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先锋书店创业九年仍言“志未酬”

2005-11-09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2005年11月,被誉为南京市的一张文化名片的先锋书店迎来了她的9周年店庆。作为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同期推出了《先锋书店:大地上的异乡者》一书。该书真实地记录了一位生活山穷水尽的青年如何从两手空空开始,将一家17平方米起家的小书店经营成为现在拥有三家连锁门店、总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

、国内有口皆碑的一流学术书店的全过程。9年先锋创业史,用创办人钱小华的话说是,“承受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所以血泪斑斑。”

9年前的钱小华,从政府机关辞职下海做生意,非常不顺,山穷水尽之际,他在南京太平南路上开了一家17平方米的小书店,取名“先锋”。先锋书店一起步就独辟蹊径,做起了出版社的人文库存图书。北大、漓江、上海译文、上海古籍等等出版社,钱小华一家家去跑,在不短时间内,先锋几乎将出版社中与人文社科相关的库存好书网罗尽净,高峰时出版社发往先锋的图书货运集装箱一次就有9个,书店因此名声四起,吸引了一批作家学者和大学生,成为南京读书人聚会的中心。

好景不长,不到一年,书店因为拆迁被搬到马府街上一栋居民楼下,店内连搬家过来的十几个书架都放不下,生意一片萧条。情急之下,书店换到了同条街上的另一个大一点的地方,40平方米,装修不到两个月,却意外遭遇醉鬼酒后驾车撞进书店,两扇玻璃门撞得粉碎,书架支离破碎,书籍伤痕累累,书店遭遇挫折,走向低谷。

2002年5月,钱小华在上海考察书店途径徐家汇地铁站时,突发创意,要将书店办成城市中异乡者的灵魂栖息地。8月,在南京夫子庙地下商场,一条长160米、宽12米的“先锋大道、阅读广场”开张营业,头一天,私刻公章、贩卖发票的小商小贩、无业游民、乞丐和小偷都一同前来光顾,书店业务几乎停滞。外界开始谣传先锋的流言。有的出版社停止发货,有的只发订货数的一半,还有的竟发了律师函。一个月内,先锋收到出版社发来的催款发票多达250万元。一年半后,书店撤离夫子庙。

“书店是我的生活全部,我总要活下去,为着自己的书店活下去。我夜间做梦都梦见书、书的作者以及书摆放的位置。一年365天,每天我都跟书打交道,每天我都像街上的一条狗一样奔跑,为着活命。”9年间,钱小华没有回过一次老家过年,每年都是在书店里与读者一起过年。这期间还经历了父亲去世没钱下葬、女朋友分道扬镳等种种挫折,但他从不放弃自己的追求。先锋书店始终坚持走高端路线,坚持不做大多数的经营原则,用钱小华的话说,是“把读者的重量担在自己的肩上,承受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先锋在图书采购上坚持“选择与集中”,坚决不让无品质的图书上架。除设有文史哲、社会科学、财经、新闻、古籍类主题书籍专区外,电影、戏剧、音乐、摄影、建筑、美术、广告等特色图书也是受广大读者喜爱的亮点,图书品种多达到8万余种。

2005年5月,商务印书馆联姻先锋书店将其品牌延伸到了南京,而且一开就是两处,专卖店开在了广州路上的先锋南大店,五台山店则开成了店中店。这种强强联合向外界传递了两家知名文化企业在礼遇读书人上相互认可与信任。

当许多书店还停留在传统经营阶段,书店环境普遍在“卖书”而非为读者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空间时,先锋五台山店其拥有的艺文空间咖啡馆、百米画廊、乐队、电影、主题沙龙等诸多项目创新了书店的经营模式。这里举办过的“电影节”、“音乐节”、“摄影节”、“诗歌表演”、“名家讲座”、“名家签售会”、“主题征文”等主题活动,如“百年商务回顾展”、“怀念韬奋图片展”、“民国南京大型图片展”、“抗战一瞬间大型图片展”、“台湾百家书店图片展”、“西方出版代表团与江苏作家交流会”等;不定期举办各式有趣的沙龙、讲座、论坛。作家叶兆言说,“论雅、论品种齐全、论装潢讲究,先锋书店在南京是数一数二的。在先锋书店喝茶,不收费。喝那么好的茶,又看那么好的书,不随手带走几本,书店主人无所谓,关键是对不起自己。”

今年,先锋书店被南京市民评为代表南京城市的12张文化名片之一,并获得“南京十佳个性书店”的称号。钱小华十分珍惜这个荣誉,因为它不是官方授封的,而是南京普通市民投票选出来的。其实,这个荣誉在先锋书店的日常经营中早就得到了印证:现在,即使是书业的淡季,先锋的人流量都非常稳定,仅五台山店一个月的销售码洋高达70多万元。

10月中旬,钱小华与南京爱德基金会探访团一行到云南永胜、丽江、香格里拉等山区的学校进行了探访,当他看到了那里的孩子因为太过贫困而上不起学,他当即表示,除了在当地建立“爱心书库”以外,他要将《先锋书店:大地上的异乡者》一书所售书款,全部资助给云南横断山脉的100名失学的孩子上学。

先锋的老顾客、作家苏童说,“开书店在他不是一件简单的谋生糊口的事,钱小华似乎是在书店里完善他的理想。”9年过去了,钱小华还在坚信“书店是读书人安放心灵的地方”。他在《先锋书店:大地上的异乡者》一书的序言中拿梁启超的《志未酬》作为结尾,他在书中流露出内心最深处的自画像――“我既不是千万富翁、百万富翁,也不是文化商人,更不是文化诗人,我不过是一个佩戴着桂冠的文化乞丐,一个行走在大地上的异乡者,在通往精神的诗与思的途中,书山为径,书生意气,至死不渝。”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