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大将在中文系等院系试点实行论文代表作制度,只要在聘期内发表一篇较大影响力的论文,经院系学术委员会认定在相关的学科领域里处于领先地位,对该学者的科研工作就不再进行量化考核。而中文系的在读硕博生也将没有发表论文的数量要求,只要毕业论文作得好,照样能毕业。
针对高校师生的论文量化考
显而易见的是,论文代表作制度的出台,是某种现行教育语境下平衡式抉择的结果,它仍没有与论文至上、论文中心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完全“决裂”,从量评到质评,与其说是一种深刻内省,莫如说是一种“技术妥协”。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现在的高校都极看重师生在所谓学术核心期刊上的论文发表数量,与学术职称相对应,还直接指标化了刊发数目,可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测算一下所有核心期刊的数目容量,即便它“超负荷”运转,也满足不了高校在职教师们的论文指标需求,更遑论大量硕博士们的指标性(如北大中文系博士生的指标是“核二篇”)“虎视眈眈”。如此看来,北大只是第一个冲破皇帝新装式伪象的直面者和回归者而已。
其次,该变革对教学型教师的利好消息面仍极为有限,像晏才宏、朱淼华这样以教为主并深受学生欢迎的一线教学骨干,仍可能止步于论文代表制的考评高墙下。至于像当年梁启超先生竭力推荐无著无述的陈寅恪为清华教授那样的业界佳话,恐怕更无复生的可能。对师生考核方式的“质化”并不意味教育考核、教育理念的突破与质变,在高等教育逐渐放下精英的“身段”后,在将学以致用和学术精研打造成高教丰实而完美的齐飞两翼的漫漫长路上,尚有诸多瓶颈问题等待高教工作者和管理者去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