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有一搭没一搭地澹然老去

2005-10-12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李君维

9月,张爱玲辞世十周年前后,魂兮归来:先是出版了纪念集,接着一篇佚作被宣布发现;李敖人兮归来,给北大图书馆和法源寺藏经阁均题字“人书俱老”。

这两

则“海外行客”的消息,本来没有关系,却让我联想到一个人、一本书:上世纪40年代以东方??的笔名写小说,取材、文风承续张爱玲,被视为“张派传人”的李君维先生(另外,他是炎樱的同学,与张爱玲见过面,当时就写过评说张爱玲的文章)。今年3月,岳麓书社的“开卷文丛”收入了他的第一部散文集:《人书俱老》。

我先前并不怎么了解李先生――毕竟,他50年代起迁居北京,成了电影刊物编辑,在文坛销声匿迹数十年;其小说旧作被学者注意、肯定,也只是近十来年的事。但却喜欢这本《人书俱老》,一来固然是因得悉他与张爱玲的因缘,二来,则是为了这个书名――曾在一本闲章印谱中见吴昌硕刻过此四字,颇为赏爱。

经向网友请教,得知“人书俱老”的出典应是唐代书法大家孙过庭的《书谱》:“若思通楷则,少不如老;学成规矩,老不如少。思则老而逾妙,学乃少而可勉。……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是以右军之书,末年多妙。”这里,“书”是指书法,“老”是指老成、老到、老练、老辣。

然而,我们就取常用的字面义项,释“书”为书籍,“老”为苍老,那意思也很好。李先生和此书编者严晓星(是他首议此书名)就是这样用的,且看李先生《跋》所述:“书名《人书俱老》,似有沧桑之感,感叹之意,其实不妨看做仅仅叙述事实。……书伴着我老了。书厮守着我,相依为命。在暮色苍茫中,我们有一搭没一搭地在聊些什么。”

――我于朋友,乐于快心长谈,却也很欣赏“有一搭没一搭”的交往,忽而天外飞来一两句好言语,忽而转接另一话题、甚至遁迹别去。没头没尾的,却正是人生多歧这一现状中的飘洒情味,总也是但求会心。而李先生则将这种“有一搭没一搭”的情状移于人书之间,亦极是贴切的佳喻。(此语亦为本书编辑所赏,被印在封面上)

李先生在这篇《跋》中谈读书写作的态度,还有几处也为我所喜:

他先引陶潜“好读书,不求甚解”,说五柳先生,“读书已是他生活中的一种追求、一种寄托……似乎无意当穷经皓首的学者”,表达自己对这种但求会心、潇洒飘逸的境界的向往(集中又有一篇《“不求甚解”我见》)。次引郑板桥“有些好处,大家看看,如无好处,糊窗糊壁,覆瓿覆盎而已”,表达自己对待文章的“淡泊人生的态度”。进而再自表写作的意义:文章“发表后有时引起一点回响,由此结识几位新朋友,总会令我兴奋一阵。以文会友,自娱娱人是人生一种乐趣。”――以上三层意思,大致上也是我读写之所取。(承严晓星兄雅意作伐,得李先生赐赠此书,随书有七月七日短札一通,当中也说到:“以文会友,不亦乐乎。”)

全书内容,分为“师友记”、“书回味”、“看戏文”3辑,收文43篇(附录两篇),怀人忆旧,大都为20世纪后期的近作。作者是民国文坛中人,写作并交游,皆是我向所倾慕的旧时“风气”;见闻与文笔,自有昔年风流,可赏可传。

当然我也同意一些朋友的惋惜、批评,说那些80年代之后的文章,似乎不如其旧作之神采风华。但网友泌之洋洋说得很对:“我读此书,看到的是一位老人在叙说前尘旧梦,甚至即使他写的是最近的人和事儿,也都有一种《金锁记》似的调子……其实这样也很好。……老来自有老来的韵味。”

而我要补充的是:对这样一册老人散文,我们难用“学者治学严谨……逐字逐句咀嚼”(作者《跋》中指陶潜“无意当”的学者风格)之高度来要求。或有老颓,确是“事实”,不必“感叹”;“如无好处”,就只当又结识了一位“出土”的老人吧。他与书“有一搭没一搭地在聊些什么”,我们读之,也就是与老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闲闲散散,“不求甚解”。

――“其实这样也很好”。

本文开头说到两则于李君维先生暗合的9月消息。世事真像张爱玲《金锁记》的结尾:那些尘封在岁月中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宣布发现张爱玲佚作《郁金香》的学者,马不停蹄又发掘出李君维自己都忘记了的一篇旧作。《中华读书报》载:“……9月16日晚,李楠把从旧报纸上复印的小说《补情天》送给老作家,9月17日,作家本人即向李楠确认,这部小说确是他的作品”,“老作家见到自己56年前的作品十分激动,称自己又找到失散多年的一个‘儿子’。”

那么巧,我收到李先生就写于9月17日的来信,所谈大都是他关心的故人:问大陆版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张爱玲一章的删节情况,嘱我将港版该章复印给他;谓赞赏张爱玲的“不赞成唯美派”;说日前应邀参加一个关于张爱玲的座谈会,“作一简短发言,好像还受到欢迎。这是偶一为之,其实我不习惯出现公众场合,仅喜二三知友随便聊聊。”以及其他琐话若干。―――就是没提到他当天的“认子”。

也许,是因为老先生知道我能看到报纸;也许,是出于老一辈人的谦逊。但我更愿意理解为,这正是他那种“淡泊人生的态度”之反映。――读他为《补情天》写的《认子后记》,原来他甚至连自己早年曾写过《张爱玲的风气》那样重要的文章都也淡忘了。这当然也不仅是老年记忆问题。来信道及在座谈会上发言那段话,是可作其人的一个写照的。

如是,“人书俱老”中那个“老”字的另一意义,李君维先生也完全当得起:一种融和贯通的澹泊化境,不完全是为文的,更是为人的。

我们听他“有一搭没一搭地”“随便聊聊”,得以看到一个“人”,是比起“文”――他书中的文字、史料,要更有价值的,我认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