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怕到年底,因为每到年底就会有各种各样的聚会,同学之间开始赠送礼物、贺卡……如果跟风送的话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钱,如果不送同学又会觉得自己太土!”银川市一中的多位中学生发出无奈的感慨。
逢年过节,喜庆日子,彼此祝福,互道平安,这是人世间一种非常美好的情感。不管在哪里,在什么时候,这都
问题的关键不在花去多少钱,而在于怎么去表达“祝福”,在于以什么样的方式来享受节日的快乐―――尤其是对于学生来说。最近很多媒体都有这样的报道:圣诞节前后,一些身穿校服的中学生出双入对于娱乐场所,抽烟酗酒,通宵达旦。今年“圣诞”之夜,广东中山某酒吧发生特大火灾,造成26死11伤,据当地群众反映,死者中多为学生。惨祸与节日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但“死者中多为学生”的现实却说明了很多问题。
很显然,诸如此类的过节方式,是对社会、对成人世界的“原文照搬”――特别是在纵欲这一点上,我们很难从中感受到哪怕一点点的教育意趣。学校文化的孱弱与无奈尽显其中。从一定的意义上说,这可以看作是学校教育的“不作为”。
学校应该是一个文化的国度,一个文明的世界,一个能够让学生习得和形成饱含真善美意韵的知识、能力、价值观的地方,一个能够给予每一个人积极向上的力量的场所。从“节日文化”的角度讲,学校应该教会学生切合实际、恰如其分地表达情感、表达爱、表达对他人的祝福,应该教会学生以文明、健康、节制的方式度过每一个他们认为应该认真过的节日,更应该在每一个重要节日为学生创造“过节”的氛围――那种既尊重学生的选择又有积极教育意义的、切实为学生的欢乐服务的、绝大多数学生都乐于参与其中的节庆生活,而不是“上街做好事”或“各班出节目上台表演”了事。有什么样的学校“节日文化”,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学生过什么样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