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这个过分专业化的时代,一位科学家,哪怕是大科学家,也很难被戴上哲学家的桂冠。也许爱因斯坦是惟一的例外。给予他这个称号的是希尔普(P.A.Schilpp),在他编辑的当代哲学家丛书中,选中了爱因斯坦,其书名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哲学家 科学家》,1949年出版。
希尔普的系列真可谓独具一格。
但科学家不一样,他的问题要寻求最终的答案。但是,对于什么是问题最终的解决,20世纪比19世纪有很大的不同。19世纪大多数科学家总认为任何问题都会有或是或否的答案,20世纪的人知道,许多命题是不可判定的,上帝也许会掷骰子。
也许科学家在这些基本问题上求助于哲学。爱因斯坦正是如此。对于科学家来说,认识论始终是、也应该是研究工作的指针。然而,当今大多数科学家对哲学并不感兴趣,这显然是由于,科学发展到今天,各学科已有完整的工作程序和标准,只要依照执行就是了。另外,大多数问题离开基础问题太远,人们无需从哲学那里寻找教导和启发。但爱因斯坦则不同,他考虑的是具有普遍性的基本理论问题,而这些问题就像科学发展的萌芽时期那样,需要科学家亮出其哲学的观点。牛顿开创的科学实际上是以笛卡儿的理性主义哲学和培根的经验主义哲学为其基础,它们的进一步表现则是数学和实验。而实验比过去的观察、测量更进步之处在于其理性负荷,从而理性主义以及与之相关的假设演绎法对科学产生及发展的作用更为重要,而爱因斯坦的工作也正显示出这个特点: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相结合,理性主义重于经验主义。这种思维方式需要哲学基础,笛卡儿早在300年前就讲过:整个哲学(相当于现在所有知识)像一棵树,树根是形而上学(元物理学,狭义的哲学),树干是物理学,树枝是所有其他的科学。当时的概念与现在的很不同,但思想是清楚的,必须从哲学那里寻求科学基础的根源。《爱因斯坦全集》的出版(原著于1987年起开始出书,至今已出9卷,估计总卷数为30多卷,中文译本也陆续问世)对其早年或说成长的岁月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他不能算是神童,可是他的成长确有不同寻常之处。他不是正规学校教育的产物,而是依靠自学与独立思考打下他后来事业的基础。这基础可以说有三方面:科学、数学与哲学。他之所以成为伟大的科学家是与他爱好科学远远超过数学和哲学有关。但是,他的科学是以数学及哲学做支撑的,因此,他对数学与哲学远比其他科学家更重视。这从他的少年时期就看得出来。他4岁到5岁时就因见到罗盘而引起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科学实际上由此开始。爱因斯坦也多次提到,现代人对司空见惯的事情也不那么好奇了。要知道爱因斯坦童年时虽然有科学、有技术、有发明,现代这些东西,比如电灯、电话、无线电收音机、电视、电脑等等都还没有进入他们的生活,可是现代的孩子有多少由此产生探索的精神呢?爱因斯坦究竟不一样,他却由此热心地阅读科普读物乃至科学专著了。爱因斯坦对欧几里得的发现构成他另一次惊奇与狂喜的体验,由此出发他打下数学的基础。我觉得最妙的是,爱因斯坦居然在13岁开始读康德,这真是不可思议的。天才的称号往往赋予音乐家、数学家,但哲学家则极为罕见。我想,这是爱因斯坦在哲学上早熟的表现。另一位在哲学上早熟的是罗素,在《罗素自传》第一卷中他摘录一些少年时的思考,考虑的居然是什么“不朽”、“自由意志”之类的问题。爱因斯坦并没有像罗素那样成为大哲学家,正如他没有成为大数学家一样,但他的确从哲学那里获益匪浅。我想,他有哲学和数学的潜质,但没有成为哲学家和数学家未必不是一件幸事。在专业学术界之外,也许能够享有更大的自由。他在晚年说他自己,由怀疑的经验论转向唯理论,但他的哲学思想很难说是纯粹的。用波普尔的话说,哲学是一种无尽的探索。这种探索往往与其有限的职业生涯相矛盾。爱因斯坦晚年的知交大数学家哥德尔是少有的几位科学家称自己的成就是源于哲学思考,不过他晚年的哲学研究是经其他人(如王浩)的传播,终难与其逻辑成就相提并论。我不敢妄断哲学的走向,如果我们不承认“哲学的终结”的话,哲学还是与具体领域真正结合为好。当然所谓真正的结合不是表面的形式结合或者借用某些“话语”,更不是像某些数学哲学那样成为没有数学的数学哲学,而是真正能够读点什么。这样才会产生有生命力的哲学,而这种哲学正是爱因斯坦所一直关注的,他到晚年还在读罗素的认识论著作。
非专业哲学家很难像哲学家那样做到彻底和一贯,其实,哲学家也有人不断改变及修正自己的理论,例如,罗素和维特根斯坦。我想我们不应该太在乎这点。如果不那么彻底、不那么系统,也许会收获一种丰富的哲学。这对我们也许更有好处。爱因斯坦后期(40岁)之后,研究不太成功,恐怕与哲学方向有关。一是统一场论,一是量子物理学,这显然与时机不成熟,和爱因斯坦过于相信理性有关。在量子论发展的历史上,哲学导向的影响十分明显。在量子论的三位开创者当中,普朗克始终是保守的,爱因斯坦先是革命的,后是保守的,而波尔则可以说坚持把量子论带到量子力学并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基础。爱因斯坦说的对,他的所有理论中,只有光电效应理论是最革命的。当初,普朗克还有其他主流物理学家大力称赞爱因斯坦的是他的相对论,而认为他的量子论是个错误。其实,普朗克对自己的量子论也不满意,时时刻刻想恢复经典物理学的天堂,因此他在这个他认为的小问题上反对爱因斯坦是不足怪的。爱因斯坦在成功地用量子论解释光电效应和金属比热之后,不再继续革命了,也与他的不相信上帝掷骰子的哲学有关。再没有比量子力学的基础更与哲学有关的理论了。量子力学的开创者们都有高深的哲学修养,特别是普朗克、爱因斯坦、薛定谔、海森伯、玻恩等大家。哲学对其他科学的影响,特别是生命科学和心理科学当以此为鉴。
任何一个没有以认识论为核心的哲学的文明,很难产生出科学,但有时我们往往把人文指向或价值取向的原则也称为哲学。也许这部分哲学对所有人都很重要,因为它涉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念等等。我们还不能系统论述他这方面的哲学,但从他的文章中可以看到影响他一生的两位哲学家:一是斯宾诺莎,一是叔本华。前者始终以其人格魅力影响爱因斯坦,后者则以其睿智对他的人生有所启迪。爱因斯坦信仰斯宾诺莎的上帝,而且希望像他那样自食其力(斯宾诺莎靠磨镜片为生),只有在业余时间钻研自己喜爱的哲学与科学,少向社会索取,维持朴素生活是爱因斯坦的一贯作风。叔本华则教导他人生的智慧:“人虽然能够做他所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而把人们引向艺术与科学的最强烈动机之一,是要逃避日常生活中令人厌恶的粗俗和使人绝望的沉闷,是要摆脱人们自己反复无常的欲望的桎梏。到了21世纪反观这些理想主义的东西,真有些隔世之感。我们还能指望有什么更好的哲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