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以个案考察切入跨文化研究

2005-12-21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跨文化沟通个案研究丛书 乐黛云主编 文津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

乐黛云先生主编的“跨文化沟通个案研究丛书” 文津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 ,是近几年来最重要的比较文学研究

成果之一,也是凸显比较文学学科成熟性的一套丛书。这套书的编撰不再停留于“显示”比较文学的观念与方法,而是把目光很专注地落在对“20世纪中国现代文化景观”的细致分析上,即如丛书《总序》所言:是“从学术史的角度出发,对沟通中西文化、对中国文化发展卓有贡献的中国学术名家进行深入的个案研究,在古今中西文化交汇的坐标上,完整地阐述他们的生活、理想、事业、成就及其对中外学术发展的贡献。特别着重探讨20世纪100年来他们如何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文化,形成完全不同于过去的20世纪中国现代文化景观”。这些作为个案研究的对象,都是20世纪中国现代文化的大师级人物,如王国维、宗白华、朱光潜、吴宓、钱锺书、傅雷、梁实秋、林语堂、梁宗岱、冯至等,他们不仅有着“跨文化”的背景,往往还有“跨学科”的身份,不少人都集学问家、思想家、批评家、作家、翻译家于一身;可以说,每一个个案研究,面对的都不止是某一个文化层面的问题,而是有多个层面,这些层面可能是重叠的,可能是冲突的。如何将这些“个人”所呈现的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复杂现象展现出来,并有效地梳理一些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是这套丛书最具难度又可能最有研究张力的地方。

在已经出版的十几种论著中,基于研究对象、资料、研究思路的不同,难有统一的体例和写法,不过也有共通的理路,那就是比较文学的视野,学术史的角度,知识考古学的方法,加上传记(评传)的形式,等等。当然,每部书的偏重是不一样的。比如,张弘《吴宓――理想的使者》、高旭东《梁实秋――在古典与浪漫之间》更注重学术史和思想史的维度。前者跳出了前些年对吴宓作为“文化守成主义者”的论断的窠臼,更强调其学理思想中“现代性批判”的意义,不仅细致清理吴宓与白壁德的新人文主义、《学衡》以及清华研究院的思想渊源,也不忘将吴宓与陈寅恪、王国维等人的思想见解相勾连,勾勒出吴宓所处的学术场域;后者重点考察梁实秋文学批评的伦理文化特征,在这一层面上重新梳理鲁迅与梁实秋的历史公案。谢天振与李小均合著的《傅雷――那远逝的雷火灵魂》,则将傅雷作为一代翻译大家加以描述,把他定位于“儒家门徒”、“道家传人”、“希腊文明的皈依者”,讨论他的翻译选择与实践,乃至创作、批评、美术及音乐评论,有一个相对深邃的“景深”。而詹杭伦的《刘若愚――融合中西诗学之路》,选择的研究对象是海外汉学家刘若愚。对于海外汉学家的著述,近年来内地翻译出版了不少;但对于他们的学术理路及其复杂性,理解容或不足。这部书其实主要是一部关于刘若愚的学术综述,以大量篇幅较为详尽地介绍了刘若愚的若干著述,带有一定“导读”性质,也许不够精深,但却是非常有益的。张辉的《冯至――未完成的自我》描述了一个“否定型的”中国现代“知识人”的精神历程;同时,也抓住共同的“精神象征”、“幻想因素”,将冯至诗歌中德国浪漫派的影响与中国传统的唐诗宋词的因素,或者冯至一再书写而不同的“寂寞与忍耐”等等,有效地进行整合分析,将问题落实到冯至的诗歌观念及创作层面上。董强《梁宗岱――穿越象征主义》写得也比较出色。这本书特别注意梁宗岱的学术和艺术造诣形成的西方文化影响背景,将梁宗岱放置到一个超越于中国文学、新诗范围的“异乡场景”中。换言之,将其创作实践与其他象征主义者的创作实践如同搓绳子一般地紧紧糅合在一起,将他的经验如同编织一般地织到象征主义的巨大帷幕之中,看出他所代表的那根线条与别的线条的相和谐处,以及它的刺眼处,从而看出它的真正独特性。

中国的比较文学作为一个学科的建立,不过20年时间,其间有许多艰辛,是“掌门人”乐黛云教授所“全程领受”的。大概只有像乐先生这样视学术为生命的坚毅、热情的学者,才能更深切体会到学术创造的价值与乐趣。乐先生年届七五,仍然亲力亲为,主持编写出版这样一套整体水准很高的丛书,我想她一定又领受到很大的乐趣,因为我们都看到了比较文学学科的逐渐成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