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到“孟二冬”这个名字,是在12月12日深夜。报社打电话通知我参与对北大孟二冬教授先进事迹的报道。
不能否认,我当时接到任务时的第一个念头是:“上边的一个紧急任务。”第二个念头是:“又一个积劳成疾的知识分子。”有时候,日复一日的报道工作使我们作为记者的激情有一点被消磨了。但是,第二
孟教授是愉悦的。 愉悦 二字,不只是一种情感性描述,在古代文论中,它还是一个审美性术语,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他的很多同事、学生都向记者强调:请不要过于渲染孟教授做学问的艰辛、清苦,实际上,他是乐在其中、甘之如饴的。每天拎着一罐水,第一个来到图书馆,在浩若烟海的故纸堆中遨游,在特制的机器上阅读善本书复制的胶片,那种刺目的光线极伤视力,看久了会头晕,可他一看就是几米几十米。在外人看来,这似乎很艰苦,可是,他是以此为乐的。北大中文系教授温儒敏说:“你要理解一个学问中人的境界。”
孟教授有一颗“童心”。“童心说”也是古代的李贽提出来的,它可以理解为热爱生活、有性灵、有真性情。一位研究古代文学的学者,大概在很多人想象中以为是那种“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钻进故纸堆的人。但事实并非如此。他热爱运动,喜爱植物,喜欢孩子,有强烈的好奇心。几天不见同事家的孩子,他就主动打电话邀请孩子一起去经常散步的湖边放航模。他剖开干葫芦取出籽来种在家中,希望能搭成葫芦架,散步时还惦记着把路边的马粪搞回家来做肥料。他病里还惦记着去学生新搬的公寓做客,带学生去万柳公园散步。一个如此热爱生活的、拥有赤子之心的人,才能如此爱他的事业、他的学生吧。
孟教授拥有健全的心灵。他有时是内向的、沉默的,但他拥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向上的精神追求,这使他在日常中能够以谦和待同事、以关爱待学生,在困境中也能够超脱出来,面临病魔乃至死神威胁,都平淡、平静,从无哀叹、悲伤。他是做古典文学研究的,他的同事和学生用了很多古人的句子来形容他的心灵:“世缘俗念消除尽,别是人间清净翁。”“心远地自偏。”“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我却是蒸不熟、煮不烂、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一颗铜豌豆”。他的学生说的好:“我的老师虽然有身体的疾病,可他的人格和心灵是健全的。”
孟教授矫正了我们对于当代知识分子的一种错觉性评价。我们对于知识分子的想像常常会走极端。有时候,他们是那种埋入故纸堆、只要学问不要生活、一生清苦、积劳成疾的群体;有时候,当我们看到少数一些学术界、一些学人的不正常现象时,又会惊呼“知识分子的堕落”。而孟教授使我们开始认识到,更多的知识分子,可能默默无闻,但他们却拥有健全的心灵和人格魅力。前一阵,随着接连几位泰斗级大师的仙去,人们惊呼“大师时代渐行渐远”,感慨知识分子群体的人格重建,而此时,面对孟二冬教授,我们蓦然发现:其实,即使大师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的精神还是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甚至,孟教授代表的不仅仅是知识分子群体了。其实,想想我们身边,也常常有这样的人:他们热爱本职工作,他们给身边的人以帮助,他们用乐观的人生观感染大家,可能平时大家不太注意,但有一天想起来时,大家互相都会说:那真是一个好人。
从某种意义上说,关于孟教授的报道对于我们的新闻观也有启迪。在查阅关于孟教授的资料时,网上有两篇文章令我深思。一篇是一个网友的言论:“重病才‘模范’?”“非得病倒在讲台不可吗?”一篇是一名北大的毕业生在个人博客上的几句简短的话,大意是媒体在报道这样的感人形象时应该突出一个人,而不是湮没一个人。博客中说:“我只记得他怎样给我们讲陶渊明和竹林七贤。他是我们最爱戴的古代文学课老师。祝福他。”我想,我们也正是要表达这一点:我们不是因为孟教授病了才要报道他,那只是一个契机。如果不是在支教新疆的讲台上病倒,如果不是领导的批示和媒体的报道,孟教授可能不会有今天这样的知名度和众多的鲜花、荣誉。但是,这绝对无碍于孟教授的高尚的情怀,也绝对无碍于他在同事、学生的眼中的形象。我们在报道中称他为“时代英雄”。是的,我们用了英雄这两个字。但这并不是要制造出一个关于高大的英雄的神话,而是要说:在这样的默默无闻的、平凡的人们中间,自然有英雄存在。不一定是做出了多么轰轰烈烈的业绩,但他的人格魅力、道德力量是永恒的。我们只要还原那个最本色的孟二冬教授,就足够表达一个英雄的情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