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瞬间十年角色嬗变

2005-11-02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10月19日在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开幕第一天,著名的Bookseller(英国的书商周刊)的头版头条就是china on world stage(国际舞台上的中国),这则新闻中的主角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在19号、20号举办的“‘对外汉语出版

工程’海外合资公司备忘录签字仪式”、“《汉语世界》首发式”、“‘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传播’中外专家研讨会”、“外研社与牛津大学出版社共建英汉词典语料库签约仪式”等四个活动吸引了本届书展的众多眼球。藉此,外研社精心酝酿的“对外汉语与文化出版战略规划”也正式拉开了序幕,此举意味着外研社的出版战略将发生重大调整,对外汉语出版在其整体布局中正日益彰显。

借船出海走出去

从有关部门上报给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资料显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超过3000万人,有100个国家的2500余所大学和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设了汉语课程。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考点遍布世界五大洲。针对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逐年大幅增加的这一历史机遇,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和教育部有关领导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走出去”战略。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计划通过中外合作的方式,在全球开办100所孔子学院。这一契机为对外汉语图书市场的拓展提供了大有可为的机会。

经过初步调研与讨论,外研社于2005年初制定了“对外汉语与文化出版战略规划”。该出版规划共分为15大系列,累计近2000个品种。外研社计划每年投资1千万,10年陆续投资1个亿,在图书出版、汉语培训及网络信息服务领域积极探索汉语产业的国际化之路,切实推进汉语的国际推广工作。

为进入国外主流社会,外研社制定了“借船出海走出去”的商业战略。凭借与国外众多知名教育出版集团的合作伙伴关系,外研社积极探索新的国际合作模式,寻求全球营销渠道,实现产品的多元化和本土化。经过多次友好协商,外研社与培生教育集团、麦克米伦教育集团决定成立“对外汉语出版工程”海外合资公司,将外研社的对外汉语出版资源与国外先进的管理运营模式和销售渠道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整合,希望凭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化手段与商业模式,真正将“走出去”工程做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产业。合作三方将优势互补,在对外汉语教育市场上共同投资、共同开发选题,发挥各方优势,互惠互利,实现双赢。把汉语和中国文化推向世界。同时,三方也可以相互制约、完善,外研社的外方合作者戏称:这就像一个“三个人的婚姻”,也可以很完美。

5年、500万、47个国家

“借船出海走出去”战略转移能否成功,庞大的战略计划能否实现是一件拭目以待的事情,外研社在海外试水对外汉语图书市场能否像它在国内抢滩外语图书市场一样成功,都还是一个未知数?10月19日下午,外研社与凤凰卫视欧洲台联袂举办的《汉语世界》首发式获得的热烈反响为这个未知数打开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这套综合性多媒体汉语教程创意于1999年,5年多时间投资超过500万,已完成英语版、法语版、德语版、西班牙语版的录制。它以美籍华人姑娘马丽在中国学习、工作、生活、旅行的经历为主线,通过50集短剧的方式帮助外国人学习基本的日常生活汉语,同时了解中国文化和汉字文化常识。这套教程的特点是把语言与文化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寓教于乐,轻松学习汉语。教程尚未出版就已经引起国内外多家传媒机构关注,凤凰卫视欧洲台率先取得播出权。不久,该节目将在欧洲47个国家和地区同时播出。

首发仪式上,国外汉语教学专家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和思考。从事汉语教学20余年、来自海德堡大学汉学系的斯帕尔教授在看到这套教材后感慨良多,他认为长期以来国外汉语教学手段单一,资源匮乏,特别是缺乏内容生动活泼、时代感强的立体化教学资源,这无疑影响了汉语学习的效果。《汉语世界》的出版并在欧洲播出无疑将对国际汉语教学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外研社展台上其他的《经理人汉语》、《今日汉语》和《新世纪经贸汉语》等系列教程在展会的尾声也几乎都被当地的汉语学习爱好者买走了。真有那么多人学汉语?!他们在学习中获得了怎样的乐趣和机会,又遭遇到哪些瓶颈?

10月20日由外研社举办的“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传播”中外专家研讨会为对外汉语读物的产需双方提供了一个沟通的机会。

贸易基础上的商业模式

自2003年始,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德国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德国在欧盟之外的全球第二大贸易伙伴。德国则连续近30年成为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德贸易关系的不断发展为“汉语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据中国驻德使馆公开的资料显示,德国目前有20所大学设有汉学系,50所院校开设了汉语专业或中国问题研究专业,108所中学开设了汉语课或汉语兴趣班,138所成人业余大学也举办各类汉语学习班,以上各类汉语学习者的总数近2万人。研讨会邀请了来自中国和德国的汉语教学以及文化传播方面的专家学者就“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传播”这一话题进行专题讨论。德国著名翻译家、波恩大学汉学系主任顾彬教授,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副会长、德国美因兹大学应用语言学院院长柯彼德教授,德国海德堡大学汉学系顾闻教授等分别从语言教学和文学翻译与传播等不同方面做了专题报告。

柯彼德教授发言的题目是德语地区汉语教学的发展与问题。特别提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对策。顾彬教授长期从事中德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对汉学特别是中国文学有着很深的造诣,曾多次应邀在中国的大学演讲。他在题为“中国文学在德国的翻译与传播”的报告中,高度评价了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重要影响和贡献,对新时期中国文化向国外翻译、传播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海德堡大学汉学系顾闻教授则从汉语国际化角度提出“汉语教学与教材本土化”问题,为外研社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并就如何利用中国国内资源,结合各国具体情况,有效组织好本土化教材编写提出自己的设想和方案。

专家的意见与外研社“对外汉语与文化出版战略规划”中的部分战略不谋而合。外研社在其规划中将产品与目标读者细分为4类:对外汉语主干教程,涵盖海外华侨后裔和零起点读者群;专业类目标读者群,涵盖经贸、法律、中医药等;对外汉语工具书;对外汉语读物。四类对外汉语读物均为多语种版本。

在法兰克福主持了四个发布会的外研社李朋义社长与国际同行进行了几天的交流后,深有感触地说:“现在的汉语推广与过去有了质的区别。现在中外双方操作的商业模式是建立在贸易基础上的,合作伙伴利益均沾才能更大地拓展市场。虽然盈利还比较遥远,但对这个市场我们有足够的信心。”

勇敢的心

李朋义说:“20年来,我们大批引进国外出版物,为国人看世界打开了一扇大门;未来20年,我们一样要把中国出版推向世界,为外国人了解中国亮开一扇窗。这个‘对外汉语与文化出版战略规划’是外研社“十一五”规划中的重大战略项目,它预示着外研社重大的出版战略转移。如果说外国人进军中国市场需要politics(政策)、partnership(合作伙伴)、price(定价)、print-run(印量)、patience(耐心)这五大要素,中国人进军海外市场也必需具备世界眼光、操作实力、贸易模式、外国文化和外国语言,这些我们完全具备。”

十年前,同样是在法兰克福书展上,李朋义与全球最大的出版集团哈考特集团商洽版权,在一间气派的会议室里互相介绍身家背景,人家一按电钮,一张世界地图在屏幕上熠熠生辉,地图上斑斑点点的小星星是人家在各大洲的销量――一年销售额100亿美元。轮到李朋义上场,他先从中国的五千年历史文化上说起,一点点儿急中生智、搜肠刮肚,那时的他心虚、尴尬。他说那一天的情境他终生难忘。十年后的外研社虽然在实力上与国际大型出版机构仍有遥不可及的距离,但外研社已成为国际同行间竟相邀请合作的对象。李朋义说:“不同的是不再心虚尴尬了,相同的是那颗勇往直前的勇敢的心,心有多大地图就有多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