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黄禹锡“摘帽”看另类学术“造假”

2006-01-25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福建省总工会办公室 森瑞灼 我有话说

韩国政府11日宣布,鉴于首尔大学10日最终调查报告认定黄禹锡论文造假,韩国政府决定取消黄禹锡“韩国最高科学家”称号,并免去他担任的一切公职。当天晚些时候,韩国检察机关成立特别小组,就“造假事件”展开调查。

堂堂“韩国最高科学家”,位高权重却说免就免,韩国政府壮士断腕的学术打假的决心和勇气

,令人钦佩。由此,我想到当前国内学术腐败风气日盛、专家“造假”事件层出不穷,却鲜见有人因此被“摘帽”,这让人深思。在笔者看来,这与学术领域的制度缺陷有关――学术“铁饭碗”使“专家”有进无出,一旦评上终身受益,缺乏一种淘汰、退出机制。终身院士、终身教授等“终身制”模式让“专家”造假有恃无恐。

与科研领域的学术造假相比,专家的另一种学术“造假”更呈泛滥趋势,严重动摇人们的学术信心和对专家的信任,其危害不亚于前者,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专家的身影活跃在社会各个角落,然而有些“专家”的名声却不太好,不仅经常“出洋相”,而且还时不时地遭到大众的奚落、嘲笑甚至批判。

有媒体指出当今的专家患上了两种病:一是“恐权症”,二是“崇富病”,已丧失了专家的“独立人格”,沦为一些权贵和富豪为达到某种不正当目的的一种工具,这并不夸张。

不论是科研领域的学术造假,还是专家的另类造假,韩国政府对黄禹锡事件的处理都给我们极大的启发,加大学术打假刻不容缓!我们应当以壮士断腕的气魄来治理学术腐败,要建立专门监督机构,公开接受社会举报,将学术腐败置于公众监督之下,同时建立一种退出机制,打破专家的“铁饭碗”,及时将那些丧失学术品格、名不副实的“专家”清出专家队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