数注视的目光/潮湿了田野的春情/在湖面上还游走着风的冷/把荡漾了一年的光景/展成一张清澈的静。他这样写“浅笑”:一个拒绝的眼神/叫久久的期盼严重缺氧/低低浅笑流过细敏神经/击溃几十年的坚守。他有一首诗叫《心情》,全篇用季节的转换来隐喻爱情和心理的变化,比较有味:沉静的冬智慧地去了/把爱递给童话/春就闪着笑容在树间歌唱/空气就浮游着绿了/刚刚丰满的情致/还没有美个够/就被逼婚的夏天拥抱/以身相许出火热恋情/激烈过后是秋的果实/望着,望着/心里流出人生的激动。事实上,这也是可以比喻为人生过程中。他的有些极短小的诗,像聚焦镜头,突出某种物象,值得一读。如《局部》,只有七句:绿树丛中/一个灰色树干仆倒/在枝叶繁茂的怀抱/瘦掉皮肉的骨骼/裸露出孤独的狰狞/成为树们/明天的寓言。这实际是在写死亡,写早逝者,或不幸者,可谓意象森然,含着哲理。

我想不必再引述下去了,我们会感到他的诗里有一部分很婉约。还能感到他学习过不少五四以来的新诗,某些句子,会让我们蓦然觉得像是从汪静之,戴望舒,徐志摩那里移植或演化过来的。事实上,豪放与婉约并不是不可以存在于同一个作者身上。郭洪林的诗里,也有一些并不婉约,直陈其事,现实感强,关心弱势群体,表现了阳刚的战士情怀,有些诗还有口语化倾向。例如《呻吟》是写进城打工的民工的,节奏铿锵,带着强烈的不满和倾诉性,但是,必须看到郭洪林的创作还处在摸索阶段,没有形成稳定的审美取向,他是游移不定的,见到什么想到什么写什么,诚然,创作确实需要自由感,但缺少精心提炼,深入开掘,满足于业余爱好,毕竟是不够的。郭洪林已经取得不错的创作成绩,但我仍希望他更上台阶。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