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歌剧院太有名了,它被誉为“澳洲之花”。
歌剧院三面临水,造在悉尼港内一个小小的半岛上。这座建筑最大的特征是上部有许多白色壳片,争
悉尼早就想建一个歌剧院,许多悉尼人士说,欧洲许多小城都能演歌剧而悉尼却没有一个像样的场子,实在太不相称。于是,在1954年,当时的新南威尔士州政府设立了一个委员会筹办此事。不久选定了一处用地,是从岸边伸向海中的一块手指状土地,名班来龙角 Ben鄄nelongPoint ,对面是悉尼海港大桥,近旁是植物园,那儿还是最早的殖民者登陆澳洲的地点,区位和环境极好。
1956年举办歌剧院建筑设计的国际竞赛。当时规定,中选者的奖金为5000英镑,数目不大,不过中选者有望获得委托,接着做施工图设计并监督歌剧院的施工,后面的任务回报甚丰。这次竞赛收到从世界上32个国家送交的233个建筑方案。评选团共4人,其中一位是当年很著名的美国建筑师埃诺・沙里宁(Eero Saarinen,1910-1961)。另一位是设计过伦敦皇家节日音乐厅的牛津大学建筑学教授,还有一位悉尼大学建筑学教授和一位政府建筑师。这个4人评选团面对一大堆方案,挑来挑去,找不出一个满意的,竞赛几乎要落空。正在无奈没劲的时候,沙里宁把淘汰了的方案又重翻了一下,忽然从中取出一件,像发现宝物似的嚷了起来:“先生们,这个行,可以上第一名!”于是大伙再仔细审查研究,最终竟决定该方案为第一名。
该方案只有几张简单表示平面和立面的草图,设计很不深入,而且也没有显示整个建筑物的透视图。大概就因为图纸太简略,这个方案先被淘汰了。重新审查后,评选团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评议书这样说:
“这个设计方案的图纸过于简单,仅是图解而已。虽然如此,经我们反复研究,我们认为按它表达的歌剧院构想,有可能造出一座世界级的伟大建筑。”
1957年1月29日在美术馆大厅中,澳大利亚总理当众宣布,第一名是丹麦建筑师伍重的壳体方界,第二名归美国建筑师小组的圆形方案,第三名是英国建筑师的矩形方案。
中选方案的设计者是丹麦建筑师伍重(Joern Utzon,1918-)。他提出方案时年38岁。他从哥本哈根皇家美术学院毕业后,在芬兰建筑师阿尔托的事务所中工作过,访问过美国建筑大师赖特。此前他只设计、建造过63幢小住宅和一个小型住宅区。伍重到世界各地广泛游历,曾到过墨西哥、摩洛哥、印度、尼泊尔、日本以及中国等地。1955年,他在北京访问了梁思成先生。
当时,澳大利亚没有人听说过伍重这个名字。他做悉尼歌剧院方案时,本人未到过澳洲,没看见悉尼现场环境,只是看了些港口的照片。中选后展出的彩色透视图不是出自他本人,是悉尼大学一位讲师 A.N.Baldwinson 根据他的平面、立面草图画的。
伍重方案中选的消息传到他的耳朵时,他自己也吃惊不小。宣布中奖后6个月,伍重来到悉尼。
埃诺・沙里宁当了识千里马的伯乐。其时,他本人正在设计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中的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也是采用大型壳体结构,那座候机楼由于体形很像一个正要起飞的巨鸟而著名。沙里宁在评选方案时看中那个用壳体的歌剧院方案,其中似乎有惺惺惜惺惺的成分。然而沙里宁51岁便去世,英年早逝,未及看到建成的悉尼歌剧院。
悉尼歌剧院其实是一个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其中共有多个演出厅堂,最大的是2700座的音乐厅,其次为1550座的歌剧厅,550座的剧场,400座的电影厅,以及排演厅,此外有许多接待室、展览厅、图书馆等,各种服务设施如餐馆、印刷所,等等。内容多样,要求复杂。
了解建筑设计界情况的人都知道,确实有人富于想像力,擅长做方案,能在建筑赛事中夺取奖项,而疏于细部处理和工程实践。上世纪50年代时的伍重,就是这样的一位建筑师。伍重在做方案方面,是同辈中的佼佼者,先前参加丹麦国内的建筑设计竞赛,六次中选。不过他缺乏建造大型建筑全过程的经验。
伍重的方案是把班来龙角加宽,在上面造出一块很宽阔的大台座。许多较小的厅堂房间放在大台座里面,两个最大的厅堂:音乐厅和歌剧厅,放在大台座的顶面上。两厅分开而并置,中间留一巷道,两个大厅各有各的屋顶。屋顶最不寻常。每个大厅上耸立着四对合拢上翘的拱壳,三对朝向海面,末对面向市区。此外,另有一座独立的餐厅,其上有两对小壳片,大台座面向市区的一端,有宽阔的大台阶,那里是悉尼歌剧院的入口部分。
从一开始,各方都很明白,伍重的方案实现起来难度实在非常大,远远超过一般建筑工程。其实,新南威尔斯州政府在宣布伍重获第一名之后,还有权采用第二或第三名的方案,予以实现,如那样做,事情就简单多了。不过,新南威尔士州政府明知艰难,仍决定实现伍重的方案。应该说当时任州总理的卡赫尔(J.J.Cahill)先生是有魄力的,否则,就没有今天那个“澳洲之花”。1959年3月歌剧院动工,这年10月,卡先生不幸猝死在他的办公室中。
歌剧院工程的主管者是新南威尔士州公共工程部,它决定工程建设分三步走:第一步,建造大台座;第二步,建造屋顶;第三步,安装设备和内部装修。聘请设在伦敦的阿鲁普工程设计公司 Ove Arup and Partners ,从事歌剧院的结构设计工作。阿鲁普公司是世界顶尖的结构工程公司之一,阿鲁普本人是移居英国的丹麦人。
1957年,阿鲁普公司开始研究那个屋顶结构。他们做了两个屋顶模型,加以试验和计算,一直干到l961年。这时阿鲁普和伍重都认为,歌剧院屋顶要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做成椭圆形的双层薄壳,中间有一个空气层。采用这种做法需要庞大的模板和复杂的支架体系。
伍重不满意这种壳体结构的视觉效果,工程师们也有技术上的担忧。伍重从丹麦打电话到伦敦建议不要用现场浇注混凝土的方式。其实他们先前曾想过用预制构件拼装的方法。伍重提出,可以把所有房顶壳片都采用相同的球面曲率,事情就大为简化。他请父亲船厂的工匠为他做了一个木头的空球模型,表示构成歌剧院屋顶的大大小小的三角形壳片都从球的表面割取。据说这一想法是有一天在他剥桔子皮时得来的。经过细致研究,他和工程师们确定那个“球”的半直径应为76.3米,便可包容两个大厅堂所需的空间。而那些三角形的球面壳片可以划分许多的细肋,就像中国竹子折扇的扇骨一样。再用钢筋将它们固结成一片。那些肋还可分为小段,用钢筋混凝土在地面预制,再吊装拼合,组成歌剧院的屋顶。1962年3月,伍重带着这个屋顶施工方案飞到悉尼,得到批准。
(本文摘自《现代西方建筑的故事》,吴焕如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