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三年筚路褴褛、艰苦创业,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经历了“物理变化”到“化学变化”的涅?,走出中国特色的出版改革之路。昨天在京举行的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改革与发展成果展示会表明,中国出版产业集群中的国家队雏型已现。
2002年4月9日中国出版集团成立之初,集团实行事业性质企业化管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改革成效如何、发展状况怎么样,不仅直接决定着集团公司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对我国整个出版业的改革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三年来,集团在资产、人事、财务、经营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通过授权管理国有资产,开始全面的企业化转制工作;通过选拔、公开招聘等方式,调整充实了集团各级领导班子;通过实行财务委派制,强化了投资效益的观念,提高了管理水平。集团成立以来,不断提高出版综合实力的同时着重加强重点出版物的开发与出版品牌的培育,193个国家级出版物奖项或许是这种努力的绝佳佐证。集团公司完成100余种国家“十五”规划重点图书,策划并组织实施了荟萃“百年文化经典”的“中国文库”之外,还推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五周年大事记》、《鲁迅全集(修订版)》、《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中国民间美术全集》等一大批极具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重点图书。此外,面对图书市场上“戏说历史”成风的现象,集团公司策划出版了《正说清朝十二帝》等“正说”系列,讲清了被“戏说”的历史,陆续推出的“哈佛经管图书”系列、“哈利・波特”系列以及《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等畅销图书深受广大读者青睐。这些优秀图书丰富了集团的出版内涵,使集团的品牌形象落到实处。
在发行业务方面,集团公司制定并组织实施了“两翼齐飞,中间开花,四通八达”的发展战略,整合内部资源形成23家海外连锁经营网点,220家国内连锁书店使国内营销网初具规模,对新华书店总店的股份制改造则为集团今后发展奠定了基础。陆续成立的中版联印刷物资公司、中版通数据信息公司等专业公司初步实现了全集团纸张业务的集约经营,信息平台的建立实现了集团内部信息交换的网络化。
体制机制的创新,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的发展注入活力。与三年前相比,集团资产规模增长了23%,所有者权益增长了16.5%,销售收入增长了21.7%,出版各类出版物增长60%多,各类出版物进口总额占全国出版物进口总额的57.9%,图书零售市场占有率继续保持全国第一。集团公司在“十一五”期间,将重点实施15类58项标志性重点出版工程,集团图书年出版总量将由7700余种增至12000种,图书零售市场占有率增至10%,继续保持全国第一的水平。在规划期内,集团国内连锁经营网点将由220家增至500家,海外连锁经营网点将由23家增至40家,各类出版物年出口总量将由1亿元增长到2亿元,年经营总量由48亿元增至70亿元,资产总额由54.3亿元增至80亿元。
为确保上述改革发展目标的实现,集团将在深化改革过程中,不断完善集团公司与子公司、控股公司的母子公司体制,继续推进人事、财务、资源配置方面的改革,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并强化导向管理,加强队伍建设,早日把集团打造成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出版业的“航空母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