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先生以精湛简洁的文笔,为读者打开了从希腊古典一直到现代、后现代的艺术长廊,展示它们美仑美奂的图景,和悠远宏阔的精神世界。
我们的古人读书作文写诗,多不重逻辑推理,而是讲究“天人合一”的意趣,注重参悟与写意。比如《红楼梦》中,贾家要败了,过中秋节时,史湘云和林黛玉在凹晶馆联诗,有“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佳绝之句。生存的痛苦虽然是巨大的,但是写下来,却并非严谨缜密的“悲剧的诞生”,而是一幅水月花鸟的淡淡写意画。这应该是我们祖先的习惯,它生成于汉语言,成长于独特的生存与思想环境。
近代以来,西学渐重。越来越多的作家、诗人、学者在西学的理性与逻辑里找到了自己的写作依据与思想动力。较早有王国维,后来有宗白华和朱光潜……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毕竟是一群中国人在思想,在写作,尤其在早期,他们最基本的知识与思想基础是由国学构建的,国学几乎是血液存在于他们的生命里。于是,一方面是《红楼梦评论》,另一方面是《人间词话》;一方面是《悲剧心理学》,另一方面是许多点评参悟的随笔……传统与西式的治学路径并存于一身,具备双重的精神基础,是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共性,也是必然的困惑与选择。对于他们来说,西学与传统,一个是民族的现代启示,一个是早已存在的精神家园。超越固然需要,然而很多时候,流连于家园却更是人的精神本能,更具有一种温馨亲切的美感。
“美学散步丛书”就是这么一套温馨亲切的丛书,给人以精神家园的感觉。第一批推出的四本,分别是编自宗白华先生和朱光潜先生随笔集的《西洋景》、《天光云影》、《无言之美》,和当代学者胡晓明先生的专著《万川之月――中国山水诗的心灵境界》。
丛书之所以取名“美学散步”,原因有二:一,丛书大致都是谈“美”的问题,已经和即将推出的近十本书,不仅有在西方绘画和雕塑中的“散步”,也有在中国园林、中国诗词、中国彩陶以至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散步”,内容涵括到古今中外的物质与精神美学;二,丛书中各本的意旨,不在于构建完整的美学理念体系,而是在美学丛中的“散步”,选取古今中外各类艺术作为观照对象,有沉思,有点评,有参悟,也不缺逻辑的理性,总体来说是对“美”的写意的呈现。正如此丛书代总序宗白华先生的“美学的散步”所言:
散步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行动,它的弱点是没有计划,没有系统。看重逻辑统一性的人会轻视它、讨厌它,但是西方建立逻辑学的大师亚里士多德的学派却唤做“散步学派”……
散步的时候可以偶尔在路旁折到一枝鲜花,也可以在路上拾起别人弃之不顾而自己感兴趣的燕石。
无论鲜花或燕石,不必珍视,也不必丢掉,放在桌上可以做散步后的回念。
《西洋景》选取宗白华先生关于西方绘画与雕塑的随笔结集而成。宗先生以精湛简洁的文笔,为读者打开了从希腊古典一直到现代、后现代的艺术长廊,展示它们美仑美奂的图景,和悠远宏阔的精神世界。书中更配以百十幅彩色插图,让读者能更直观地理解“西洋景”的无限美妙。
《天光云影》则是选自他关于中国传统艺术包括绘画、书法、建筑、戏剧以及艺术理论的随笔,由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朱良志先生编选。朱先生本人艺术造诣精深,对宗先生的文字更别有一番体味。该书文字之优美正如他在“编者后记”中所言:“先生为人为文都推崇清洁的情韵、高逸的精神,所以读先生的文章扑面而来的是一片通透,犹见燕舞飞花,犹历天光云影,有雪涤凡响、棣通太音之妙。”
《无言之美》是朱光潜先生的美学随笔集,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彭锋先生编选。内容涉及美、艺术作品、审美经验和审美教育等基本问题,展现朱先生的穆然深思、悠然遐想。
《万川之月――中国山水诗的心灵境界》从新的角度读解中国山水诗歌,山水与民族文化的千年诗心融为一体,揭示了山水诗歌中精妙的审美情怀。
文字之优美、情怀之高逸是“美学散步丛书”的总体特征。但更具特色的是,这是一套插图书,根据不同的内容,每一本都配有百十幅优美的图画,或是西方绘画和雕塑名作,或是中国传世的山水、花鸟、人物画……诗画相通,作者们深厚的学识,让他们写下的文字如诗美妙,编者对插图的选择与配置也颇具眼光与悟性。
总之,这是一套充满“散步感”的书,让你的视觉散步,让你的心灵散步。宗、朱二位先生的诸多随笔美文,不仅仅是他们的写作方式,更是他们面对世界的方式――在他们的随笔里,流淌着的是深刻的参悟、浅淡的写意,是严谨的逻辑到来之前的从容与深情。这不正是千百年来中华文化面对世界的独特方式吗?它也必然流淌在后来人们的心灵里。因此,我们依然需要这种温馨的写作与阅读方式,在安静的夜晚,在灯下,捧起它,有如回归家园,感受一缕熟悉而温暖的注视。此为这一套“美学散步丛书”之产生的初衷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