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随着专门学术机构的组建和研究团体的成立,口述历史的影响在更大范围内得以体现,出版领域也出现了大批自觉运用此种方式的图书。
口述历史在今天有着热化的趋势,无论是专门的历史研究领域还是其他相关学科,采用口述的方式重现历史真实面貌成为一种潮流,《北京青年报》曾连
口述历史图书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人为主,围绕个人生平展开枝节脉络,这又可以分为自述和他述两类;一类以事件为主,围绕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对多人进行采访,从中洞悉历史真相和发展规律。
口述人生:风雨散尽,情性自得
传者自述型口述历史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在于传主自身年岁已高、同时对于历史演变发展有着相当的影响力,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记录研究者问题设定的引导,展现记录对象的风雨人生。《启功口述历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启功口述/赵仁?章景怀整理)、《胡适口述自传》(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胡适口述2唐德刚注)、《沈从文晚年口述》(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沈从文口述2王亚蓉编)、《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熊向晖著)、《吴德口述――十年风雨纪事》(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版,朱元石等采访整理)等书可以说是这方面的代表。其中《启功口述历史》是启功先生第一次出自传,这部口述传记反映了在时代的大变革中,一个没落皇族子弟独特而艰辛的成长经历和一个独具潜质的青年逐渐成才的过程,既有个人名姓之来龙去脉,也有求学拜师之意趣逸事,同时不乏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伉俪欢谐。在启功先生去世后,《启功口述历史》又整理修订,及时地推出了精装版。
“口述传记”丛书是此前问世的同一类型的口述历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包括《风雨平生――萧乾口述自传》、《小书生大时代――朱正口述自传》、《带翅膀的摄影机》等4部(1999年版),同样很有影响的还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口述自传丛书”,包括许福芦的《舒芜口述自传》、刘延民的《文强口述自传》和蔡彻的《黄药眠口述自传》等(2003年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中国人自述丛书”(包括《冯友兰自述》、《留德十年》、《在出版界二十年》、《我生有涯愿无尽》等4本,2004年版)是目前正陆续出版的一套自述型口述史。
众语喧哗:其声各异,其人自立
第二种以人为主的口述历史则带有了更大的客观性,被记录者因为有了多个角度多个层面的切入,从而增加了立体感和丰富性。最近出版的有《生死存亡的关键――重大历史事件亲历者讲述陈云》(新世界出版社2005年版)、《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慈禧曾孙口述实录》(金城出版社,2005年版)。《生死存亡的关键》以口述历史的形式多视角展示了陈云的胆识智慧、党性修养和人格魅力,带领读者走进一代伟人的内心世界。《太平湖的记忆》 海天出版社,2001年版 一书则是作者傅光明和郑实夫妇对于老舍之死真相的近乎于《罗生门》似的解构。在对与老舍之死有着不同关联的人们记忆的钩沉中,作者试图解开历史之谜。类似的还有《摇荡的秋千――是是非非说周扬》(李辉,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等。
正如汤普森对口述史的见解,“它给了我们一个机会,把历史恢复成普通人的历史,并使历史密切与现实相联系。口述史凭着人们记忆里丰富得惊人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描述时代根本变革的工具”,通过一个个处在平民视角的回忆,围绕着这一个个重要人物的历史风云逐渐变得明朗、清晰。
阔谈历史:俯仰索询,世事洞明
第二类口述历史是对于重大历史事件的集体性回忆,这种回忆既有浓重的共性色彩,同时也会因为口述者个人身份、阅历、素养、性格的不同而闪耀着独特的个性光芒。
山西人民出版社的《山西抗战口述史》(2005年版)就是生活在山西这片土地上的老人对于八年抗战的历史回忆。“山西抗战口述史”课题组负责人、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孙丽萍接受采访时强调,相比于以往某些史书撰写的干涩,用口述方式反映抗日战争的历史更能突显那种真实感和残酷性,更能激发读者对于那段历史的探究之心和体会之意。身经这段历史的人已有不少不在了,所以要“选择各方面有代表性的人物,为他作口述历史的记录,这等于是抢救了历史”。冯其庸的这番话,恰恰说明了这样一本抗战血泪史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一百个人的十年》(冯骥才,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的修订再版、《中国知青口述史》(刘小萌,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谁宰了我――一部叛逆文化的口述秘史》( 美 麦克尼克,花城出版社,2005年版)等也可以说是这方面的代表。《十六位旗人妇女的口述历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版)实际上涉及到两个群体性领域,一是满族生活状态的反映,一是妇女命运的关注,通过这样非全民性、区域化的生活群体的口述,记录下的历史相对而言更具有史料价值和人类学意义。
理论架构:初具轮廓,尚待建设
作为一种史学研究方法,口述历史研究早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与门类,尤其在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等社会学科中应用得更为普及。现代口述历史学理化、规范化发展的命题也越来越急切地摆在了专业研究人员面前,而这方面的理论架构还有待完善,《过去的声音――口述史》(保尔・汤普逊,覃方明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是较早翻译到国内的口述史理论论著,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与历史对话:口述历史的理论与实践》(杨祥银著,2004年版)是目前国内最早的一本系统阐释口述史学基本理论的专著,而《中国口述史的理论与实践》(周新国主编,2005年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则是近年来国内口述历史研究的理论汇总。
当然,在国内口述史学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相当的问题,温儒敏教授在谈到此点时指出必须要注意两点问题,“首先是对记录整理者的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不仅要有相当的学术修养,同时还必须要对传主的生平概况熟悉,否则如果传主的记忆出现短路或者偏离就只能导致史实的失误;其次既然是口述就一定要保留个人口述的风格,口述历史同个人传记、回忆录比较起来,最可贵的就在于它的原生态性,口气、表情、心情、状态都要从中有所体现,太清晰、太条理、太漂亮、太干净的整理未免有买椟还珠之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