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原典”将成川大全校新生必修课

2006-01-25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记者 陈香 我有话说

本报讯 今年将成为四川大学水电工程学院研究生的小周遭遇了一件他未曾想到的尴尬事,他从师姐处得知,入学后将必修一门叫“原典”的课程,还要参加全校的统一考核。而这门“原典”课的内容,主要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如《周易》、《尚书》、《诗经》、《论语》、《孝经》、《尔雅》、《史记》

等的诵读。“这不就是‘读经’吗?”小周说。

不仅仅是小周,从今年9月开始,四川大学本科生三四万人,加上研究生大概6万人左右,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工科学生,全部要上这门“原典”必修课,现初定为一周2到4个课时,相关教材正在紧锣密鼓的编撰过程当中,即将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读经”班开进大学学堂,将中国传统文化“原典”作为全校必修课,在全国大学课程体系设置中,这是破天荒头一回。尽管消息只在学界中小范围内流传,但质疑声已经四起。有人向记者表示,这是四川大学在学科体系建设上的“哗众取宠”;更有学者提出,这是“复古”,是历史的倒退,经书中的古老内容显然无益于培育现代公民。

然而四川大学对开设这门原典课显然经过了深思熟虑。原典课的倡议者和主持者之一、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院长曹顺庆感慨,不仅仅是我们的学生,甚至我们很多青年老师都不知道“十三经”是什么东西了,“几千年来中国文化的精髓正在逐渐远离”。“要培养真正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有大智慧、有审美感受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条路就是,返回我们自己文化的根。”曹顺庆指出,学界的空疏学风日盛,害了大批青年学生,造就了一个没有学术大师的时代,造成了中国文化与文论的严重失语,也造成了当代中国文化创新能力的衰减。

所以,曹顺庆认为,设置“原典”这样一门课程迫在眉睫。据记者了解,川大原典课的师资将来自中文、历史、哲学三个系部,以资深教授为主。原典课目前是全校同时上,因为是带有“补课”性质,以后可能偏重于低年级。课堂上,老师将不再进行古文今译,也不再进行时代背景、作品艺术特色等相关文化知识的讲述,而主要是解答疑难和诵读,老师还要在课堂上抽背。文科生和理科生的考核方式全部一样,即老师抽出学生学习过的典籍中的一篇或数篇,由学生进行点断,老师将其中难读的字词拿出来考,学生对其中的地名、人名或文化典故进行解释说明。“这个课的考核目标就是要求学生读懂,背好,至于怎么理解,那是以后新课程的内容。”曹顺庆向记者说明。

但是,这样“生吞活剥”的教授方式是否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曹顺庆告诉记者,他自1995年起在研究生中开设了“中国文化原典:《十三经》”的课程,教材直接用阮元主持校刻的《十三经注疏本》,没有句读,没有今译今注,学生刚开始学得很艰难,但一年下来,学术功底大大加强,真正尝到了原典阅读的甜头,远非使用译注本的学习阶段可比。

四川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傅品晶告诉记者,她很喜欢原典课,很多国学精华的东西都是从这门课程中获得的。但她同时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疑虑:“不一样的阶段应该是不一样的学习方法,原典课的授课方式,博士生可以接受,但本科生未必行。”浙江大学计算机系的研究生罗英亮表示,这样的一门课程,如果自己在上大一的时候,可能会不愿意接受。“累、苦,也觉得没有必要,专业课压力也很大。”但他告诉记者,现在的他倒是很欢迎这样的一门课,“现在越来越感觉这方面的知识很是缺乏,是需要补课的时候了”。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陶东风分析说,我们的民族通过读经来传承自己的文化,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尤其是在消费文化泛滥的今天,还是有一定意义的。但是,一定要警惕一个陷阱,就是掉进一种中西对立的思维模式中,强调以读经来对抗西方文化思潮,那就显得狭隘了。他强调,我们的传统价值观当中也有权谋、权术,和一些愚民类的东西,所以,“选择”很重要。

陶东风建议,还应该将这种读经与人文素质教育联系在一起,“因为经典的意义在于它承载了人类思想文化的精髓,是具有普世价值的”,所以,在“原典”的选择上,应该是超越狭隘民族文化之上的经典。

对于原典课以诵读为主的教学考核模式,陶东风认为,这是一种用来培养大师的精英教育,适合于专门搞国学研究的国学班,但作为全校的通识课和必修课则未必合适。“当然这种方式在古代是可行的,因为那时候的士大夫不需要学习数理化,也没有求职生存的压力。”陶东风表示,这样的一门课程应该是对学生专业课的有益补充,是“纠偏”的需要,而不应是花费大量时间的“负担”。他认为,这样的一门课程通过行政的方式大面积推广的可能性不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