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美国版“水变油”:反科学的CIA?

2005-12-28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1996年的科幻影片《链式反应》(Chain Reaction),看来默默无闻,已经快被人忘记了。当时好像也没红过。这也难怪,从那时到今天,好莱坞至少又生产了两万部电影(如果要看完两万部电影,大约需要40,000小时,或者说,假定每天看8小时,每周工作5天,就需要约20年),谁还记得住10年前一部没红过的电影呢。

美国的电影编导们确实是百无禁忌,从总统偷情犯罪(比如《绝对权力》,Absolute Power,1997)到总统驾驶战斗机攻击外星战舰(比如《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1996),什么匪夷所思的故事都敢编。这部《链式反应》中的故事,也是非常出人意表的。

却说芝加哥大学的一群科学家,搞出了一种全新的能源技术,这种技术能够从水里提取出无穷无尽廉价而又环保的燃料 简单来说,干脆就是美国版的“水变油”(当然人家这是科幻电影,与我们这里前些年的“水变油”诈骗不能同日而语)。负责这个项目的科学家,在实验成功之后极度兴奋,迫不及待地要将他的小组的惊世成就向全世界公布。谁想到正当这些科学家沉浸在“一朝成名天下知”的喜悦之中,打算向外发布新闻时,一群蒙面杀手从天而降,杀死了这些科学家,炸毁了整个实验室。

看惯了好莱坞电影,我们当然知道,在这群科学家中,照例会有一位美女和一位帅哥大难不死,而接下来他们当然要继续遭到无情的追杀。在他们逃难的过程中,香农博士,一位和中央情报局暗中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神秘人物,表面上是资助这项美国版“水变油”研究的基金会的负责人,向他们伸出援手。

然而,随着情节的进展(其中不无漏洞),美女和帅哥终于明白,那个晚上杀死科学家,炸毁实验室的杀手们,正是香农博士派出的!香农博士后来更是凶相毕露,他枪杀了基金会中主张继续这个研究项目的同仁,而且,当“水变油”项目在另一个秘密的备用实验室中再次成功时,他又毫不犹豫地炸毁了它。

到此为止,你都可以认为这些只是好莱坞电影中的老套桥段,香农博士不过是一个隐藏着的恶人而已。

但是,影片最有价值的部分就在此时展开了:当香农博士第二次对实验室下手时,他已经成功地说服了那位帅哥科学家接受自己的观点――事实上,第二次实验是这位帅哥科学家一手搞成的,但是第二次炸毁实验室也是这位帅哥科学家亲手操作的!

香农博士靠什么说服了这位帅哥科学家?他既没有对帅哥实施巫术,也没有对帅哥使用什么精神控制的药物(这些都是好莱坞电影中常用的手法),他只是靠讲道理,就让我们的帅哥科学家翻然悔悟了。

香农博士的道理是这样的:你们搞出这项“水变油”的技术当然好得很,但是你想过没有,我们现今社会的能源支柱是什么?是石油!如果你们的技术向外一公布,所有的石油产业在一夜之间就会倒闭!美国的股市在第二天就会崩盘!我们的金融体系就会瘫痪!我们的整个社会就会陷于骚乱!你们现在搞出这个技术来,一旦公布,它究竟是造福我们社会,还是祸害我们社会?!所以说,你们的这项技术,搞出来得太早了!它必须被雪藏起来,等到人们真正需要它的时候(比如石油快耗竭了?),才可以问世。

香农博士这番道理,当然未必能够说服那些极端的唯科学主义者。比如他们可以争辩说,即使公布了这项技术,石油产业也未必倒闭;即使石油产业真的倒闭了,也未尝不是这个社会新的福祉……,如此等等。

但是无论如何,《链式反应》这部影片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是不是所有的新技术,在任何时候,都一定能够造福我们的社会?如果答案是“不”,那么技术推广是不是应该有禁区?至少在某些时间内应该有禁区?再进一步,科学研究是不是应该有禁区?至少在某些时间内应该有禁区?这样的问题,绝不是没有意义的。新型技术当然好,但是研发得太快、问世得太早,会不会给社会带来祸害?就好比补药虽好,如果滥用,也会让人吃死的。

这使我联想到丹・布朗的畅销小说《天使与魔鬼》(Angels & Demons)。

在这部小说的高潮场景中,作者借教皇内侍之口,向世人发表了数十页的长篇大论。教皇内侍为罗马教廷几百年来对待科学的态度辩护,他说这是教会“试图减缓科学无情的进军,虽然有时采取了错误的方式,但一直都是出于善意”。他责问道:“这个科学之神是谁?那个给人以才智却没有给出道德标准告诉人们如何使用才智的神又是谁?给孩子火却又不警告孩子有危险,这是什么样的神?”教皇内侍这样为教廷对待科学的态度辩护,是不是能够成立,人们当然可以见仁见智,但是他的上述责问,确实值得人们思考。

小说中的这位教皇内侍,我认为不应该视之为作者的代言人,而应该被视为一种立场的代言人――这种立场是作者打算在小说中让它们相互对立的两种立场之一。这种立场认为,如今科学发展得太快了,这样下去是非常危险的。所以教皇内侍认为“人们说科学能够拯救我们,依我看是科学毁了我们”。而在小说中与之对立的立场,则是由科学家所持的,认为科学发展无论已经有多么快,它总还是不够快。

而这两种立场的对立,同样可以引导到科学研究应不应该有禁区的问题。如果认为科学发展总是不够快,自然就会主张“科学研究无禁区”(小说中那一滴要命的“反物质”,就是在“科学研究无禁区”的思想指导下搞出来的);而如果认为科学发展得太快了,这样下去非常危险,就必然会倾向于认为,科学研究至少在某些时候应该有某些禁区。

尽管香农博士的道理比较浅显,而教皇内侍的理论更为玄远一些――例如他认为“人类头脑进步的速度要远远快于灵魂完善的速度”,但影片《链式反应》中的故事,恰好可以成为小说中教皇内侍上述宏论的例证和注脚。

在好莱坞电影中,CIA、FBI之类的机构,通常都是唯科学主义的代表。例如影片《双瞳》(Double Vision)中那位被请到台北市警局来协助破案的FBI专破连环杀人案的专家,就是相当典型的代表。这位美国专家是一位坚定的唯科学主义者,他一再向台北警方的同事们强调: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破案。他的方法是完全依据科学和理性的,比如从罪犯遗弃的汽车里寻找碎片,进行化验,寻找产地,以此来推测罪犯的行踪之类。然而在《链式反应》中,CIA暗中派出的香农博士,却是一个赤裸裸的、甚至可以说是很极端的“反科学主义者”,他为了阻止不适当的新技术过早问世,竟不惜杀人放火。这也是这部影片的与众不同之处。

《链式反应》中的香农博士,和《天使与魔鬼》中的教皇内侍,这两个虚拟人物是可以成为朋友的。在现实中,我认为还有第三个人,也可以加入进来,成为香农博士和教皇内侍的朋友,他就是在本版开设“稻香园随笔”专栏的田松博士――当然,田松博士决不会杀人放火的。也许有人会问:田松博士凭什么可以加入?经常阅读本版的读者一定会同意,就凭他那句名言:“让我们停下来,唱一支歌儿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