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作为全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科学出版社这几年发展迅速,在生物等出版领域更是首屈一指。在其发展过程中,国际合作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两年,科学社在科学板块更确立了要成为中国出版“两个中心”,即“国内权威性科研成果资料的发布中心和国外优秀科技成果资料的引进中心”这一定位,国际合作已进入其战略布局。
科学出版社科爱翻译出版中心将主要承担图书业务,包括引进与输出。具体来说,一方面是将双方原有的面向中高端专业市场的优秀产品(书、刊)通过注解、改编、汇编(信息打包、按需打包)、ebook和在线(online)版等形式,进行再度和深度开发,另一方面则是推动国内高水平科技图书的国际发行,也就是“走出去”。“科爱翻译中心”的首批图书共有8种,均为生命科学类,将于今年一季度陆续推出。这批产品在形式上实现了突破,堪称开了科技类高端读物的先河。名曰“导读版”,其特色可概括为“英文原版”加“中文导读”。从国外引进专业书的传统方式一般有翻译和影印两种,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就翻译版而言,其推出时间远远滞后于原版,且质量难以保证;就影印版而言,非母语阅读对大多数读者仍是一道门槛。而导读版一方面保留了原书英文全文,又邀请国内专家在研读全书的基础上给书中的每一章或某些重点部分加一个中文的摘要和评述,并将其目录、索引等功能性辅文译成中文。这样不仅能紧跟原版书及时推出,相对于影印版也更便于读者使用,提高其查阅的效率和准确性。
科学出版社引进中高端科技读物所把握的四个原则特别值得一提。
原则之一是原书开发难度大,这意味着门槛高,很难有竞争对手介入。比如4卷本的《生物化学百科全书》由来自22个国家的400余位专家参编,其中包括一些华人学者和诺贝尔奖得主,书中条目的编写极具水准。原则之二是寿命长,适合常销,以阐述学科的基本原理、概念为重点,其内容不会很快过时,也不会被报刊、网络、电视等其他媒体替代。原则之三是国内稀缺。原则之四是体现专业深度和研究前沿。这四个特色归根结底是追求产品的不可替代性,而这正是专业出版的成功之道。
目前,国家对科研的投入连年增加,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对高层次研发人才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长,中高端科技读物的需求必将随之增长。随着“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的全面启动,更是需要高品质的科技图书产品跟踪科研动态、带动市场发展。科学出版社首批引进的8本书只是一个开始,下半年将推出20~30种新书,学科范围不限于生命科学,形式也不再仅仅是导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